近日,“青島大學一宿管大爺被曝中暑身亡”相關話題引發熱議,隨后,校方通報稱,“一物業工作人員在值班室離世”。據悉,該校今年將統一安排給學生宿舍安裝空調。記者檢索發現,今年6月以來,山東多所高校發文表示將啟動安裝空調。
高溫,如今已成為每年夏季的“滾燙話題”。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北美洲,高溫紀錄不斷被刷新,“熱死”人數不斷在增加。在我國,也不斷傳來高溫來襲的消息。為此,國家疾控局聯合中國氣象局最近發布了首個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因為高溫,高校也被輿論關注。
以山東部分高校為例,“青島大學一宿管大爺被曝中暑身亡”事件中,致死“肇事者”是不是高溫,有待確認,但宿管大爺在值班室離世是事實。煙臺南山學院有學生中暑送醫,同樣引發關注。這些事件有兩個背景:一是事發城市均現高溫天氣,二是相關校舍未安空調。
假如是高溫導致宿管大爺中暑身亡,如果在事前給值班室安裝空調,這個悲劇就可以避免。如果高校教室、學生宿舍均有空調,學生也不會中暑送醫。由此可見,在高溫酷暑頻繁襲擊的背景下,校舍未安裝空調會存在極大安全隱患。這種現象要引起高校和有關部門重視。
實際上,“高校與空調”的話題,近年來頻頻引發關注。一些高校教室、宿舍雖然安有空調,但因為使用要掃碼付費引發爭議;一些高校教室有空調,但宿舍未安裝空調,學生熱得在地下室、樓道打地鋪。這些問題均暴露出,高校在服務學生方面,還不夠“知冷知熱”。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點:其一,對校舍安裝空調有決策權的人坐在空調屋子里,享受著舒適的涼風,對學生設身處地考慮不周;其二,為校舍采購空調需要一大筆支出,無論高校預算安排還是財政預算安排都不到位;其三,一些老舊校舍電力支持系統無法支撐空調使用。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高校表示將啟動安裝空調。譬如,青島大學7月1日剛公示采購7217臺空調機;煙臺南山學院學生宿舍空調安裝項目已獲批,將在暑假期間安裝。這些舉措無疑能預防學生和宿管人員中暑,也將為高校學子創造一個適宜學習生活的環境,值得期待。
要指出的是,那些尚未給校舍安裝空調,甚至連相關計劃都沒有的高校,應該及時彌補“空調短板”,否則就容易發生學生中暑等問題,也影響高校招收優秀生源。以眼下為例,很多高考生仍在填報志愿,對高校的選擇會考慮學習和生活環境,是否安裝空調是參考因素。
國家氣象站近60年數據顯示,我國大部地區高溫極值呈現出明顯增多的趨勢,尤其近三十年格外明顯。不僅南方城市在高溫覆蓋名單里,北方城市如北京、天津、太原等高溫增多趨勢也明顯。所以,無論南方高校還是北方高校,都應當將為校舍安空調納入“民生工程”。
為教舍安裝空調納入高校“民生工程”,首先,需要財政資金給予應有支持,從空調采購到空調使用,都由財政來買單。也可以鼓勵社會捐資。其次,為大量空調同時使用提供完備的電力系統支持。其三,校舍空調后續維修、保養、管理也要跟上,以確保空調能正常使用。
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高校學生宿舍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宿舍功能從“居住”向“育人”轉變,更好服務大學生學習成長。為教室、宿舍安裝空調,也是落實該文件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