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7月11日電 (記者胡虹)近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結合專業特色,立足“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實踐育人目標,取意《紅梅贊》歌中 “傲雪凌霜、堅韌不屈”的品格,組建“紅梅花兒開”黨史教育研習團,深入榮昌區雙河街道原益民機械廠舊址,開展了以“尋訪三線記憶,傳承工匠精神”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支以三線精神內核為名、以青春之力為筆的團隊,正用科技與創意為沉睡的老廠區注入新生機。
實踐團聽三線建設者劉憲平老人講述老廠故事。主辦方供圖
觸摸歷史:給三線歲月整理“數字檔案”
益民廠作為三線建設時期重要生產基地,曾為國防事業立下汗馬功勞。面對逐漸風化破敗的歷史建筑,實踐團成員走遍了益民廠廠區每一處角落,用科技“搶救”正在消失的痕跡,用鏡頭記錄現存的家屬樓、學校、醫院、電影院、溜冰場等建筑風貌,錄制場景視頻。
通過走訪生活區居民,收集、翻拍珍貴的歷史照片,用PS內容識別工具修補照片裂痕,用 AI工具修復老照片,用檔案修復與整合工具讓碎片記憶“活”起來;與三線建設者進行對話,整理采訪記錄,建立三線建設者口述史數據庫,挖掘人文溫度。
社區深耕:院壩里開起“青春講堂”
如何讓年輕人和老廠區真正聯結?實踐團在生活區老電影院旁的院壩里開起“青春講堂”:00后圍繞在三線建設者周圍,聽他們講“手搓機床”“住干打壘”“在無水無電無路的荒山中建立基地”“經常干通天夜,啃干饅頭”的奮斗故事,聽他們講“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哪個地方缺人就要到哪個地方去干”的奉獻故事,也聆聽劉爺爺“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可丟、學習要有學習質量”、譚爺爺“認真學習,畢業后努力工作,為建設祖國貢獻更大力量”的殷殷囑托。
實踐團走訪調研老舊廠房。主辦方供圖
舌尖振興:老廠美食變“流量密碼”
“魚肉嫩味足,酸辣開胃,最后嗦碗面條泡魚湯,瞬間解鎖靈魂碳水”,在肖記餐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羅博文正在錄制短視頻。
實踐團為老廠區的老舊居民區、老電影院、溜冰場等“廢墟風”建筑,肖記餐館、唐三姐干鍋兔、菜市場米線等美食撰寫《三下鄉副本ing:解鎖舊址記憶 打卡益民美食》視頻腳本,并拍攝短視頻,組織動員各高校同學紛紛轉發,希望能用益民廠這一“三線精神”的鮮活教材加強年輕人對“三線精神”的關注和學習,同時也希望能帶動益民廠社區商戶營收增長。
多維賦能:用匯報會點燃“傳承火種”
實踐后期,實踐團隊將以此次“三下鄉”中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內容進行整理,撰寫“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并擬于2025年9月通過匯報會的形式向學校師生講述三線建設故事,介紹其歷史與文化價值,引起師生的探討與思考。
“三線建設歷史”既要留住記憶,也要傳承精神,更要持續托舉當地發展。青年用技術破壁歷史,用創意點活經濟,正是“三線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續寫。下一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將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紅梅花兒開”黨史教育研習團活動成果為基石,持續探索三線精神傳承新路徑,將結合學院專業特色,投身紅色志愿,在服務中傳承基因,于實踐中淬煉價值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