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我們在「瓶行宇宙」上做了一個新嘗試:啟動「Storyteller 計劃」。
詳情可戳→
感謝大家,我們收到了幾十份極具創造力的申請投遞。基于多樣性等方面的思考,最終我們邀請了 7 位伙伴作為 storyteller 加入今年的「瓶行宇宙」。
在兩日的活動里,storyterllers 有人躲藏在人群里用指尖記錄眼前的人和植物;有人把遇見的一切看作昆蟲世界,用漫畫記錄下昆蟲視角的社會創新;有人制作了一個拼貼畫視頻,「瓶行宇宙」是一個關于尋找土豆的故事......
不同于常規的記錄,在 ta 們的作品中,或許你不會很具象地了解到「瓶行宇宙」現場的議題與活動,但可能會帶著從一些可能從未想過的視角重返現場。
那么開始吧,看看 storyteller 們的創作!今天是第三位,YiYou 一又。
YiYou
自然博物插畫師
自然觀察者,住在金山鄉下,半隱居生活中。要么就是在山里帶小朋友大朋友看昆蟲和植物。
她來到「瓶行宇宙」現場進行自然觀察,然后發現——其實各個 Camp 討論的議題內容與她在自然觀察中的體悟也有些相似!
于是她把這種人與自然的連接用漫畫記錄下來,去探尋各個 Camp 和 ta 們各自的自然隱喻故事。
YiYou 說:
在閑逛的時候,發現許多 Camp 在玩“角色扮演”這個游戲。其實做自然觀察的時候,也在玩這個游戲。
體會某個人物(物種)的經歷(演化史)、了解 ta 所處的環境和因此形成的生活習性。
研究一只蟲子到青蛙,到一條蛇、到鳥、魚、植物、到動物園的猴子、從文學作品到 RPG 電子游戲,到社會新聞事件。
人們制造了無數空間和解釋事物的真相(資料),你可以憑著想象在這些空間中穿梭(基于你的理解和身體構造)。
也許就有一瞬間,你從中體驗到了一種不可言說的、打破意識框架的、直接的臨在感。它藏在許多維度里,音樂、繪畫、詩歌,關系、存在、自然......
真相和真實像地層般交疊,真相遮蔽真實,真實突破真相。
我很享受這兩天被蟲鳴和雨聲包圍的感覺,山下邊就是會場傳來的人聲,我們都被雨水和蟲鳴包圍著。
我感覺自己像個剛化蛹的毛蟲,身體像在液體里一般困惑。
《為了理解你,我要變成你。》
YiYou 的漫畫非常有腦洞
讓我們打開想象力,開始~
More about...
在「瓶行宇宙」開始前,YiYou 和我們分享過她對于不同 Camp 的“昆蟲視角”理解,我們覺得非常有意思!
在上面的漫畫中,她選擇了其中幾個記錄了下來。她還和我們分享過更多例子,也一起補充在這里:
「男性現代化」是鳥類:
許多鳥類夫妻都是共同筑巢,共同育雛,共同教授雛鳥飛行與覓食的技能。對于這些鳥類來說,分擔責任,共同協作才能減少個體在嚴酷自然環境中的生存壓力。
「有靈且美」是螞蟻:
螞蟻是母系社會的昆蟲,也是一種“超個體”的群體協同的昆蟲,它們分工與信息傳遞,共同維系一個看似微小但強大的群體。
「Impact Hub Shanghai 帶來的搞砸之夜 」是蝴蝶羽化失敗:
在大自然中,化蛹、羽化失敗比比皆是,并且它們的失敗比成功多得多。但是大自然從來不像人類社會中那般焦慮失敗,失敗只是日常的小小一環。
「扔石頭X野戲」是天敵昆蟲——瓢蟲:
農業治理中重要的天敵昆蟲,是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小蟲,它們隨處可見,小小一只,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蔬果都會被其它小蟲吃光,或者只能靠打藥維持。
「議題社的 Bruce」是蓑蛾:
自然界中動物如果要開始筑巢,一定是因為要準備生孩子。如果不生孩子它們可以風餐露宿。對于它們來說房子從來不是身份的象征,蓑蛾在沒人看到的時候悄悄出來啃兩口葉子。
你有在漫畫中 get 到 YiYou 這些小巧思嗎?
哈哈,或許你也有自己的理解!
而 YiYou 的“昆蟲視角”游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啟示: 理解 ta 者(無論是人、議題、還是瓢蟲),本質上是一場“變形記”——嘗試短暫地“成為”對方。
在想象中切換視角,代入另一種生命的形態與邏輯,在了解別人中,我們也會看清自己是什么樣的。
這或許就是大開腦洞帶來的奇妙饋贈。
?? 關注 BottleDream
瓶行宇宙 Storyteller 創作將持續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