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格里拉7月9日電 (時文枝)盛夏,香格里拉尼汝村海拔4000米的南寶牧場高山杜鵑競相盛開,吸引著國內外徒步愛好者紛至沓來。蜿蜒的山道上,29歲的村民央卓七林正帶領兩名徒步愛好者前行,一邊引路,一邊介紹沿途多個氣候帶的生物群落。
前往南寶牧場的路上,央卓七林(左二)為兩位徒步愛好者引路。 時文枝 攝
尼汝,藏語意為“太陽照耀的地方”。這個深處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普達措國家公園深處的村莊,匯集了高山、湖泊、雪山、草原、溪流等除沙漠之外幾乎所有陸地自然景觀,被譽為“秘境中的秘境”。
十多年前,當地政府修通了尼汝村連接外界的公路,使得更多人得以一窺“秘境”真容。一到夏天,這里就成為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由于線路漫長且沿途沒有信號,到尼汝徒步的游客,大多會邀請一名當地向導,再租上幾匹馬騎行和馱行李。此后,這個半農半牧的村落里,許多家庭紛紛轉行加入旅游服務業,村民變向導、牧場變景點、民居變民宿、產品變商品。
近年來,當地文旅部門精心推出尼汝村三條精品徒步路線吸引游客。眼見家鄉游客激增,今年初,原本在香格里拉市做生意的尼汝村民央卓七林決定返鄉,一邊修建自家客棧,一邊做專職向導。
“當好向導,保障安全是底線,也要懂拍照、善溝通?!鄙钪獙I重要性的央卓七林,平日里常利用網絡自學徒步裝備使用、野外急救等知識。僅半年,他已接待來自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地300余名徒步愛好者。如今的他正通過新媒體平臺拍攝短視頻,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
50歲的丹增培楚在務農之余,像其他村民一樣加入村里的馬幫隊伍,為徒步者馱運行李。他還計劃修葺南寶牧場上老人留下的木屋,等年紀再大些,就和老伴一起專職牽馬帶游客徒步牧場。
今年春天,丹增培楚20歲的兒子扎西定主也結束了在昆明的打工生活。“定”下來的他計劃著與姐姐一起將老家的房子改建為客棧,帶領游客領略尼汝四季之美,成為“新牧民”繼續守護母親和外婆的牧場。
“先前出村靠騎馬,如今幾乎每家都購置了摩托車、皮卡車,還有小轎車。”央卓七林說,“很多年輕人都回來發展了,村里近一半人吃上了‘旅游飯’?!?/p>
在昆明學習廚藝后,“90后”小伙扎拉選擇回到尼汝,與父親共同經營“七彩驢友餐廳”。除地道的藏餐,魚香肉絲、辣子雞等滇川名菜他也信手拈來。徒步旺季,餐廳日收入最高超2000元人民幣。扎拉笑說,“想要留住客人,得先留住他們的胃。”(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