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現代化建設浪潮中,建筑工地建筑垃圾治理如同一場攻堅戰,既是城市管理的硬骨頭,也是提升環境品質的試金石。
于響片區內有津濰鐵路、濱海站擴建項目等多個大型工地,面對建筑垃圾問題,泰達街綜合執法大隊深入貫徹落實美麗“濱城”建設大會精神,踐行“721工作法”——
?7分如春風化雨的服務浸潤每個環節;
?2分有的放矢的管理織就防護網絡;
?1分雷霆萬鈞的執法守住底線。
在泰達街綜合執法大隊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疏堵結合、剛柔并濟的現代化治理模式下,冰冷的鋼筋混凝土煥發出人文溫度,建筑垃圾也不再是城市發展的絆腳石,而是蛻變為建設“四宜”美麗“濱城”的鋪路石,見證了城市治理從管得住到管得好的華麗轉身。
主動出擊
服務抓好源頭
?普法宣傳固本,按下法治宣傳擴音鍵。
于響片區作為泰達街綜合執法大隊六中隊的管轄片區,地域較大,新建工地多。六中隊組建法律宣講團,對轄區24個建筑工地的甲方、總包、分包及運輸車隊負責人開展51人次宣講,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等法規為核心,結合本地運輸灑漏、帶泥污染道路等典型案例,用白話解讀結合情景模擬的方式,清晰闡釋違規處置建筑垃圾的法律后果。
同時,將建筑垃圾產生、分類、運輸到消納的全流程合規操作規范深植于相關負責人內心,推動企業從被動遵守向主動合規轉變。
?規劃指導強基,按下開工之初規范鍵。
在工地開工籌備階段,泰達街綜合執法大隊便主動對接建設單位,提前介入建筑垃圾處置規劃,督促建筑工地根據工程類型、工程規模科學預估建筑垃圾產生量與類別,制定詳細的建筑垃圾處理方案。
方案中,明確建筑垃圾處置負責成員及職責分工、建筑垃圾種類及預估量、不同類型建筑垃圾的分類收集儲存方式、暫存場地設置要求、建筑垃圾運輸單位以及合法消納場所等關鍵內容。
多個項目負責人表示,有了執法大隊的指導,“少走了不少彎路,大大提升了清運效率。”
全程監管
管理明晰流程
?臺賬管理提效,建立獲取信息小助手。
泰達街綜合執法大隊為轄區內24個建筑工地都建立了管理臺賬,詳細記錄工地的基本信息、建筑垃圾清運時間及路線等數據。
▲清理建筑垃圾
▲清理建筑垃圾后
通過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更新臺賬內容,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為后續的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撐,有效推動了治理工作向精細化、科學化發展。
?運輸管控聚力,擰緊道路污染安全閥。
建筑垃圾運輸環節中,執法大隊嚴格審查運輸單位資質,要求運輸車輛必須具備《建筑垃圾準運證》、車體整潔車輪干凈、密閉運輸設備,確保運輸過程不污染道路、無灑漏風險。
▲執法前
▲執法后,清理渣土。
此外,還在重點路段設置了流動巡查組,加大對運輸車輛的檢查頻次,嚴查車輛無證運輸、車輪帶泥污染道路、未密閉運輸、沿途撒漏、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了建筑垃圾運輸環節規范有序,減少對城市道路和環境的污染。
▲執法前
▲執法后,道路清洗干凈。
嚴格規范
強化執法效果
?依法查處治亂,高懸違法行為震懾劍。
對屢勸不改的違法主體,泰達街綜合執法大隊嚴格執行“一案三查”制度——既查涉事車輛,又追溯車隊與工地源頭責任。
▲執法前,未密閉運輸。
▲執法后,實現密閉運輸。
今年以來,累計查處隨意傾倒垃圾13起、車輪帶泥污染道路2起、未密閉運輸8起,并分別作出相應處罰。處罰過程中,嚴格遵循法定程序,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罰適當。
?以案促治提升,打造治理效能助推器。
執法大隊還定期梳理分析建筑垃圾違法違規案件,總結違法特點與規律,針對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及時調整管理措施。
通過強化執法結果運用,形成“查處一個、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長效治理效應,持續推動建筑垃圾處置合法化,推動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曾經塵土飛揚的工地,如今已成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堆積如山的建筑垃圾,也化作提升環境品質的階梯。泰達街綜合執法大隊以“721 工作法”為筆,在城市治理畫卷上書寫了剛柔并濟的智慧。
未來,泰達街將不斷推動城市治理范式革新,讓執法者從管理者蛻變為服務者,讓堵的思維升級為疏的智慧,讓每個工地都成為治理創新的試驗田,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市民生活更有質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