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上周末,從四川回滬,今天驚聞身邊的小伙伴噩耗!才34歲?。√痼@了!
愿天堂不再卷!工作悠著點!別熬夜!心態平和,活著就好!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一個公司群消息。
15:06
信息科技部開發(322)
各位同事:
信息科技部技術測試科外包員工李某,男,34歲,于2025年7月2日,因突發腦出血,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他2021年初加入技術測試科,主要負責對接數據平臺、手機銀行日常性能測試,先后參與云平臺、混沌工程標準建設、信創改造、數據庫審核工具等重要工作。在崗期間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科室表揚。李某家在內蒙古赤峰農村貧困區域,父母均務農,家里經濟條件困難。目前仍單身未婚,在成都一直租房住、未購商業疾病保險,家人在失去親人的同時,也沒有了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在信息科技部這個大家庭中,希望同事們伸出援助之手,愿我們的心意能給予他的親人些許慰藉,用點滴愛心幫助這個家庭度過難關。
茲有科室內部捐款(自愿捐款,捐款金額不限),捐款完填寫信息表,捐款金額轉:
從這則捐款倡議書來看,核心要點:
其一,李某年僅34歲猝死。注意身份:外包員工,未買商業險。
其二,李某家貧,未婚,在成都租房居住。
其三,在崗期間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科室表揚。
對此,有網友唏噓,IT 是高危職業,一、二、四、六加班成了常態,成了必須,成了慣性思維!可悲可嘆!降薪失業成了不良老板大刀闊斧、有恃無恐的幫兇!賭你不敢說 “不”。
有網友直言,外包沒有工傷,老板能省一大筆錢,居然還要員工捐款,沒格局也沒前途!
有網友認為,公司叫捐錢都是多余的,現在也就捐100~200元,一個公司搞下來也就幾千塊。同組認識可能300元,不認識的100算是多的。
- 說到猝死,一組數據值得關注。
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30歲以下猝死者中,互聯網從業者占比從2018年的7%飆升至21%。
某頭部大廠內部流出的《員工健康白皮書》披露,35%程序員體檢出現室性早搏,12%存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近日更有技術經理對團隊成員高呼,“不能加班的人請離開我的團隊”,“我的工作時間是6點到晚上2點,跟不上我的工作時間請離開”!
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當某大廠HR在新員工培訓中說出“怕死別來互聯網”,當體檢機構推出“猝死風險評估當“奮斗”淪為“慢性自殺”的代名詞時,這種拼命的意義是什么?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如此惡意透支自己的身體和精力,夭折的概率無疑增加,這究竟是圖啥呢?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