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別墅還是比較粗放發展的起步階段,很多別墅小區的戶型都還是比較老舊,比如,很多別墅戶型都沒有設置地下室,要靠業主自己挖,比如,有的小區都沒有實現人車分流,沒有地下停車位等。
但是,隨著近年來別墅市場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多的別墅產品出現了進化,現在稍微有點品質的別墅項目,基本都實現了人車分流、地下停車場等配置,而且,一些定位中高端的項目,地下停車場還是位于地面1樓的,也就是整個小區是往上抬高起來一到兩層樓的。
所以,過去的別墅,自己挖地下室的年代,也許建“末日地堡”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能否實現使用功能又另說。
現在的別墅,基本很難說自己往下再挖幾層地下室的做法,往下挖就是整個小區的筏板基礎了,承載整個小區的梁板結構,挖壞了傾家蕩產都不一定賠得起,還會讓自家房子成了危房。
再者,一些別墅如今的戶型設計,地下室實際上就是地面的1~2樓,和市政公路是平齊的,這種戶型能夠保障地下室沒那么潮濕,而且通風采光更好,利用率更高,但是,再往下挖的意義和可行性都并不高。
其實,就算是過去那種需要自己挖地下室的老舊過時的別墅戶型,就算自己建好了“末日地堡”,真正遇到戰爭或者其他危機,也很難起到想象中的“庇護所”的作用。
因為,別墅就算距離城區再遠,它也是要依賴城區各類配套資源,才能支持起業主一家人的生活的,比如水電煤氣的供應,比如物資、人力服務等,比如醫療藥品、治安安全等需求,都不是單一一個“末日地堡”就能滿足的。
而且,中國有句古訓,叫做“大亂避鄉,小亂避城”,當發生小規模的混亂時,比如疾病、污染等,鄉村也許更加安全,但如果是大規模的騷亂,或者全面層次的戰爭等非常大的混亂,那么也許城市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大亂中,城市的一些基本服務功能,比如最重要的醫療、食物給水的供應等,很可能還能勉強維持運轉,但是到了鄉村,缺醫少藥的情況下,也許一個腹瀉感染就能置人于死地。
再者,無論別墅有沒有“末日地堡”,其生存安全程度,其實并不取決于別墅這個具體的個人空間,更大程度上取決于更宏觀的城市、地區層面。
就比如戰爭,如果處于非交火地帶,你哪怕住密集的高層,都不用擔心戰亂帶來的傷害,而如果處于交火地帶,哪怕住在堅不可摧的末日地堡,也都無濟于事,不僅可能面臨鉆地彈的殃及池魚,還要面對治安混亂之下0元購或“鄰居囤糧我囤武器,鄰居家就是我糧倉”的被動局面。
因此,如果有一天,真正遇到了需要動用“末日地堡”來極限求生的情況,也許雙腿或4個輪子,才是真正能帶著自己脫離苦海的辦法,移動到沒有危險的城市或地區,要比固守在隨時可能被危險包圍的末日地堡中成為甕中之鱉,生存幾率大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