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瑤 見習記者 周雨婷
“這個西瓜可真甜到心里了!”7月9日下午,濟南市區氣溫超過36攝氏度,路上行人紛紛戴起遮陽帽,不由自主地加快腳步。而在槐蔭區西客站片區的一處環衛工歇腳點內,環衛工韓香和她的同事們正愜意地吃著西瓜,墻上的空調持續輸出冷風,旁邊的桌子上還擺放著愛心企業捐贈的礦泉水、藿香正氣水等“清涼”物資。
歇腳點面積不大,卻成了環衛工人的“清涼港灣”。桌椅、空調、微波爐、飲用水、防暑藥品等一應俱全,“冬可取暖、夏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韓香說,“這不僅是一個可以休息的場所,更是社會對我們一線環衛工人的理解和尊重。”
“近年來,我們對全區所有的公廁進行了改造,面積較大的,單獨建設歇腳點;面積較小的,也設有休息間,確保環衛工人有一個避暑納涼的地方。”槐蔭區城管局環衛科科長張鵬介紹,全區所有公廁都能夠提供飲水、充電與休息條件,而與齊州路上這所驛站同等規模的歇腳點,槐蔭區已有13所。
此外,槐蔭區還開展了“干兩頭歇中間”作業模式,最高氣溫超過35℃時,錯時作業;氣溫超過38℃時,保潔人員全天停止戶外作業。同時,“減人工增機械”,用機械化作業替代人工作業,提升機械化作業頻次,降低一線工人的勞動強度。
槐蔭區城管局的“夏日清涼模式”,恰是濟南市城管局全力保障一線環衛工人作業安全、全面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的一個縮影。
據濟南市城管局環境衛生管理處三級調研員劉滿堂介紹,城管部門已在全市設置了136處環衛工人歇腳點,配備飲水機、微波爐、桌椅板凳等設施,以及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藿香正氣水、降溫茶等物品,保障一線環衛工人作業安全。
除此之外,濟南市城管局還下發通知,要求隨時了解天氣情況,科學調整作業時間。當天氣預報最高氣溫超過35℃,自當日中午11點至下午4點,停止保潔人員戶外作業,其他時段根據氣溫變化適度安排。當氣溫超過38℃,全天停止戶外作業,防止因高溫出現保潔員中暑現象發生。
此外,適當增加道路機械化保潔作業頻次,用機械化作業替代人工作業,進一步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降低一線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在保障夜間全覆蓋高壓沖刷、灑水的基礎上,中午時段適時進行灑水降溫作業。
在氣溫最高的6、7、8、9月份,除了配備必要的防暑藥物、毛巾、降溫飲料外,濟南還為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發放高溫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濟南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溫仍在持續,希望愛心企業、熱心市民積極參與到關愛環衛工人行動中,希望沿街商戶積極開放場所,為環衛工人、執法人員提供飲水、短暫休憩的便利。“您的每一聲關懷、每一個愛心舉動、每一份防暑用品,都能讓環衛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善意和關懷。讓我們共同努力,協力推進城市品質再提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