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徐匯區建管委獲悉,今年以來,徐匯區全面加速推進“兩舊一村”改造任務。其中,全市史上最大單地塊一次性征收項目東安一、二村片區目前已完成土地出讓,出讓金共計523.03億元。在全面實現“建設新徐匯,奮進新征程”任務目標的收官之年,徐匯區持續立足解決民生痛點,加快推進市、區重大工程、“三舊”變“三新”項目建設,打造安全韌性的城區空間。
產業載體建設加快推進
今年以來,徐匯區產業類載體項目建設推進成果顯著。截至目前,米哈游研發中心地下結構已基本完成,開始地上結構施工;阿里巴巴數字化分銷平臺項目現場實物建設已基本完成,正陸續啟動分項驗收;吉利翟然大廈、新六百YOUNG城市更新等2個項目已在年內開工。此外,濱江城開中心、西岸金融城F街坊、徐匯喬高綜合體開發項目二期商業、北楊人工智能小鎮A、F1-2和F1-3地塊、徐家匯中心虹橋路地塊裙房二期等5個項目已經竣工。
徐匯各類民生項目全速推進實施。據介紹,目前徐匯精神衛生中心結構已全面出零;宋慶齡小學、幼兒園、南站八號地塊規劃初中、華之門地塊規劃中學正加快工程收尾。住宅項目方面,淮海中路966號改造更新項目、羅城路389號公寓、南站武宣路商住辦住宅、徐匯喬高綜合體開發項目二期租賃住宅、徐匯濱江復星中心一期住宅、雍匯名邸等6個項目已經竣工。
片區整體更新也是徐匯推進城區建設的一大亮點。今年以來,徐匯張家弄西片區征收已100%簽約生效;東片區承租權歸集已參照征收方式形成初步測算;頗受關注的江南新村舊改項目已通過市級部門認定,擬于今年完成簽約;龍華西路123、125號地塊完成一輪征詢,通過率達100%,擬于本月正式簽約;天平路179弄地塊完成一輪征詢,通過率96.61%,擬于今年三季度啟動簽約;淮海中路1270弄、安福路烏魯木齊中路地塊已完成城市更新項目入庫并獲舊改認定,正深化研究地塊更新方案及資金平衡方案。
路網建設方面,今年,徐匯繼續圍繞“六縱”道路、龍華地區“一河九路”以及徐家匯、華之門、北楊人工智能小鎮等重點開發區域配套道路建設,在推進44條道路續建的基礎上,計劃年內新開工20條道路。
公共交通方面,徐匯區現有9條軌道交通線路,其中三線換乘站3座、兩線換乘站12座,線網密度達1.15公里/平方公里,位列中心城區第二。未來,隨著機場聯絡線、19號線、23號線等建成投運,全區軌交覆蓋率將進一步提升至1.5公里/平方公里。
打造“百里水清”生態長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徐匯區在河道貫通整治中共計打通57個斷點,綠化面積增加近12萬平方米,新增濱水步道長度約39.5公里。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讓公共空間更好為人服務,徐匯區正全面推進“百園百路百里河”工程。
徐匯區建管委方面表示,近年來,徐匯持續強化以技術為引擎推進水環境治理。以漕河涇港黨校段為例,通過融合應用分級過濾、雙膜引流、浮島生態凈化、三維過濾屏障等技術,目前河段清澈度持續穩定在1米以上,歷經去年汛期水位驟變考驗,水質、清澈度依舊達標。在上澳塘,水治理與岸線改造深度融合,通過拆除硬質駁岸、恢復自然緩坡,同步種植鳶尾、菖蒲等水生植物,形成了“水下-水面-岸線”的立體生態屏障。
與此同時,徐匯區一直注重濱水岸線的連續可達。截至目前,結合淀北片、淀南片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一批實事工程,徐匯區已完成梅隴港、三友河、東新港、西新港等河道貫通5.42公里,打造居民家門口的濱水休閑空間。
在此基礎上,徐匯區建管委認真梳理全區41條河道現狀,形成了以打通骨干河道剩余堵點為主的“百里河提升改造三年實施計劃”,加快推進植物園河、蒲匯塘三期、上澳塘二期等岸段提升改造。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貫通徐匯南北、步行可達的水岸網絡,構建親水宜居、美麗幸福的沿河生活圈。
此外,徐匯還將進一步擴大水體透明度提升范圍。具體包括,全力推進龍華港(龍吳路-龍華西路)段透明度提升試點,推動“環漕河涇港—東上澳塘—張家塘港”美麗河湖圈盡快落地,著力打造貫穿全區南北的“百里水清”生態長廊。
原標題:《東安一、二村片區完成土地出讓,徐匯片區整體更新穩步推進》
欄目主編:茅冠雋 題圖來源:徐匯區供圖(徐匯濱江)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舒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