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nóng)村,人們在葬墳選址時,一般要遵循一些老規(guī)矩,也叫老話。“墳后一尺低,財散子孫稀”就是這樣一句老話。
那么,這句老說是什么意思,墳后面的“一尺低”,其范圍到底指什么地方?
這句老話來源于民間的風水順口溜,類似的話還有“墳后四尺低,子孫皆無妻”、“墳后慢慢低,必定取三妻”等。
而與老話中地形相反的說法,也有同樣的風水順口溜,比如,“墳后高又高,子孫稱英豪”等。
從這些順口溜的說法可以看出,民間葬墳在歷史上所形成的老規(guī)矩中,墳?zāi)惯x址的地勢,以前低后高為好,而前高后低則是不宜葬墳的地勢。
這樣的傳統(tǒng)觀念,不僅葬墳如此,民間建房選址也同樣如此,民間稱之為“陰宅與陽宅同理”,也就是陰宅和陽宅的選址,在傳統(tǒng)觀念上大體一致,只是在選址時,一些細節(jié)上略有差異。
比如,農(nóng)村就流傳建房選址方面的順口溜說,“前低后高,世出英豪;前高后低,長幼昏迷”、“前低后高,步步登高,一代會比一代高”、“前高后洼,不孤就寡”等。
如果我們將建房和葬墳的順口溜進行比較,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選址觀念是一樣的,都是要求前低后高為好,以前高后低為不宜。
那么,我國古人在建房和葬墳時,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一種選址觀念呢?
一、從我國氣候特點來看
我國位于北半球,位于季風性氣候帶,冬季有寒冷的北風和西北風,因此,我國古代建房時,為了躲避寒風,大多以坐北向南為好,玄武位高隆,也就形成天然的避風屏障,阻擋寒風。
而朱雀位(南方)較低,且地勢平坦開闊,到了夏季,炎熱的天氣,又是多雨的季節(jié),需要有風吹拂,這個季節(jié)吹的是東南風、東風和西南風,這種風可以吹入房屋內(nèi),既可以吹走屋內(nèi)的濕氣,又可以讓屋內(nèi)涼爽。
古代將這樣的建房格局稱之為“藏風納氣”或者“藏風聚氣”,即躲避寒風,而接納暖風或者讓暖風吹入聚集生氣。古人認為,這種建房選址更利于家人的身體健康。
這方面的說法是一定科學(xué)道理的,也被現(xiàn)在的建筑科學(xué)所認可。
由于古人認為,陰宅也是“宅”,其選址的道理與陽宅應(yīng)該是一樣的,于是,古人就將“藏風納氣”或者“藏風聚氣”理念,從陽宅推及到陰宅,以表孝道。
二、從我國古代傳統(tǒng)民俗觀念來看
房屋或者祖墳后方,即玄武位,被認為代表家庭或家族的根基與靠山。如果玄武位的地勢高隆,就像一個人坐著椅子一樣,有靠背,也就有了依靠,沒有后顧之憂。
古代風水習(xí)俗中強調(diào)“山管人丁水管財”,這種說法對民間習(xí)俗影響非常深遠,并由此衍生出很多的民俗說法。
所謂“山管人丁”,實際上最被的時候,指的是房屋的靠山,即玄武山,也指包抱抄的青龍山和白虎山。
主要是因為古代在生活經(jīng)驗中,充分體會到房屋的靠山和左右山,在躲避寒風的重要作用,不僅關(guān)系的家庭成員的平時身體健康,還會影響生育健康、幼兒成活率等繁衍問題。
不過,到后來古人將“山”的范圍不斷擴大,將周圍的其他山以及前面的案山和朝山也納入考察范圍內(nèi)。
所謂“水管財”,在農(nóng)耕時期,水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糧食作物能否獲得收成,水是最關(guān)鍵的因素。
古代農(nóng)村,農(nóng)民為了便于耕種,一般把房屋建在耕地較高的地方,到了井田制后,這種情況就更明顯。
人們在房屋內(nèi)生活就會使用水,也會產(chǎn)生廢水,對于農(nóng)民來說,家里的廢水并不“廢”,而是被視為財富的“肥水”,可以讓糧食增產(chǎn)。農(nóng)耕時期的糧食就是最好的財富。這就是“水管財”的來源。
舊時農(nóng)村,一般來說,房屋前面的耕地都是自己家的,面后面的耕地不一定是自己家的。家里的“肥水”往前面流出,就流到自己家里耕地內(nèi),也就變成了財富,如果往后面流,就不一定流到自家的耕地內(nèi),變不成財富,還會散失了財富。
農(nóng)村有一句俗語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原本的意思就是如此,肥水流到自家田里就是財富,肥水外流就不是財富了。
農(nóng)村建房習(xí)俗中,對大多數(shù)人家來說,仍然傳承了庭院的排水匯聚后往門前流出,忌諱從后面流出。
民間將這種觀念同樣推及到陰宅,忌地表水從墳后流走,而是往墳前流去。
講清楚了這些背景,我們再來理解“墳后一尺低,財散子孫稀”這句老話,就好理解了。
墳后一尺低,說明墳后沒有靠山,地勢低洼,雖然只有一尺低(當然也不是一個確切的數(shù)字),但墳前的地勢要高于墳后的地勢。水往低處流,墳地的地表水也就往后面流走了。
財散子孫稀,按照上文所說的民間的傳統(tǒng)說法,墳地的地表水往墳后流,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不聚財,反而會使財富喪失;墳后沒有靠山,靠山管人丁,家里失去根基,人丁也就不旺。
這種說法,是一種民俗方面的說法,是古代風水習(xí)俗中的一種文化的具象表達,免不了要帶一些迷信色彩,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我們只能視為一種傳統(tǒng)民俗文化現(xiàn)象。在解讀這句老話時,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陷入迷信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