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杰倫的演唱會再次刷屏,但這次不是因為多難搶票,而是搶到了,也不一定能看得到周杰倫人。
今年,主辦方新推出了一個神奇的票型,叫:“大屏觀影區”,價格是500元一張,還有個更貴的,叫“視線不良區”,900元一張。
結果連媒體都看不下去了,發文“三連問”,把這場搶票風波推上了風口浪尖!
去看演唱會,結果看的是屏幕?
眾所周知,周杰倫的演唱會含金量是極高的,能搶到票幾乎就等于中了大獎。
從7月8日正式開票開始,線上平臺幾分鐘內就顯示“售罄”。但有不少人激動完之后,低頭一看票面信息,發現:不是前排,不是看臺,甚至不是角落,而是只能看大屏幕。
而大屏觀影區,指的是:視線被控臺完全遮擋,無法看到舞臺,唯一能“看”的方式是看一塊屏幕。也就是說,你到了現場,坐在角落,汗流浹背,聽著音樂,盯著大屏幕,這和在家投屏看轉播有啥區別?
有人知足,有人怒罵
其實,這種票型并不是第一次出現。
早在南寧站時,就賣過類似的大屏票,當時還不到500元,叫“觀影區480”。
不少人當時興奮發圈“搶到了票”,可到了現場才發現:搶到的不是“夢開始的地方”,而是“被騙的第一步”。
看不到人,還不能退票。
許多粉絲回去后憤怒發聲:
- “這哪里是演唱會?我花錢買氛圍?”
- “誰家500塊錢的‘電影票’還不給退款?”
- “主辦方吃相太難看了吧?”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表示理解:
“我就是想感受下現場氛圍,聽一聽周杰倫live,值了。”
“搶不到高價票,能來現場已經心滿意足。”
說到底,這就是一場“你情我愿”的交易。
可問題是,有些人連這“情愿”都來不及反應,就被強塞了一張“只能看屏幕”的門票。
媒體發問:這合法嗎?
眼看著爭議越來越大,媒體也坐不住了,發文“連問三大問題”:
第一問:這種不能看人的票,合法嗎?
回答是:不違法。
只要在購票頁面明確標注是“視線受限”“大屏觀影”,并且消費者自愿購買,那就是合法交易。
第二問:500元和900元的視線受限票,定價合理嗎?
回應是:價格由主辦方定,但不能欺詐或哄抬價格。
如果觀眾覺得票價不合理,是可以主張權益、要求退差價或投訴的。
第三問:不支持退票,是霸王條款嗎?
答案是:要看是否事前說明清楚。
如果購票時就注明“不可退票”,且用戶明確勾選確認,那就屬于“合同條款”。
但如果是通過隱藏信息或技術手段誤導用戶,那就是涉嫌強制交易。
吃瓜群眾怎么看?
看完這一連串問題和答案,網友們的評論也炸了鍋:
- “說得再合理也掩蓋不了這是智商稅!”
- “500元買個投屏體驗,我不如在家點個外賣看直播。”
- “不能退票這點最惡心人,純純收割。”
但也有人緩和立場:
- “想清楚買的就別怪誰,平臺又不是沒寫。”
- “周杰倫嘛,氛圍最重要,能在現場一起唱《稻香》就值票價。”
總結:是“情懷票”?還是“看上了粉絲的錢包”?
其實,大屏票到底值不值,關鍵在于你怎么想。
如果你是鐵粉,愿意為你的情懷買單,那這500塊是一次現場的“朝圣”;
但如果你奔著看舞臺、看人去的,那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買櫝還珠”。
主辦方有沒有問題?有。
- 明知道視線差,還高價賣;
- 不支持退票,還擺出一副“愛買不買”的姿態;
- 就連媒體都看不過去,說明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票型問題”,而是消費公平的問題。
一句話總結:愿意為愛買單沒錯,但請別傷害粉絲。
如果是你,愿意花500塊錢去現場“看一塊屏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