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業
就在今年5月,深度美業曾在《戒不掉的“渠道依賴癥”,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還能走多遠?》這篇文章中,詳盡介紹了上海名媛醫美深度依賴“渠道醫美”的運作模式。
所謂的“醫美劇本殺”,本質上是渠道醫院的一種變體,又被稱為"隱形醫美"或"拼房醫美"。即消費者并非通過正規途徑預約,而是被美甲店、美容院、發型沙龍的工作人員,或是精心安排的“熟人”、“偶遇”的顧客(實為“美托”)作為“介紹人”,哄騙至特定醫美機構。成功地讓一些醫托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并迅速擴張。
這種模式下,醫托(美托)們攫取著動輒過半甚至更高的傭金,而虛假宣傳、過度醫療、產品質量、售后無門等問題卻層出不窮,最終將高昂的成本與巨大的風險,悉數轉嫁給懵懂踏入陷阱的消費者。
是卷土重來還是一如既往?
近期,在消費保、黑貓投訴等公共維權與社交平臺上,上海名媛醫美的名字再次高頻出現,大量新近的消費者投訴匯聚成新的聲浪。
7月7日,有消費者在消費保平臺上發起投訴。該消費者于2025年7月4日18點到只去過2次的美甲店做美睫,該店老板見該消費者只有一人來,就在其躺下做美睫時,叫來了一名偽裝成顧客的醫托。隨后該老板就問醫托最近怎么皮膚變得那么好,說該消費者皮膚最近怎么變得那么差。醫托說是做了醫美,該老板就問在哪里做的多少錢,該醫托說有自己姐姐從事各大醫院的儀器檢查,跟院長如何如何認識,不管該老板怎么問他都不說在哪兒也不說多少錢。期間該老板一直都表現想知道價格的樣子,就一直追著詢問醫托醫美在哪里做的,能不能讓該醫托問一問她的姐姐。
當時該老板表現的特別著急,并且聲稱自己想做很久了。之后,該老板各種拜托該醫托希望能得到價格的信息。然而這位醫托前面各種賣關子,故意不說多少價格,后面突然松口,透露到1000塊錢2次水光護膚。
在這期間該消費者在做睫毛,一直閉眼沒有說話。這時,該老板就突然拍了拍該消費者,叫該消費者一起去,并且告知該消費者在隔天早上9點,約定見面地點在該老板的美甲店。
圖源:消費保
該消費者與該老板到達上海名媛醫療美容店后,就被該機構收走了身份證,并且在不經過該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留下了身份證復印件。在等候期間還有一個顧客在跟該消費者和該老板說她做的效果有多好。很快,醫生來跟該消費者和該老板面診,告知該消費者再不做項目的話就會讓法令紋變得更深,會比別人看起來更老,還說該消費者做臉部松弛下垂的很厲害。面診醫生通過各種誘導該消費者,最終所有項目折合后刷了該消費者45000元。
當該消費者銀行卡限額無法支付時,該機構醫生還教消費者使用螞蟻花唄套現,信用卡刷卡的方式完成支付。該消費者回去仔細搜索后發覺不對勁,了解后發現這是新出的醫美劇本殺也是殺豬盤。
后來,該消費者上門與該機構協商退款,可是竟然被告知剛充的45000元不給全額退款。該機構以沒用內部卡充值為由,若要退款只有扣除原價退款,最后所退費用寥寥無幾。
該消費者還提到,在該機構做完項目之后,該消費者就出現了心慌過敏等反應,并且于7月6日當天晚上整晚高燒。
據消費者描述,該機構的員工似乎都沒有行醫資質,有利用預付卡形式侵占消費者權益,并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從7月6日至7月7日下午,都沒有給該消費者任何發票、合同、那種產品批號日期也沒提供。還稱該機構有偽造病歷的前車之鑒。該消費者希望有關部門能幫助她處理。截至深度美業發稿前,該投訴顯示尚在處理中。
圖源:消費保
從消費保上最新的投訴來看,該機構的此類問題并沒有在被消費者曝光后得到遏制。
7月5日,有消費者投訴稱,其在今年1月20日,被一家美甲店老板娘帶去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醫院,老板娘說以員工內部價1600元能做3個項目。而到了該機構之后,該消費者被美容導師誘導消費50000元,購買了他們的12次水光,臉部收緊駐顏術等項目。
當天做了幾個項目后,該消費者半夜心跳加速,于是在凌晨就和售后人員說明后續項目停止,并要求按正常價格退款。該機構售后人員表示,因臨近過年的績效問題,上級未必能處理此事。
過年后,該消費者多次往返門店與其及上級溝通,但毫無效果。在其投訴多次后,接到一個姓余的醫生的電話,該消費者又在電話中將問題重申了一次,她認為整個銷售過程中沒有明碼標價,銷售是看人標價,不出示任何產品證明。
該消費者還提到,她去醫院溝通要求按正常價格退款,該機構卻說要退就要按原價扣除,該機構所謂的原價都是天價,涉嫌霸王條款。而且該消費者做完該機構項目后不止心跳加速,體驗的項目也毫無效果。后來,這位余醫生說可以繼續溝通,讓該消費者和名為十七的售后溝通。隨后是漫長的等待,并沒有人聯系該消費者,詢問售后十七也沒有回應。
該消費者的訴求是按正常價格退款37267元,截至深度美業發稿前,該投訴尚在處理當中。
圖源:消費保
翻閱這些投訴,一種令人窒息的“熟悉感”撲面而來。依舊是那些美甲店、美容工作室的“不經意”推薦,那些“偶遇”的熱心顧客(醫托)與美容師一唱一和,消費者被帶到機構后,身份證被“保管”,在封閉環境中承受著輪番的焦慮制造與話術轟炸。
依舊是咨詢時承諾的低價“體驗”項目,在操作過程中被層層加碼、最終演變成數萬元的高額賬單,當消費者察覺受騙,鼓起勇氣要求退款時,遭遇機構以各種名目(如“未使用內部卡次數需按原價扣除”)百般刁難,退款金額被大幅克扣,甚至血本無歸。
全方位吸血不過是飲鴆止渴
這些新投訴的細節,與5月份消費者曝光案例中的核心套路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那么,一個核心問題浮出水面:為何上海名媛醫美明知“渠道依賴”不是長期主義,被曝光后風險陡增,卻依然不肯罷手,甚至變本加厲呢?
在深度美業后臺的網友留言,或許能帶大家一窺究竟。有網友在看到深度美業的報道后,在評論區指出:“垃圾機構,拖欠貨款、拖欠工資、拖欠房租、能拖的一切都在拖。”
圖源:深度美業
深度美業查詢天眼查發現,該網友的指控并非空穴來風。關于拖欠工資的指控,在3天前的勞動合同糾紛中可見端倪。
圖源:天眼查
而拖欠貨款的指控也確有實證可查,上海鴻滿貿易有限公司和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以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作為被告敗訴作為告終,判令上海名媛醫療美容向原告支付貨款。
圖源:天眼查
關于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門診部曾拖欠房租的指控,也是有據可查。房東林某曾對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門診部進行訴前財產保全,案件金額高達400多萬。
圖源:天眼查
從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面臨的諸多法律訴訟來看,員工工資、房東房租、供貨商貨款、裝修款、以及消費者退款,這些法律糾紛都印證著該機構財務方面的資金流動似乎存在顯著問題。
圖源:天眼查
吸血消費者、吸血供貨商、吸血員工,似乎都不能直接解決該機構的財務壓力。
深度美業曾經說過,渠道醫美通過第三方營銷網絡,構建了一條由“美托-機構-消費者”組成的暴利鏈條,卻也為機構的基業長青埋下了大雷。
高度依賴外部渠道的機構如同搭建在流沙上的城堡,一旦渠道商因監管收緊或利益糾紛撤離,立即陷入客源斷崖抗風險能力極其薄弱。
很明顯,這一邏輯已經在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門診部身上得到了印證,一味瘋狂在消費者身上疊加吸血籌碼,終會破壞醫療倫理與商業道德,甚至觸碰法律紅線。
一邊是法庭上疲于應對的訴訟,一邊是診室里不斷上演的“殺豬盤”,上海名媛醫美仿佛陷入了一個自我復制的惡性循環:舊有的糾紛尚未了結,新的受害者已然產生,更多的訴訟和投訴接踵而至。
圖源:黑貓投訴
上海名媛醫療美容似乎不相信消費者的口碑會讓自己的客流量逐年下跌,更不相信消費者的口口相傳對機構自身會造成毀滅式打擊,但是資金運轉捉襟見肘,已經是可以預見的問題。
面臨多方圍剿的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還能走多遠
上海名媛醫療美容門診部面臨的困局值得每一位業內人士深思。
枉顧醫療倫理和職業道德,以侵害消費者權益作為利潤的支撐點能否為企業帶來持續的正向收益?
如今時代已變,互聯網直客模式的興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著消費者的醫美認知水平和議價能力,醫美服務的價格日趨透明。
類似的渠道機構所依賴的“劇本殺”式誘客、天價收費、效果欺詐這套組合拳,其制造的“需求泡沫”正在加速破裂。消費者不再輕易被“美托”蠱惑,覺醒后的口碑反噬形成了強大的市場驅逐力。
機構或許曾經甚至現在都在傲慢地忽視消費者的聲音,但如今,消費者用腳投票導致的客源萎縮,疊加拖欠各方形成的財務絞索,已讓其寸步難行。
深度美業的預言正在應驗:任何背離醫療本質、忽視內生能力、僅靠渠道話術和欺詐獲利的模式,終將在消費者覺醒和市場規律的清算中走向末路。
多行不義必自斃,多家玩“殺豬盤”的醫美機構都已經深陷其中,財務拖欠就是垂死掙扎的征兆,更是整個渠道醫美黃昏的縮影。在消費者覺醒的浪潮和市場規律的鐵壁前,它的前路已然斷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