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有的真相不是真相,有的真相明明是假相卻非被說成真相,于是人們把假的當真的,真的被藏起來。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總結了五個字,語言即世界。我們說了解的世界,說到底還是語言的世界,語言如何勾勒,我們就會如何相信,還會如何去做,由此就構成了我們所理解的世界,只是這個世界也并非某個人理解的世界。
一個人最大的特點,不是別的,而是他的有限性,也可以稱之為有限理性。看上去理性十足,實際上則是一種極其有限的狀態罷了。至于多還是少,從來都是相對,而沒有絕對。
舉一個例子。對于一個新聞事件,到底如何評價呢?我的觀點依舊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因為你沒有可能從新聞里讀懂全貌,大而全的點評是不可能的,你只能評價其中一點或者幾點。
就甘肅天水的幼兒園血鉛超標事件,無數網友紛紛上演福爾摩斯探案的精神,這本身是值得欣慰的,因為關注公共事件本身不是退步而是進步嘛。
但是,福爾摩斯探案不能憑空,而是憑借證據,證據又憑借什么,憑借官方公布的消息。從官方公布的一字一句中,當然可以提出質疑,多問幾個為什么,不明白就問,這沒有什么不好。
挺有意思的一點則是那種對觀點的否定和凌駕。在語言即世界和有限理性的環境下,任何一個人的觀點都是有限的,是依靠著有限消息做出來的結果,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就可圈可點。
觀點和姿態,強加和包容。這決定著一個人的心思。比如我喜歡一部電影,覺得精彩絕倫。那別人就非得喜歡嗎?別人不喜歡我是不是非得上去揍一頓讓他喜歡呢?喜好如此,觀點也應該如此。
網友正在成為福爾摩斯,這恰好說明了一點,網友們希望知道真相,哪個方面的真相都希望知道。所以,官方要做的應該是回應,有效的回應,符合常識的回應。
當然也可以不回應,因為如果知道真的不回應也并不礙事。或者說,就回應一次,一錘定音,再讓回應,遙遙無期。這就是俗稱的爛尾了。因為爛尾的并不少。嗯哼。
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