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20個哲學提問
01
什么事情最難做到?
認識你自己。
—— 泰勒斯
02
當你想要改變時怎么做?
改變的秘訣,是集中你的所有能力,
不是摧毀舊的,而是建造新的。
——蘇格拉底
03
如何定義“優秀”?
那些每天反復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
然后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 亞里士多德
04
一個人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
第一無所畏懼:
第二無所畏懼;
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弗蘭西斯 · 培根
05
身為父母應該有哪些反思?
父母們常常夸大了子女的不正當行為給他們帶來的苦惱,
總認為一切過錯都是由于子女的不良行為所致,
而與他們自己的行為無關。
但是我們稍作公正地自我分析之后,
可以發現父母發出的強制性指令,
主要是為了自己的方便行事,
而不是為了矯正錯誤。
——赫伯特·斯賓塞
06
我們對生活應該掌握的辯證態度是?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 老子
07
有德行的人需要怎樣的情操?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莊子
08
平復心情的方法是什么?
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
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 — 王陽明
09.
為什么要在奮斗的途中“知行并進”?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
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朱熹
10.
一生中,人需要解決哪些關系?
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的關系,
再解決人和人的關系,
最后解決人和自己內心的關系。
——梁漱溟
11.
閱讀好書有何意義?
閱讀優秀的名著,
就如同與古今中外卓越的先賢,
促膝談心。
——笛卡兒
12.
驕傲與虛榮的區別在哪里?
差別在于: 驕傲就是確信自己擁有某一方面的突出價值,
但虛榮則盡力讓別人確信自己擁有某一方面的突出價值。
——叔本華
13.
做與不做的態度區別在哪里?
如果你不想做,會找一個借口;
如果你想做,會找一個方法。
——斯賓諾莎
14.
為什么要及時表達情緒?
未表達和承認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
它們只是被活埋,并將在未來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現。
——弗洛伊德
15.
為什么要重視解決眼下的問題?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 伏爾泰
16.
痛苦的緣由來自于什么?
痛苦往往源于愿望與能力的不相稱,
只有欲望與滿足欲望的能力相匹配,
心靈才能寧靜,生活才有條理。
——盧梭
17.
與人交往應該克服的傾向是?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
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
我們并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同情。
——加繆
18.
面對挫折最勵志的態度是?
但凡不能殺死你的,
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尼采
19.
最震撼心靈的事物是什么?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心靈。
一件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標準;
另一件是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
——康德
20.
什么是財富、地位也不能代替的東西?
一副健康、良好的體魄和由此帶來的寧靜和愉快的脾性,
以及活躍、清晰、深刻、能夠正確無誤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
還有溫和、節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產生的清白良心
——所有這些好處都是財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叔本華
本文來自@央視新聞
文章僅用于分享交流不作商業用途
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
西方哲學經典著作18書
這18本書基本上涵蓋
哲學史重點哲學家的代表作
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研讀
西方哲學經典18書·原著
柏拉圖《理想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馬可·奧勒留《沉思錄》笛卡爾《談談方法》《第一哲學沉思集》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霍布斯《利維坦》休謨《人性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叔本華《叔本華的心靈咒語》羅素《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哲思錄》丹尼爾·哈列維《尼采傳》勒龐《烏合之眾》
讀哲學
一定要讀經典
點擊訂購·一鍵打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