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張從白編輯 | 吳瑋01
7月7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強制性國家標準。這份編號為GB 21670—2025的新規將從202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其中最受關注的條款直指爭議已久的"單踏板模式"。
新規的核心要求相當明確:車輛在默認工作狀態下,僅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實現的制動作用,不應使車輛減速至完全停車。
這意味著,想要徹底剎停車輛,駕駛員必須踩下制動踏板。不過,監管部門并未采取"一刀切"的禁止策略,用戶仍可通過手動設置啟用單踏板功能,只是每次車輛啟動后都需要重新選擇,使用期間車內還必須有持續的光學信號提醒駕駛員。
同時,新國標解決了另一個長期存在的安全問題。當再生制動系統的減速度大于1.3m/s2時,車輛必須點亮制動燈。
這個規定針對的是新能源車動能回收時的"隱形減速"現象。相關測試數據顯示,后車駕駛員看到前車制動燈點亮后,反應時間可縮短0.2秒,追尾風險降低41%。
單踏板模式的爭議并非憑空而來,雖然這項技術最早出現在2013年的寶馬i3上,但真正讓它廣為人知并引發爭議的是特斯拉。
特斯拉在2020年后一度取消了動能回收可調節選項,強制用戶使用強動能回收模式。這種做法改變了傳統的"踩油門加速,踩剎車減速"駕駛邏輯,長期使用可能讓駕駛員習慣將右腳長期放置在油門踏板上。
據某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用戶調研,32%的車主在緊急情況下曾誤將加速踏板當作制動踏板使用,其中15%的人因此發生事故。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實驗室的模擬測試顯示,長期使用單踏板模式的駕駛員在突發狀況下踩制動踏板的反應時間平均延長0.3秒,按100km/h時速計算,這相當于增加8.3米的制動距離。
02
事實上,新國標的出臺經歷了一個漸進的政策制定過程。2023年,浙江省政協委員張鵬提交了規范管理單踏板模式的提案,系統性地闡述了相關安全風險。
2024年5月,工信部開始公開征求意見。有趣的是,新法規起草時原本準備完全禁止單踏板模式,但征求意見階段收到了不少反對聲音,特斯拉車主和其他新能源車用戶認為應該給予用戶選擇權。監管部門最終采納了這些建議,形成了現在這種平衡的規范方式。
從技術層面看,新國標將電力再生式制動系統分為A型和B型。A型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啟動,就是常說的單踏板模式;B型通過制動踏板啟動,屬于制動能量回收。新規要求配備A型系統的車輛每次上電后都應進入默認工作狀態,制動減速度不超過3m/s2。
新國標還強制要求所有新車配備ABS防抱死系統。雖然目前中國乘用車ABS裝配率已達92%,但仍有8%的入門級車型未配備該系統。
此外,新規對備胎制動性能、剎車系統磨損檢查等細節也提出了具體要求,甚至規定不用拆輪子就能檢查磨損情況。
對于消費者而言,新規要求重新適應更加傳統的制動邏輯。單踏板模式確實在城市擁堵路況下能減少疲勞,在動能回收方面也有15%-20%的效率提升,還能延長剎車系統使用壽命。但在緊急情況下,傳統的"踩剎車減速"邏輯承載著幾代人的肌肉記憶,往往更加可靠。
新國標的實施時間安排體現了政策的漸進性。除單踏板模式等兩項要求外,其他條款將從2026年1月開始實施,而單踏板相關要求推遲到2027年1月執行。
這種分階段實施的方式既保證了安全標準的落地,也給了行業充分的調整時間。從制造源頭到駕駛行為,新規為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劃定了安全底線。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內容溝通請聯系: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