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披露最新一版《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簡稱《新規》)已發布,再次點燃了市場有關單踏板模式的討論。記者發現,有部分網民認為《新規》旨在禁止單踏板模式,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讀。
區別于汽車傳統的油門、剎車雙踏板,單踏板模式是一種通過單一踏板控制車輛加速和減速(動能回收)的駕駛模式,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通俗來說,駕駛者踩下踏板就會加速,抬起踏板即為減速,完全抬起汽車會剎停。
這一模式旨在簡化汽車操作系統并提高電池續航效率,因為目前不少車企在推出單踏板模式同時,還會配套做能量回收功能。也就是說,當駕駛員松開加速踏板時,車輛通過電機反向發電實現減速,并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
有研究表明,相比傳統燃油車,配備單踏板模式的電動車可節省10%以上的能源消耗,這能極大地提升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所以單踏板模式在新勢力車企中廣泛流行。比如單踏板模式被社會廣泛接受就是依靠特斯拉電動車的帶動,國內車企如蔚來、小鵬、零跑等多個品牌也曾推出過單踏板模式產品。
但一直以來,這一制動模式都存在廣泛爭議。一方面,單踏板模式改變了傳統制動邏輯,駕駛員需要適應新的制動方法,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會因為原有駕駛習慣做出“踩剎車”的動作,卻誤踩了加速踏板。此前,特斯拉多次陷入“剎車失靈”的司法糾紛,業界認為與其單踏板模式設計有關。
另一方面,單踏板模式的動能回收可能會給駕乘者造成較強的“不適感”和“眩暈感”。網約車司機陳先生表示,其駕駛的純電車就是單踏板模式,有些乘客說坐他的車會暈,但其實這是動能回收帶來的“減速感”,為了能多跑一些里程,他也很無奈。
“市場苦單踏板久矣”,這也是為什么此次《新規》修改引發關注的原因。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21670—2025《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但部分市場解讀認為“單踏板模式被禁”,其實是一種誤讀。具體來看,《新規》規定:在默認工作狀態下,僅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實現的制動作用不應使車輛減速至停車。《新規》將于202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專家表示,這并不意味著完全禁止單踏板模式,而是規定車輛的出廠默認設置不能為單踏板模式,用戶仍可以手動選擇這一功能。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單踏板模式作為國際通行的駕駛輔助功能,不太可能完全被禁。
對于已經默認設置單踏板模式的車輛來說,《新規》規定在2027年1月1日后需要對已售車輛的默認設置進行調整。
有特斯拉車主向記者表示,早前特斯拉就已經通過OTA升級,將“停止模式”默認模式改為“緩行”,也就是類似于燃油車的怠速模式。
業內認為,《新規》的實施,在為消費者保留選擇權的前提下,提升了車輛出廠設置的安全性,有利于減少駕駛員因調整制動習慣帶來的操作風險。
原標題:《汽車制動《新規》,單踏板模式被禁?實際上是不再默認》
欄目主編:孟群舒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丹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