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8日,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稱將推動禁止中國等國買家購美農田,中方回應其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美國政府這不是頭一回拿這類話題炒作。2023年,佛羅里達州就不讓中國公民在關鍵基礎設施和軍事地點附近買地。同年,蒙大拿州也通過法案,禁止向“外國敵對國家”出售軍事設施附近的土地。
我國外交部早就明確回應了。一方面,美國把國家安全概念擴大化,把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只會讓外資企業對美國市場環境失去信心,最后影響的還是美國自己的經濟,這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另一方面,中美經貿合作本來就是互利共贏的,中企對美國的投資,為美國的就業和經濟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政客這么針對中企,根本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美國農產品(資料圖)
就在特朗普政府借農業問題炒作的時候,我國在加速拋售美債,還在增持黃金。美國財政部上個月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4月我國又拋出了80多億美債。同時,我國央行已經連續8個月增持黃金。這既優化了我國的國際儲備結構,也說明我國反制美國的措施不止稀土這一項。美國農業部啟動的《全國農業安全行動計劃》,核心內容就包括全面禁止中國及其他“外國對手”購買美國農田,還考慮收回中國相關投資者已持有的土地。這個計劃雖說名義上涵蓋俄羅斯、伊朗等國,但主要就是針對中國,這讓中國投資者持有的財產多了很多不確定性。
羅林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農業正面臨來自犯罪分子、政治對手和敵對政權的威脅,這些政權將我們的生活方式視為對自身的深刻且根本性的威脅。”她還稱,“美國農業面臨的不僅是糧食短缺和價格上漲的風險,更是主權安全的挑戰。我們正在對中國和其他外國對手進行反擊,他們不應再擁有我們的土地,也不能再偷走我們的科研成果”。她還表示,特朗普政府在研究怎么“收回”外國已購買的農地,考慮“所有可用選項”,白宮可能“很快”發布行政命令。
特朗普(資料圖)
2023年,美國參議院以91票對7票通過法案,禁止中國企業購買美國農地,之前有一家中國公司想在靠近北達科他州某軍事基地的土地上建玉米加工廠。2024年,拜登政府也提出規定,提高外國企業在國家安全敏感區域附近購地的難度。
上個月,眾議院通過了《農業風險審查法》,要求農業部報告與“外國對手”有關的外國農田收購情況。3月,還有兩黨議員提出《農田法》,會觸發對涉及外國實體的大型土地交易的聯邦審查,還會創建一個外國持有農業用地的公共數據庫。表面上看,美國好像不是針對中國,加拿大在美擁有的土地最多,但從美農業部長“中國和其他外國對手”的說法里,真實意圖很明顯。
美國農田(資料圖)
美國單方面覺得中國占了他們的土地,還“偷走”了科研成果,必須制止,他們的打擊是合理正當的。這也是特朗普的一種逼迫手段。美國之前就禁止中國公民在軍事地區附近購買土地,后來又以“國家安全”為由,強行收回與中國有關的農田。面對這種蠻橫行為,我國駐華盛頓大使館一代表回應,中國投資美國農業,不光為當地創造了就業崗位,還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把商業行為政治化,只會損害國際社會對美國市場的信心。
美國看來是要一條路走到黑了,比起和各國平等做生意,他們更希望各國向自己低頭。特朗普對中國雖然有過退步,但本質上是為了能訪華,休戰也只是暫時的,反華才是美國政客的核心。中國沒有退路,也不會再退,關稅上的對等反制就是個例子。要是中美最終會有一場貿易上的終極對決,和盟友逐漸鬧掰的特朗普只會是唯一的輸家。中國要做的,就是保持警惕,既不輕敵也不懼敵,最后自然能戰勝對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