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今世界最具爭議和矚目的企業家之一,馬斯克的每一個決定似乎都能引發一場大風暴。如今的他將矛頭對準了特朗普。
1.馬斯克成立“美國黨”,與特朗普政治決裂
據央視新聞報道,馬斯克宣布成立一個全新的政黨——“美國黨”,誓要挑戰現任總統特朗普及其提出的“大而美”法案。這個舉動無疑是朝特朗普和共和黨揮出了一記重拳。
那么,馬斯克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馬斯克對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充滿了厭惡。在他眼中,這個法案簡直是“令人作嘔的怪物”,不僅會再度推高美國債務,甚至可能使美國經濟危機四伏。
(馬斯克高調成立新政黨)
在馬斯克執掌政府效率部的130天里,裁員大刀砍掉了15%的聯邦雇員,省下了大筆開支。但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就像個無底洞,要把這些節省全部吞回去。
因此,成立新黨正是他對抗這項法案的一種方式,也是他推動政治變革的雄心勃勃計劃的一部分。
成立“美國黨”不僅是出于對法案的不滿,馬斯克還想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特朗普的不滿。兩人昔日的蜜月期早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刀槍相向”。特朗普對馬斯克的批評憤憤不平,表示二人關系從此告終。對于商界巨子的馬斯克而言,與其被動接受不滿,倒不如主動出擊,于是有了“美國黨”的誕生。
(馬斯克和特朗普一夜間反目成仇)
2.新政黨的成立,會影響特朗普和共和黨嗎?
那么,馬斯克成立的“美國黨”,會對美國政壇局勢造成影響嗎?
答案是可能有,但很小。在美國政治的競技場上,民主黨與共和黨如同兩個龐然大物,長期以來牢牢把控著政治權力和資源。第三黨的破局可能性微乎其微。
從美國的政治體制設計上來看,就像是為兩黨量身定制的金鐘罩。尤其是遍布各州的“贏者通吃”選舉制度,只要沒有贏得多數票,那么49%和4.9%的選票沒有差別。對于絕大多數選民來說,都不愿意用自己手中的選票去支持一個勝算渺茫的第三黨,畢竟這意味著一種無效的努力。
更何況,多年來,兩黨已然嵌入了美國權力結構的每個角落。想要繞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重重防線,搞出一個獨立的第三黨,需要鐵打的勇氣和資源。與根基堅固、網絡深廣的兩黨相比,馬斯克能動用的資源極其有限。
(民主黨和共和黨積累了牢固的政治基礎)
除了制度上的桎梏,現實的財力也成為了橫亙在“美國黨”前進道路上的另一座大山。在2024年大選中,馬斯克豪擲了2.9億美元的贊助資金,雖然這筆錢不少,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顯得杯水車薪。
最關鍵的是,在缺乏成熟基層組織和政治渠道的情況下,即便馬斯克錢再多,恐怕也難以撼動兩黨長久以來積累的深厚勢力。如何吸引選民并獲得其信任,將是馬斯克未來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3.共和黨發出最后通牒,馬斯克面臨重重危機
說到“美國黨”的成立,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馬斯克的一次政治豪賭,甚至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施壓手段,但情況卻不容樂觀。
共和黨內有聲音表示,民主黨人對馬斯克恨之入骨,如果他繼續當前的行動,將會失去共和黨的支持,成為一個沒有國家的人。
(特朗普威脅讓馬斯克回老家)
此前,特朗普就曾表示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回南非老家。如今,美國黨的成立,或將進一步加大這種可能性。
最關鍵的是,共和黨手里還握著重要的底牌。馬斯克的生意和聯邦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斯拉雖然是全球領先的電動車制造商,但同樣依賴于政府政策刺激和各種補貼。
再來看SpaceX,其與政府簽署了大量合同,意味著它的運營與聯邦政府的預算息息相關。假如特朗普政府真的對馬斯克發起“報復性行動”,例如取消合約或打壓項目撥款,那他企業的經營將遭受重大沖擊。屆時,馬斯克又能堅持多久呢?
(SpaceX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成立新黨派,到底會對美國政壇帶來怎樣的影響,或許我們很快就會知道。但有一件事已經確定——接下來的美國大選,將異常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