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0比0的比賽,卻創下了60396人的觀賽紀錄;一場被戲稱為“省會一哥vs經濟一哥”的對決,最終以“江蘇隊”的齊聲吶喊收場。7月5日的“蘇超”聯賽第六輪南京對陣蘇州的比賽,用最足球的方式,詮釋了江蘇兩大中心城市之間的關系。
這場“江蘇德比”的特別之處,首先在于它觸碰到了江蘇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南京與蘇州,一個承載著“江寧”的歷史厚重,一個代表著“姑蘇”的現代活力,兩座城市各取一字合起來就是“江蘇”。但長久以來,關于誰是“江蘇一哥”的爭論從未停歇:南京是省會,卻總被調侃是其他省份的省會;蘇州經濟第一,卻始終是地級市身份。這種“相愛相殺”的關系,在賽前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有意思的是,在2024年江蘇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對抗賽上,蘇州隊1比0擊敗南京隊奪冠,那張記分牌至今還在互聯網上被反復提及。今年“蘇超”開打前,南京文旅拍視頻稱“小小螃蟹,輕松拿捏”,蘇州馬上回敬“論鴨子的100種吃法”,兩邊“粉絲”在評論區吵得不可開交。7月1日南京發布推送《你好澄澄,我是淳淳》,用固城湖大閘蟹“淳淳”和陽澄湖大閘蟹“澄澄”暗喻兩市關系,結果被眾多網友調侃。
然而,當比賽真正開始,人們看到的不是劍拔弩張的對立,而是惺惺相惜的尊重。賽場內,南京球迷為蘇州門將的精彩撲救送上掌聲,蘇州球員留下“以足球為序,共話一江情”的明信片;賽場外,南京為蘇州球迷提供免費的公交接駁,蘇州球迷則用整齊的助威回應東道主的熱情。這些細節無不表明:在江蘇人心中,競爭從來不是目的,而是共同進步的方式。
比賽最終以0比0收場,這個有意思的比分,卻恰如其分地詮釋了兩座城市的關系——難分高下,卻又相互成就。當全場6萬余人齊聲高喊“江蘇隊”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對足球的熱愛,更是對共同身份的認同。這種認同,源自兩座城市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深度合作:南京的科教資源與蘇州的制造業優勢早已形成互補,就像足球場上的攻防轉換,需要的是配合而非對抗。
健康的城市競爭,應該像這場足球賽一樣,既有全力以赴的拼搏,也有相互尊重的包容;既能開得起玩笑,也能放得下成見。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下,南京與蘇州的“雙城記”,正從“你追我趕”走向“并駕齊驅”。當球迷們高喊“江蘇隊”時,他們喊出的不僅是對球隊的支持,更是對“散裝江蘇”走向“聚力江蘇”的期待。
比賽終會結束,比拼總有勝負,但兩座城市共同書寫的江蘇故事,還將繼續精彩。
江南時報記者 鄧雯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