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消息,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預告如投石入水:美國政府將在當日中午12時公布與貿易伙伴的關稅信函或協議,8月1日起,針對部分國家的商品將實施最高達70%的驚人稅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特則言語曖昧,稱“對等關稅”將適用于8月1日前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卻又不愿確認7月9日是否為最后期限,只留下那句耐人尋味的——“我不會泄露策略,如果你想加快速度,那就行動吧”。
就在特朗普磨刀霍霍之際,一個熟悉的身影悄然浮出水面。時間倒回僅僅五天前的7月2日,82歲高齡的美國前總統拜登在一場公開活動上透露,許多歐洲國家領導人曾向他撥出求助電話,但他坦言:“情況變了,我不能參與。”這句回應看似平靜,卻在歐洲各國政府內部激起漣漪。歐洲領導人繞開現任白宮、轉而尋求一位已卸任總統的幫助,這一不尋常的舉動,本身就是對當前美歐關系困境最尖銳的注腳。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70%”如同一把懸頂之劍。泰國副總理披猜在X平臺上的強硬回應“戰斗到底”已提前為這場全球貿易風暴敲響警鐘。當貝森特口中的“對等關稅”可能恢復至4月宣布的水平時,市場早已嗅到不安的氣息。這場由美國單方面掀起的關稅風暴,其本質是特朗普標志性的“極限施壓”策略在全球經濟棋盤上的又一次大膽落子——它迫使貿易伙伴在倉促間做出艱難抉擇。
耐人尋味的是,拜登選擇此刻發聲絕非偶然。他的拒絕,表面看是劃清介入界限,實則暗含深意。有觀察人士指出,拜登含蓄點明了“情況變了”——不僅指他個人的身份轉換,更指向特朗普治下美國對外政策的急遽轉向。那句“不能參與”,與其說是無力,不如說是對當下美國外交孤立主義傾向的無聲批評。他仿佛在提醒世界,那個曾致力于維系聯盟體系的美國,其政策連貫性已岌岌可危。
貿易(資料圖)
貿易戰的陰影正在全球蔓延其觸角。當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舞之時,國際供應鏈的脆弱性暴露無遺。廣汽菲克宣告破產的消息雖然看似遙遠,但折射的正是全球產業鏈在不確定性沖擊下的緊張狀態。貿易沖突帶來的焦慮正在社會各層面彌漫。經濟壓力與社會焦躁相互交織,為大國博弈增添了一層復雜的底色。
歷史或許給過拜登機會——正如一些評論所言,若在俄烏沖突早期采取更果斷策略,他或許能“搞垮俄羅斯名垂青史”。然而,此刻的他,只能以卸任者的身份旁觀這場由繼任者主導的貿易風暴。拜登的“出山”表態,像一面棱鏡,折射出美國外交傳統路徑的斷裂,以及歐洲在失去可靠伙伴后的彷徨無措。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關稅倒計時滴答作響,82歲拜登的突然發聲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大西洋聯盟的裂痕與全球治理的迷惘。貿易戰硝煙彌漫之下,沒有國家能真正置身事外。當“對等”成為單邊行動的華麗外衣,當盟友的求助電話只能撥給前任,一個失序的世界經濟圖景正緩緩展開。這場風暴最終會將全球化引向何方,考驗著每一個身處棋局中的國家智慧與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