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駐菲律賓使館消息,黃溪連大使通報中方制裁菲前參議員托倫蒂諾的決定,中方捍衛主權決心堅定不移。馬來西亞外長披露,中俄已同意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相關協議已送達白宮,美方尚未表態。這一條約是東盟數十年訴求,因美國顧慮軍事霸權覆蓋范圍長期擱置。如今南海局勢升溫,東盟盼地區和平,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對南海關注度下降,本讓東盟看到希望,菲律賓卻橫生枝節。
中方就制裁托倫蒂諾表明立場后,菲防長特奧多羅稱不相信中方承諾,提出若要東南亞無核化,中國必須先棄核。這不是他首次發表類似言論。此前,菲律賓以軍演為借口,將美國中導部署到南海周邊,至今未撤,甚至想直接購入,作為在南海挑事的資本。面對中方警告,他曾狂妄要求中國銷毀核武器、放棄彈道導彈。
南海(資料圖)
菲律賓體量無法與中國抗衡,特奧多羅的態度背后,是菲律賓政府遠超在南海興風作浪的謀劃。對菲律賓而言,中國簽署東南亞無核化協議能降低其地緣危機風險。但馬科斯政府想侵占中國南海島礁,追求能威脅中國的力量。美國已開始向澳大利亞擴核,菲律賓不排除也想尋求美國核保護傘。菲方阻撓東南亞無核化不難理解,他們清楚中國無需用核武器對付菲律賓,可若失去美國核保護傘,其在南海問題上便再無實際威脅。
美國和菲律賓從7月7日開始新一輪聯合軍演,據外媒報道,本次軍演屬“雷霆對抗”第二階段。美菲每年多次聯合軍演,包括“肩并肩”聯合軍演,美國在菲律賓已有九處軍事基地,聯合軍演開展便捷。美國太平洋陸軍已在菲律賓部署陸基中程導彈系統,險惡意圖明顯。美軍重返菲律賓,不是為保護菲律賓利益,而是借“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威懾中國,從美軍基地位置能看出。
托倫蒂諾(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8日,菲律賓總統府新聞發言人卡斯特羅發布外交部聲明,對中方制裁前參議員托倫蒂諾表示不滿。聲明稱,中國7月1日發布針對托倫蒂諾的制裁后,菲律賓外交部召見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表達關切,黃溪連當場駁斥,強調菲個別反華政客因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采取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必然要付出代價。菲律賓認為,中國雖有實施制裁的法律權利,但菲律賓民選官員有權討論和推動公眾議題,菲律賓是民主國家,有“言論自由”,中方制裁菲議員“破壞了中菲相互尊重和對話的慣例”。
這位前參議員不簡單,2019年至2025年擔任菲律賓參議員,還曾擔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他靠反華投機起步,親手推動菲律賓《海洋區域法》在參議院通過,該法案以國內立法形式固化所謂“南海仲裁案”非法裁決,嚴重侵犯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托倫蒂諾“反華業績”不止于此。他公然鼓動菲律賓漁民在南海對抗中國海警,企圖制造流血事件激化矛盾。
馬科斯(資料圖)
今年4月,他在參議院聽證會上拋出“中國干涉菲律賓選舉”的指控,僅憑一張93萬比索的支票就稱“掌握證據”,卻始終拿不出實質證據。這種無底線的政治操弄,暴露其為個人政治私利不惜破壞兩國關系的真面目。中國選擇在托倫蒂諾政治生命低谷期實施制裁,是外交策略的精妙之處。
既避免直接制裁現任議員引發外交激化,又精準打擊其政治軟肋——卸任政客往往依賴跨境商業活動和國際人脈維持影響力。2025年上半年中菲貿易額同比增長12%,中國對菲投資存量超200億美元,被切斷與中國的一切聯系后,托倫蒂諾的政治生命和經濟利益都將遭受重創。中國此舉向整個東南亞發出戰略警示:南海問題上的惡意挑釁者,無論職位高低、在職與否,都難逃秋后算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