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色列這么喜歡替別人當家作主的嗎”。
自從6月26日的上合防長會結束之后,伊朗考慮購買殲10的消息便傳得沸沸揚揚。
得知這樣的消息,以色列坐不住了,隨后便“下通牒”要進行阻攔。
而與此同時,作為美國“鐵桿盟友”的中東三國卻相繼大手筆地購入中國軍火。
在這些事情上,似乎都在透露著一個新的趨勢……
7月3日,路透社和印度時報這些外媒,透露伊朗如今正考慮著采購中國的殲-10CE戰斗機。
其實對于伊朗來說,將目光投向殲10也是他們想對現有的戰機進行更新換代。
伊朗之所以想要購買中國的殲-10 C戰機,也是出于對本國安全的考量,要知道,自從伊以沖突爆發后,以色列就對伊朗展開了瘋狂襲擊,盡管伊朗的防空系統努力進行攔截,可在以色列一次又一次的瘋狂襲擊下,伊朗的防空能力也是遭到了巨大打擊。
再加上,后來美軍為支持以色列,也對伊朗展開了打擊,而在美以雙方的打擊下,伊朗的防空能力可謂是遭到了嚴重打擊,雖說伊朗與以色列在6月24日的時候,宣布了停戰,但雙方之間的矛盾并未因此得到緩解。
以色列竭力阻撓伊朗獲得殲-10,根本原因在于其對伊朗空軍現代化的深度恐懼。目前,伊朗空軍主力機型仍是老舊的F-14和米格-29,不僅數量有限,且缺乏現代化升級能力。面對以色列頻繁的空襲,伊朗甚至不得不將戰機分散隱蔽,避免正面交鋒。
而殲-10C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半戰機,具備先進的航電系統、超視距多目標打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攻擊效能。一旦伊朗列裝殲-10,其防空和反擊能力將大幅提升,以色列現有的空中優勢可能被大幅削弱。
殲-10的出現,對伊朗而言是“雪中送炭”。該機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多目標攻擊能力與精準打擊地面目標的能力,如果成批列裝,伊朗空軍實力將發生質的提升。而這,也正是讓以色列“炸毛”的原因。
以色列最擔心的,不只是伊朗戰力提升本身,而是它失去了“單方面打擊”的優勢。一旦伊朗有了“能反打”的空軍裝備,未來沖突中,以方的攻勢可能會被反制,地面設施遭受的損失也會變得更不可控。
一堆飛行的古董,撐不起伊朗的天空
對伊朗來說,空軍的現代化已經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而是“再不換就得裸奔”的生死關頭。
他們的主力戰機,是能被送進軍事博物館的F-4“鬼怪”和F-5“虎”。這些老家伙們每一次起飛,都在用老化的機體和高昂的維護費,向上世紀的美國致敬。
面對以色列F-35這種代差碾壓的隱形怪物,伊朗空軍的現狀,約等于拿著冷兵器對抗現代步兵,連還手的資格都快要失去了。
俄羅斯的蘇-35曾是唯一的希望,可俄烏戰爭導致如今俄羅斯自己都缺飛機用,承諾給伊朗的交付,自然是遙遙無期。十年等不來幾架飛機,德黑蘭終于明白,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就在這時,中國的殲-10CE“猛龍”,進入了伊朗的視野。
這不僅是一架飛機,它背后是一整套讓伊朗垂涎的作戰體系。尤其是2023年,巴基斯坦宣稱用殲-10CE在實戰對抗中,把印度的法制“陣風”和俄制蘇-30MKI打得灰頭土臉。其PL-15E導彈長達145公里的射程,讓對手還沒看見自己,就已經化作一團火球。
這種“開戰即秒殺”的戰績,比任何華麗的宣傳冊都有說服力。更關鍵的是,中國承諾提供完整的生產線和售后保障。
一筆還沒影兒的買賣,為何讓以色列跳腳?
伊朗可能獲得殲-10CE的消息,像一根針,精準地刺破了以色列的“安全泡沫”。
過去,以色列空軍對上伊朗,是降維打擊。可一旦伊朗擁有了殲-10CE和它背后的“中國體系”,局面就可能瞬間逆轉為勢均力敵的硬碰硬。
這種恐懼,讓以色列做出了一系列近乎失態的反應。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甚至罕見地公開喊話,要求中國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并且“絕對不能”向伊朗出售殲-10CE。
以色列真正怕的,從來不是幾十架戰斗機。他們恐懼的是,中國可能打包賣給伊朗一整套“區域拒止”系統:空警-500預警機、紅旗-9BE防空系統、再加上專門克制隱形目標的反隱身雷達。
這套組合拳,招招都打在以色列F-35的命門上。F-35之所以能長途奔襲,靠的是空中加油機這條“生命臍帶”。而紅旗-9BE的存在,就是為了剪斷這條臍帶。
以色列媒體的悲觀預測很直白:一旦伊朗部署了這套中國系統,以色列空襲的成功率將暴跌九成。
面對以色列幾乎是命令式的要求,中方的回應,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太極推手。一邊重申中伊的正常貿易不容干涉,另一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唯獨對“不許賣飛機”這個核心訴求,避而不談。
這種沉默,本身就是最清晰的拒絕。
當老朋友的錢包,不再只為你打開
就在以色列想方設法掐斷中伊軍貿時,他們驚恐地發現,埃及已經部署了中國的紅旗-9B防空系統,還得意地稱其為“中東版愛國者”,并與西方系統混編,玩起了“東西合璧”。
而美國的鐵桿盟友沙特,前腳還在為求購美國F-35被拒而惱火,后腳就傳出消息,一張價值60億美元、包含80架殲-10CE的緊急訂單,被直接拍在了中國的桌上。沙特的要求只有一個:“必須比伊朗更快到貨!”
阿聯酋則看上了中國的“巴爾克”火箭炮,并要求深度定制。他們本以為會是西方供應商那種以年為單位的拖沓扯皮,沒想到中國工程師僅用45天就完成了所有適配和整合,準時交付。
這種效率,讓見慣了大爺做派的中東“土豪”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上帝服務”。
F-35的鷹翼之下,一張大網正在悄然收緊
如今,以色列官員們盯著屏幕上紅旗-9BE的參數圖,臉上寫滿的,是無能為力的焦躁。
他們陷入了一個兩難的死局:如果跟隨美國制裁中國,龐大的經貿利益將化為泡影。如果坐視不管,自己苦心經營數十年的軍事優勢,則會像沙子一樣從指縫中流失。
更讓他們憋屈的是,沙特一邊豪擲千金買中國軍備,一邊又把這筆交易當成籌碼,反過來逼迫美國放寬F-35的出口限制。
這種在中美之間反復橫跳的精明玩法,讓以色列徹底淪為了地緣博弈的背景板。
過去,F-35是天空中的鷹隼,自由俯瞰。而現在,當紅旗導彈豎起,當殲-10CE呼嘯而至,一張由中國技術編織的網,正讓這片天空變得越來越擁擠,越來越危險。
中東的買家們,已經換了一種方式掏錢。他們不再為虛無的意識形態站隊,而是用“性能、價格、速度”這三把最樸素的尺子,去丈量誰才是更值得信賴的伙伴。
當軍火交易的天平上,一邊是政治捆綁和無盡的等待,另一邊是真金白銀和立等可取的現貨時,選擇,其實早已沒了懸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