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動作越來越大,從7月10日開始,美國空軍啟動了一場代號為“部隊重返太平洋”的大規模演習,集結近300架戰機和數千名兵力,橫跨多個盟國基地,演練所謂“敏捷作戰”新戰術。這場演習被美媒稱為“史上之最”,針對性極強,矛頭直指中國。但解放軍早有應對之策,不僅強化了多兵種聯合演練,還在導彈防御和遠程打擊能力上做了充分準備。美軍這一波操作,看似來勢洶洶,實則暗藏軟肋,解放軍早已看穿一切。
美軍此次演習的核心是“敏捷戰斗部署”,簡單來說,就是不再把戰機集中部署在幾個大型基地,而是分散到偏遠機場,避免被“一鍋端”。太平洋空軍副司令蘭德曼直言,這是為了應對“高風險地區”的威脅,說白了就是怕解放軍的遠程精確打擊。美軍還計劃在第一島鏈設立“聯合戰區配送中心”,試圖用艦艇運輸替代空中補給,減少對脆弱后勤線的依賴。更值得警惕的是,美軍將在演習中試射射程超1800公里的“堤豐”中程導彈,試圖改變區域火力平衡。
但美軍這一套戰術真的能奏效嗎?首先,分散部署雖然提高了生存能力,但也削弱了集中打擊的威力。戰機分散后,指揮協調難度大增,后勤壓力也會成倍上升。美軍在關島、帕勞甚至菲律賓擴建基地,看似布局周密,但這些基地本身就在解放軍導彈的覆蓋范圍內。一旦開戰,這些前沿節點很可能首輪就被摧毀。其次,美軍拉攏19國參加“護身軍刀”演習,營造“人多勢眾”的假象,但歐洲國家實際能投入的兵力不足5%,英國航母“威爾士親王”號艦載機缺編率常年超30%,日本自衛隊受和平憲法限制,境外作戰能力有限。這種“紙面聯盟”,真打起來能有多少戰斗力?
解放軍早已看透美軍的虛實?;鸺娊谠谖鞅备瓯谶M行多型號導彈齊射測試,海軍航空兵強化超低空突防訓練,針對性提升區域拒止能力。美軍想靠“堤豐”導彈威懾?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和反導系統可不是擺設。美軍搞“敏捷作戰”?解放軍的廣域偵察和精確打擊能力,專治各種分散部署。美軍拉盟友壯膽?中國的外交智慧和經濟影響力,早已讓許多國家不愿輕易選邊站。
說到底,美軍這一輪演習,既是對中國的戰略試探,也是自身焦慮的體現。中東局勢未平,歐洲資源吃緊,美國卻仍抽調大批兵力來西太,恰恰說明其對亞太“失控感”的加深。解放軍不惹事,但絕不怕事。面對強敵環伺,中國不會被動接招,而是主動塑造戰場環境,讓美軍明白——任何挑釁都不會得逞。真正的強者,從不需要靠虛張聲勢來證明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