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變卦了。剛跟普京通完話沒幾天,轉頭就對人家表示強烈不滿,還說要給烏克蘭送大批美制武器。這距離美國宣布 “暫停對烏部分軍事援助” 才過了沒幾天,美國這 “承諾” 的靠譜程度,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有多低。
其實這也不是美國第一次這么干了,在俄烏之間跳來跳去,立場變得比翻書還快。這次特朗普出爾反爾,說白了就是兩個原因鬧的。一是他跟普京那通一個小時的通話,聊完之后他自己抱怨,說在烏克蘭這些問題上 “沒取得任何進展”,心里老大不樂意。二是通話剛結束,俄軍就給了烏克蘭一頓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 的空襲,這可把最愛面子的特朗普氣壞了 —— 這不是明擺著不給面子嘛。
說真的,回頭看看特朗普摻和俄烏沖突調停以來的表現,就是典型的 “算盤打得震天響,真本事卻跟不上野心”。一開始,他想當什么 “和平締造者” 給自己臉上貼金,還想趕緊甩掉烏克蘭這個燒錢的包袱,對著俄羅斯幾乎把所有底牌都亮出來了:被占的土地歸俄羅斯,烏克蘭不進北約,解除對俄制裁,啥都敢許。
可普京根本不接這茬。在俄羅斯看來,只要把烏克蘭打成戰敗國,這些東西本來就該是自己的,特朗普這空頭支票還不如戰場上打下來的實在。說白了,特朗普覺得是天大的讓步,普京眼里就是 “本該如此”,甚至還覺得能要更多。不然俄軍怎么會繼續猛攻?戰場上能拿到的,憑什么等你施舍?
當然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普京對特朗普那些對俄有利的決定,夸起來從不吝嗇;特朗普想通話,普京也基本都接。但真到了動真格的時候,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除了俄羅斯不配合,烏克蘭那邊也讓特朗普頭疼。澤連斯基被他逼得夠嗆,可在底線問題上就是不退步,搞得美國主導的談判根本推進不下去。這就看得很明白了:特朗普的威懾力,在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普京面前,根本不好使。普京愿意接他的電話,給足面子,但真要影響俄軍行動?門兒都沒有。
現在美國這處境也挺尷尬。想繼續軍援吧,不符合自己利益,還可能跟俄羅斯直接對上,特朗普不愿意;徹底斷供吧,等于把烏克蘭賣了,“美國靠不住” 這帽子就摘不掉了,國內國外都得炸鍋,他也不敢。所以只能打打情緒牌,公開說對普京不滿,與其說是施壓俄羅斯,不如說是演給國內和盟友看,說白了就是沒招了,心里發慌。
不過烏克蘭倒是把這局面看透了,玩起了 “拖字訣”。表面上配合著談,實際條件一點不讓,讓特朗普覺得 “還有戲”;一到俄軍空襲,澤連斯基就趕緊發帖訴苦,把俄羅斯塑造成破壞和平的惡人。這招過去兩個月還真管用,成功把特朗普的怒火引到了俄羅斯身上。就連美國中情局前分析師都看出來了,烏克蘭對北約峰會結果不滿,其實也是在變相施壓西方,把自己戰場不利的鍋甩給俄羅斯 “不合作”,好歹保住了西方的關注和支持。
烏克蘭能這么操作,說到底還是因為美俄之間根本不信任,給了它可乘之機。它越說俄羅斯強硬、不可信,就越能刺激美國國內和歐洲盟友的神經,讓特朗普想趕緊脫手的算盤落不了地。
但不管特朗普滿不滿意,美國軍援是停是續,有個冰冷的事實誰也改變不了:最后說了算的,還是戰場上的結果。
現在俄烏局勢的主動權明顯在俄羅斯手里。戰場優勢給了普京最大的底氣,策略也簡單粗暴:往死里打,比如這次對基輔的大規模空襲,就是要消耗烏克蘭,擠壓它的生存空間,造成既成事實。所以接下來面對得到美國軍援的烏軍,俄軍這場硬仗是躲不掉了。
澤連斯基這拖延戰術,說穿了就是 “用空間換時間”,盼著西方援助趕緊到,或者等俄羅斯犯錯。可現實是,俄軍的導彈、無人機、炸彈飽和攻擊,已經讓烏克蘭疲于奔命,人力物力消耗得飛快。
就算美國恢復部分援助,面對俄羅斯全面開動的戰爭機器,再加上西方自己軍工產能的瓶頸,時間其實并不站在烏克蘭這邊。特朗普急著要結果,歐洲國家早就累了,而俄羅斯國內相對穩定,扛戰爭的耐力更強。這么拖下去,烏克蘭手里的籌碼只會越來越少。
所以說,特朗普這反復橫跳,一會兒停援一會兒又要送武器,看著熱鬧,其實改變不了什么大方向。俄軍接下來的硬仗肯定不好打,但只要戰場主動權還在手里,普京就有底氣跟西方耗下去。而烏克蘭呢,能不能等到它想要的轉機,恐怕還是得看戰場上的運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