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國防的網友都知道,我國服役中的兩艘航母,都在陸續替換了艦載機,把原來的殲15戰機,替換成殲15T版本,外界了解一下,就知道這個殲15T要比殲15提高很多,但是需要注意一點,這個版本的命名殲15T,是表示彈射的意思?沒想到中國戰機的型號,竟然讓外國人都跟著學了漢語拼音!
殲15T是彈射版本的戰斗機?沒錯,它的T就是彈射的彈的首字母。這是一款彈射起飛的艦載機型號,戰斗機的起落架位置,安裝了彈射桿的設計部分,可以和航母的電磁彈射器進行連接配合,和殲15相比,它的整體框架選用的材料,加固程度更高,適應彈射起飛強大的推力,經得住彈射的張力考驗。
看到這個消息,很多網友都非常驚喜,難道說我國兩艘航母,都要加裝彈射器嗎?不然都換裝了殲15T艦載機?
雖然說殲15T是否會在現役航母上彈射沒有公開信息,但是這樣的可能性很大是必然的,殲15T在彈射起飛時,推到彈射軌道上,從零靜止狀態,到瞬間起飛加速到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就只需要短短幾秒鐘的時間,試想一下,幾乎眨眼之間戰斗機就能從航母甲板上一沖而起,飛到海空半空,再迅速調整機位,在這個過程中早就調整好作戰方式,做好了打擊的準備。
殲15T最大起飛總重達到了32.5噸,機載武器的總量也達到9噸,這個載彈量和美國的B21是一樣的參數,可見這款艦載機屬于重載裝備,在彈射起飛情況下,能夠把戰機的反應速度表現到最快。
殲15T除了彈射起飛,還具有滑躍起飛的能力,也就說根據不同的作戰情況,它能選擇不同的起飛方式,正常防御巡查或者執行一般狀態下的任務,都可以使用滑躍式起飛,需要緊急反應調動,用彈射起飛的方式,更為高效。
那么不同的起飛方式,對于它的作戰半徑有沒有影響?事實上存在明顯的差異,電磁彈射方式起飛的話,殲15T的作戰半徑能相對更遠,可以達到1500公里的程度。
而滑躍式起飛時,它的作戰半徑只有1000公里左右,兩者相差了三分之一的程度,這是為什么呢?
在彈射起飛的時候,戰斗機節約了一個起飛的燃油消耗,能夠通過彈射器的動力支持從甲板上直接起飛,滿油的狀態沒有消耗,這部分節約下來的燃油,能夠支持它飛行1500公里。
而滑躍式起飛,需要從甲板上滑行沖向半空,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燃油推動戰斗機沖向半空,這樣的消耗就減少了后續的航程。
這款殲15T目前量產的總數應該超過了70架,還在穩定增加生產的計劃,未來將會在沈飛集團穩定擴充生產線,為海軍接下來增加部署,提供后續的補給支持。
殲15T的出現,不僅僅是讓外國人學會了彈射的T拼音,還讓外界看到了中國海空裝備的強大實力,殲15T可以提升艦隊協同作戰的持久火力,同時彈射和滑躍兩種方式的切換能力,也讓它的作戰反應更加靈活,應對不同場景的能力更強。
海空作戰的實力也得到更大的增強,配置氮化鎵雷達,探測能力超過300公里,比敵人更快一步發現并鎖定目標,使用先進的霹靂17型導彈,能夠攻擊到幾百公里之外的敵人目標,搶占海空主動戰機,爭奪海空制空制海權,利用12個武器外掛,一起出動4架殲15T的話,能夠發射16枚艦載導彈,用兇猛的火力,直接打擊美國一個驅逐艦艦隊失去作戰能力,直接奠定戰場的局勢,對我方有利的走向。
殲15T在支持彈射系統之后,直接把出動效率拉滿,在高頻次的彈射方式支持下,形成更為高效地執行任務的能力。殲15T還涉及了便于檢修維護的艙口位置,這個集成設計,對于戰機的十幾種系統,快速檢測縮短飛行架次之間的間隔時間,都有著非常高效的幫助。
現在殲15T的日均出動頻次,已經達到了90架次的紀錄,未來隨著和航母的磨合配合默契度提升,會繼續提高刷新紀錄。
西方看到中國彈射系統支持殲15T,也大吃一驚,中國海軍低調前進,卻迅速增加了多款新型裝備,殲15T的部署將會改寫海軍作戰的模式,增強了未來海上防御的實力基礎,制空制海的主動能力飆升,同時應對復雜海戰的實力和信心顯著提高,讓外部的敵人越發瑟縮畏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