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出事,是真的出事了。
老板楊受成82歲,欠下166億港幣,英皇娛樂的市值也從上百億直接跌到了只剩12億,等于蒸發了整整一個身家。
比起金融數據更刺眼的是——有人開始擔心:容祖兒,會不會是第一個被“抵押”的人?
這事聽著像笑話,實則是眼下最真實的處境。
這幾年香港娛樂圈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英皇也沒了當年那股橫著走的底氣。
楊受成以前什么樣?救過容祖兒,捧紅謝霆鋒,打過導演,也打過曾志偉,圈里人人都知道他是個說一不二、護短護到底的大佬。
可大佬再狠,也敵不過現實。
這次欠的錢,不是三五千萬的小問題,是166億。
而最讓人震驚的是,坊間已經傳出風聲——英皇有可能靠變賣旗下藝人合約,來換錢。
什么意思?就是容祖兒、謝霆鋒這些當年英皇一手捧起來的招牌,可能成為最后的“資產”。
尤其是容祖兒。
她是楊受成一手帶出來的,是英皇娛樂的“當家一姐”,跟公司的關系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多年來就是主咖待遇。
但現在呢?英皇資金鏈緊張,電影院投資失敗,樓盤、豪車全都要變現,還債成了當務之急。
說句不好聽的,容祖兒再紅,也架不住公司沒錢。
更何況,這兩年她的資源早就不像當年那樣金光閃閃了,流量時代來得太快,一批又一批的流量小花沖進娛樂圈,容祖兒的中生代地位在慢慢松動。
而楊受成又是個講“現實”的人。
早年他欠債3億,照樣從頭翻盤,賣樓賣畫,遠赴中東搞投資,什么苦都吃過,什么狠也都下得去。
所以現在有人說,他會不會真的出手一些老藝人的合約,換現金應急?
這不是空穴來風。
英皇最近7家電影院全線關停,影視板塊賠得一塌糊涂。本來指望新業務扭轉局面,結果反倒成了壓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經說“我要陪著藝人們走到最后”的楊受成,如今也走到了必須靠藝人續命的局面。
有網友直接說,“英皇不是捧紅明星,而是靠明星變現?!?/p>
這話雖重,卻扎心。
容祖兒當年也不是風光起步,早年一窮二白,是楊受成在她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手,一路保駕護航,甚至為了她,和圈內人撕破臉,得罪同行。
如今呢?
楊老板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公司又是風雨飄搖,資源砸不動,新人也捧不起來。
謝霆鋒自己有公司,靠著內地節目和品牌站穩腳跟,不會受太大影響,但容祖兒不一樣,她幾乎和英皇綁定了一生。
英皇一垮,她很可能資源直接斷層。
而圈內競爭已經不是當年那種溫吞的節奏了,新公司、新資本一擁而上,英皇的地位早已岌岌可危。
你以為楊受成會跑路?不會。
他是老香港人,講究“落葉歸根”。當年欠3億都沒跑,如今再欠百億,頂多也就是把能賣的都賣了——樓、畫、車,甚至是合約。
現在問題來了,藝人合約到底能不能抵債?銀行接不接受?有沒有人愿意接盤?
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但可以確定的是,容祖兒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被英皇護在掌心的“小祖兒”了。
娛樂圈從來就是“形勢比人強”。
過去你是公司眼里的香餑餑,公司為你擋風遮雨;現在你成了“變現工具”,隨時可能被拿去談判。
這就是現實。
也有人說,容祖兒這些年也賺夠了,跳出英皇也許是件好事。
但話說回來,一個藝人沒了平臺、沒了資源,說白了就是回到起點。更別提,她今年也已經44歲,想再從頭再來,談何容易?
這波危機不僅是英皇的塌方,更是整個港娛老牌體系的動蕩。
英皇要是倒下,不只是公司沒了,更多的是那個靠“捧明星”起家的老港圈玩法徹底終結了。
當初的成龍、張家輝、容祖兒、謝霆鋒,哪一個不是靠公司砸資源砸機會堆出來的?
而現在,沒人砸得起了。連英皇都在靠賣藝人換命,剩下的那些小公司,又能活多久?
楊受成也許還能靠關系、靠人脈,撐一陣子。
但這次,他身邊最忠誠的藝人,也可能變成他還債的“籌碼”。
這不是劇本,這是現實。
至于容祖兒和英皇的這段“同舟共濟”,最終會走向解約、轉簽,還是陪公司一同沉淪——只能交給時間。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均來源于公開資料與網絡信息,旨在結合娛樂事件進行客觀分析與探討,非針對任何個人或團體,無惡意造謠詆毀之意。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及時刪除。
喜歡這篇內容,記得點贊、評論、轉發支持!你怎么看容祖兒和英皇的這場“風暴”?歡迎留言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