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軍事新聞報道,我國海軍航空兵新一批飛行員獲得夜間航母資質認證的報道,這批飛行員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夜間航母資質認證”是圍繞著艦載機夜間在航母起降和執行作戰任務而展開……
這是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的夜間降落,是從飛行員視角拍攝過去的,你能看到航母甲板嗎?
航母夜間起降屬于最高難、最危險的飛行動作。航母艦載機在白天起降都不成問題,但是到了晚上,在運動的航母上,艦載戰斗機要在復雜的環境下、有限的著艦區中降落和起飛,不但風險高而且難度大。
例如美國海軍在上世紀60~80年代共發生了354起艦載機著艦事故,其中夜間事故就占到了195起。考慮到晝間著艦次數遠遠多于夜間,因此夜間著艦事故發生率要遠高于晝間,事故萬時率(指飛機飛行1萬小時平均發生的事故數)達到了晝間的3.5倍以上。
艦載機在夜間訓練時的參考物非常少,非常考驗著艦載機的飛行員,飛行員只能借助自身的探照與跑道的標志燈等為參照物進行著陸,可以說就好似飛行員蒙著一半眼睛在進行降落操作。
當年美國海軍,由于大幅度改裝造成了頭重腳輕,中途島號航母成了最難降落的航空母艦,在高海況的時候,該艦的橫搖高達20度,縱搖甚至可見螺旋槳。不過,米國的F/A-18大黃蜂噴氣艦載機照樣安穩著艦,我說的是夜間。
美國的很多艦載機飛行員降落以后,雙腿會因為緊張而不受控制的顫抖,因而被稱為“縫紉機腿”。
最嚇人的是高海況情況下進行夜間降落,別看航母很龐大,但在惡劣天氣下的大海里的晃動還是很厲害的。例如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在復雜海況下起降殲-15艦載機時,在高海況下,數萬噸的遼寧艦都感覺有明顯搖擺。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艦載機飛行員照樣能穩穩地降落。
中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進行航母夜間起降訓練及作業之前,會采用大量陸地訓練模式,將起降(特別是著艦)過程中所有風險都盡可能地降到最低。新飛行員必須完成40個單元夜間陸上的著艦練習才能在真正的航母上著艦。
至于每個單元則會進行8~10次夜間“觸艦-拉起”練習,在訓練過程中會由著艦信號官對每次著陸打分,評判,只有等到陸上模擬合格后才能進入實際著艦訓練。
航母艦載機的夜間起降,是擁有航母的老牌海軍強國的看門絕技,都是從一點點的刻苦訓練中獲得的拿手戰技,通常概不外傳,就是盟國也不例外。
軍報此前曾有報道,我國海軍航空兵在遼寧艦服役前的準備階段,曾經向外軍請教過航母夜間著艦的技術(這可能是俄羅斯?),對方聳聳肩,回答道:“無可奉告,這只有上帝才知道!”
好吧,我們冒昧了。
到了2018年,遼寧艦用一次漂亮的夜間著艦,向世人證明,中國海軍自己就是上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