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艦航母編隊訪問香港的活動中,國產新型艦載機殲-15T首次在航母甲板對公眾開放,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海上“飛鯊”加速成長,未來,中國艦載機將會如何迭代?
針對彈射起飛模式研制 殲-15T的“T”代表“彈”
殲-15T是中國研發的一型單座重型艦載戰斗機,是航母編隊的核心武器裝備,可以滿油滿彈彈射起飛,可以掛載多種新型導彈,雷達探測范圍更遠、功率更大,探測和打擊對抗能力顯著增強。
殲-15T的T是漢語拼音“彈”的首字母,該型戰機正是針對彈射起飛模式而研制的。為了更好地適應在航母上的起降,殲-15T的起落架不僅增加了彈射桿,在整體強度上也有提升。
加粗兩成的支撐桿、主起落架采用雙輪設計,可把降落時輪胎與甲板間的壓強均勻分散,降低甲板摩擦損耗,相當于重新做了設計。
殲-15首飛試飛員 李國恩
因為飛機的姿態是這樣的,等到尾鉤一掛上,前起落架就會砸到甲板上。這個一是對它強度的考驗;第二個,對前起落架吸能也是一個重要的技術難點。你可以看到起落架非常粗,我國工業水平整體也在進步,未來我們希望它結構要細一點、輕一點,飛機越輕,空中的性能越好。
殲-15規模戰力已形成 山東艦為其安全著艦精心設計
殲-15艦載機是中國首型艦載固定翼戰斗機,2009年8月31日成功首飛。之后,從首次著艦到晝夜起降,從海空突擊再到伙伴加油,殲-15體系作戰能力越來越強,規模戰斗力已經形成。為保證艦載機能夠安全著艦,山東艦也做了充分的配合設計。
航母飛行甲板長度通常僅為普通機場跑道的十分之一,且處于運動狀態,艦載機需以起飛速度著陸,并在36米內完成尾鉤抓索成功,任何細小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失控墜海。
海軍山東艦編隊 孟礬墺
山東艦航母共三個起飛位,分別是C1、C2、C3,這里是起飛位偏流板,它的作用是在飛機起飛過程中將尾流向上向外偏離。
光學助降裝置,可以通過燈光判斷飛機的飛行高度,著艦指揮員可以通過控制燈光開關,控制艦載機的著艦和逃逸復飛。
與遼寧艦不同的是,山東艦共有兩層指揮室,上層是駕駛室,第二層是編隊航行指揮室,右手邊就是飛行塔臺。
著艦跑道全長共200多米,共有4根阻攔索,第二根和第三根是最佳的。如果掛在第一根,就證明飛低了,有觸碰到艦艉的風險;第四根證明飛高了,就有逃逸、復飛的風險。
殲-15總設計師:未來殲-35將更智能更快
2024年11月,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艦載戰斗機殲-35驚艷亮相。殲-15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孫聰透露,殲-15和殲-35兩型飛機都會上航母。
軍事專家分析認為,隨著中國在彈射型航母技術上獲得突破,殲-35會像殲-15T一樣有彈射型,搭載于福建艦等彈射型航母,滑躍起飛的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也可以搭載。未來,殲-35和殲-15T兩種戰機形成高低搭配,將以最大程度發揮作戰能力。
孫聰院士表示,未來,殲-35將變得更加智能,從探測、到打、到撤離,全要快。未來飛機生產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像(造)手機一樣造飛機”,相當于功能都軟件化了,平臺和功能都分開去設計,平臺改變了,把功能一加上去,就是一個新的東西了。
專家:未來戰機或從“金屬怪獸”變成“軟件機器”
076兩棲艦或將成為全球首創彈射型“無人機航母”
2024年12月,中國海軍新一代兩棲攻擊艦076首艦四川艦下水。四川艦滿載排水量4萬余噸,創新應用了電磁彈射和阻攔技術。軍事專家指出,如果攻擊型、偵察型的無人機能夠在076兩棲艦上通過電磁彈射的方式升空,那么今后四川艦就會變身全球首艘彈射型“無人機航母”,可以說是“獨步全球”。
臺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未來解放軍海軍可針對不同任務性質,動用不同主力艦艇互相搭配,靈活調度,以爭奪制海權。
原標題:《“像造手機一樣造飛機” 中國航母艦載機加速迭代》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董思韻
來源:作者:CCTV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