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場景,在前兩年和現(xiàn)在,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日本,一個女人,心肌梗塞,死在了浴缸里,死狀慘烈。
由于浴缸是不斷加熱的浴缸,被發(fā)現(xiàn)時,直接泡發(fā)了,變成了一碗湯…
這是一個一輩子沒有結婚沒有生娃的事業(yè)型女人,這是一場孤獨死。
如果在之前,也許有人會說,好可憐,死了都沒人收尸。
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人認為,沒有結婚生子的負擔,生活到最后竟然還能泡著熱水澡死去,這特么也太幸福了!
這個女人,是山口鳴海的姑姑,一個曾經(jīng)的叱咤風云的職業(yè)女性。
姑姑的死,讓鳴海開始思考一個人如何養(yǎng)老的問題。
作為一個吸貓追星女,她的日常,簡直是不少女生的真實寫照。
一回到家就瘋狂吸貓,一邊哀嘆著“為什么家里會有神!”,一邊蹂躪著貓貓…
家里的谷子,人形立牌一大堆,老公千千萬…
但唯一不同的就是,她已經(jīng)不是20多歲的女生,而是39歲的吸貓追星女。
說到上一次談戀愛,竟然已經(jīng)是十幾年前,恍如隔世…
但是!有多少女生想把20多歲的吸貓追星無男日子,就這樣一直過下去呢?
這怎么不是一種享福?
以上這個片段,來自綾瀨遙的新片《想一個人死去》,豆瓣7.6。
依然是日本最新一部,探討?zhàn)B老的電視劇。
有意思的是,僅僅十年前,30多歲的綾瀨遙拍《今天不上班》時,面對養(yǎng)老,想的依然是和誰結婚,40多歲的綾瀨遙拍這部探討的卻是,如何“一個人體面地去死”。
短短十年,養(yǎng)老觀念一定算是近十年來,最具顛覆性的變化。
這也并不意外,養(yǎng)老不是一個晚年才冒出來的問題,是一個人如何度過一生,安頓自我的問題,在急劇變化的時代,養(yǎng)老觀念的急劇變化,幾乎是必然。
相比于中國,尚且是年輕一代產(chǎn)生的覺悟,更早發(fā)生變化的日本,全年齡段的女性,都各自有犀利的覺悟。
比如一位來美術館的老太太,正抱怨著自己感冒,三天都做不了飯,去洗手間都站不穩(wěn)…
當旁人正想說,你一個人生活真辛苦啊…
結果對方卻說:你敢信,我有老公的。
哈哈哈哈哈簡直是陰間笑話!
不過,老太太的盼頭就是,等老公死了,我拿到錢,就立刻去羅浮宮!
果然,日本女人一提到死老公就興奮,精神狀態(tài)十分美麗。
和老公共處一室的憋屈,不由得想起日本著名醫(yī)生辻川覺志在《這樣做的話老兩口的晚年生活也會幸?!芬豁椕鎸?00名60歲以上老人的著名的調查。
在生活幸福度方面,相比于獨居者,和家人同住者,老兩口家庭的滿意程度是最低的。
而且在老兩口家庭中,妻子的滿意程度還要遠低于丈夫。
讓人想起《波紋》里的老男人從早到晚的經(jīng)典場面。
深夜里突然響起的鼾聲,吃飯吧唧嘴的聲音,洗衣機里突然大剌剌出現(xiàn)的內褲,在飯桌上剪腳指甲...
當然了,還有因為常年吸煙,早上起床咳痰的一款重金屬老爹…
這樣,能不滿意度最低嗎?
而且更巧的是,在原著漫畫里,母親似乎也加入了推銷水的教。
這不也和《波紋》一樣嗎?
因為傳銷或者邪教給的情緒價值,比一個正常老公給的情緒價值還要大!
雖邪門,但莫名合理是怎么回事?
做妻子如此,做女兒更是。
同樣面對養(yǎng)老困境的,鳴海的同事吐槽:
兒子偶爾來看看母親,明明母親已經(jīng)臥床,還要裝作深情地摸著臉,問出“你沒事吧?”的智障話語,關鍵是,母親還一臉感動…
有摸臉的時間,還不如幫媽把屁股擦了!
兒子外包式贍養(yǎng),女兒付出真情實感的人力成本,甚至有時候兒子連外包的錢都不愿意付,女兒出錢又出力。
更扎心的是,女兒因為承擔了責任而并不討好,兒子卻因為沒有在場沒有承擔責任而被父母時時懷念,偶爾出現(xiàn)一次表演式養(yǎng)老而被父母念念不忘…
老人看護問題,被默認地丟到女性頭上來,讓人想起日本一項耐人尋味的調查。
這是一項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的持續(xù)性輿論調查。
20世紀70年代之前,人們優(yōu)先選擇生男孩。
但80年代開始,在韓國,中國等儒教圈國家,只有日本反轉了,更多人愿意生女孩。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老齡化社會,希望女兒能夠承擔照護家長的責任。
甚至如果三四十歲的離異女性,帶著孩子一起搬回娘家住,是非常受歡迎的。
孩子能提供情緒價值,離異女性能提供照料價值,而且“毫不中用的丈夫”還不必跟過來,這簡直是父母求之不得的好事…
這解決辦法讓人哭笑不得,又現(xiàn)實又邪門,這怎么不算是一種二次剝奪呢?
如何不剝奪他人,又不被剝奪地走向死亡?這是不少女性正在思考的問題。
拋開這些微妙的壓迫,還有一個更扎心的事實,被劇中犀利指出。
新一代人根本不像老一輩人一樣,具備照料的能力啊!
綾瀨遙飾演的角色,天天吃外賣,家務活也外包,這時候還指望她在母親去世后,像母親一樣細致入微地照顧父親嗎?根本不可能…
必須承認,自身生活本就忙碌到需要外包的一代,很難做好照料的工作。
作為一名女性,如何一個人體面地走向死亡?
作為女性先驅地上野千鶴子,提倡“介護保險”。
即,日本年滿40歲的居民都要加入護理保險并交納保費,保費一般不到居民年收入的3%。
當參保人到了晚年通過“需護理”的等級認定后,就有專門的護理援助撰員,一周至少上門2次,生病時又醫(yī)生護士上門服務,費用只需自付10-30%…
這樣既滿足了更符合人性的居家養(yǎng)老,同時又減少了對子女,特別是對女兒的壓迫。
日本社區(qū)上門護理服務
一開始大家還有所懷疑:真不孝!自己的父母讓別人照顧。
但推行幾年后,人們的權利意識發(fā)生了改變,我支付了保險費和稅金,當然就有資格享受社會服務!“
“護理不再只是家庭的責任,而是全社會的責任”這一觀念得到推廣,上野千鶴子其實是從解決養(yǎng)老的角度,讓更多女性有多一條路,不再需要依靠結婚這一條看似保障實則剝奪的道路...
日本社區(qū)上門護理服務
還有一種方式,是上野千鶴子所說的“選擇緣”,也就是找搭子。
跳脫出血緣,社緣,地緣的一種人際關系,選擇信得過的人一起安度晚年。
比如在《住宅區(qū)的兩人》里的老閨蜜野枝和阿奈,她們互相關心,理解,互相照顧,體貼…
而在現(xiàn)在,這樣的轉變也在悄然發(fā)生在中國。
相比于年輕人找玩樂搭子,現(xiàn)在中老年人更進一步地,找好了養(yǎng)老搭子。
59歲的橘媽和51歲的燕姨,已經(jīng)搭伙過日子十三年。
曾經(jīng),兩人有過不幸福的婚姻長達20年。
一個長期被pua,丈夫打壓,否定。
一個長期被忽視,在外面打工的她,老公竟然一年一個電話都沒有…
在工廠打工時,她們認識了彼此,結成了深刻的友誼。
2012年,48歲的她們,忍無可忍之際,想著反正老娘至少還能活20年,我這20年,不能再沒有盼頭地活下去了!
干脆我倆搭伙過日子算了,反正兩個人也談得來,這不比和老公在一塊爽嗎?
于是,兩人選擇離婚,出逃婚姻。
兩人一起創(chuàng)業(yè),攢養(yǎng)老錢。
之前在工地打工的她們,做起了工地防水的小生意。
在下工地時,為了避開工地男工人的性騷擾,兩人都剪了短發(fā)。
在工地干活時,作為閨蜜,她們給了對方很多“第一次”,是婚姻里完全沒給她們的。
第一次過生日,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吃火鍋,第一次旅游…
2014年,她們攢夠了錢,終于不用到處住工地,一起買了房子。
相比于之前的長達20年沒有愛的婚姻,現(xiàn)在這個家,好太多了。
墻上掛著她們精心準備的照片,記錄著人生重要的時刻…
她們一起去菜市場,挑選最新鮮的蔬菜…
一個負責炒菜,另一個負責配菜,洗碗,打下手,眼里有活…
兩人想著怎么拓寬菜園子,在飄臺上種地…
她們成為了家人,與生活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她們感慨,真是好閨蜜改變了我的人生…
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家,沒有爭吵,沒有歧視,只有自由與尊重…
她們特別驕傲,我們現(xiàn)在是自由的,所有都是我們打拼來的,沒有多大的財富,但我們能把自己的晚年安排得好一些…
后悔離婚離晚了嗎?
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后悔??!早知道離婚是這樣享福的生活,早就離了!
時不時來探望的女兒感慨,小時候母親和父親待在一塊就變得沉默,現(xiàn)在和老閨蜜在一塊,兩人的笑聲就沒停過,現(xiàn)在完全被閨蜜“養(yǎng)好了”!
這樣超脫了任何血緣,地緣,親緣,真正抵達內心的關系的嘗試,已經(jīng)符合上野千鶴子所說的,真正有質量的養(yǎng)老:
在自己熟悉的家中,與信得過的家人和朋友,有可以依靠的后盾,最終過著不看人眼色,自律的生活…
這也許也是不斷涌現(xiàn)的關于養(yǎng)老主題的各種日本腦洞劇帶給我們的思考。
與其叩問的是養(yǎng)老問題,不如叩問的是,掀開所有的范式與規(guī)訓,我們想如何度過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