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的新聞,心里總是會難受一陣。
然而,每年暑假,每個小孩,都有可能遭遇這么一道魔障。
01
重慶,豐都縣。
8歲的萌萌回外婆家過暑假,那天下午,她在樓下和鄰居范某的孩子一起玩耍。
傍晚5點多,范某帶他的兩個孩子到不遠的長江游泳,順道也帶著萌萌一起。
萌萌的媽媽說,家里人和范某并不相熟,他帶萌萌去游泳,沒有征得家里任何大人的同意。
而且萌萌根本不會游泳,范某只給了她一只游泳圈,一只跟屁蟲,就讓萌萌一起跟著去了。
多段監控視頻顯示,一個大人,三個小孩在長江邊下水后,范某主要是在照顧他自己的兩個孩子,而萌萌離三人有一段距離。
6點13分,萌萌被卷入了一個漩渦。
當時,范某發現后,往萌萌的方向游了一段。
可僅僅過了一分多鐘,不知是江水洶涌,還是體力耗盡,他獨自爬上附近一艘躉船。
接著有市民報警,警方和救援人員前來搜救。
可惜沒有奇跡,萌萌沒有生還。
當晚,萌萌的遺體被打撈上岸。
她的兩只手向上,好像要抓住什么東西,鼻子也被磕出血。
無法想象,8歲的她被卷進漩渦,滔滔江水一次次淹沒她的掙扎和呼救,她有多么的無助和痛苦。
更無法想象,萌萌的親人要如何承受這生死離別的災難。
萌萌的媽媽哭著說:“我女兒聰明又乖巧,會唱歌會跳舞,學習成績也經常是第一名。她的老師們聽說這事,都哭了。”
萌萌的事情已經有警方介入,范某到底該負多少責任,等待官方定論。
只是一起悲劇發生時,已經有很多同樣的事故再而三地敲響警鐘:
“家長們,別再忽視這三個真相!”
02
“頭號殺手”
就在萌萌溺水前幾日,浙江湖州一對兄妹,哥哥3歲,妹妹2歲,在家門口的小河邊玩水。
然而兩個孩子不慎失足,雙雙墜入河里。
發現孩子溺水后,家人第一時間送去醫院搶救。
但病情太過危重,經過多日搶救,兄妹倆依然深陷昏迷,毫無自主呼吸跡象。
缺氧導致的嚴重腦損傷,腦水腫和多器官衰竭,最終讓兄妹倆的生命,定格在了最天真爛漫的年紀。
時間軸再往前拉。
6月15日,河南許昌3名小學生結伴到某廣場游玩。
在廣場西側淺水區撈魚時,其中兩個小孩手持木棍,試探著往深水區域走去。
另外一個女孩子,扒著岸邊觀望。
突然,穿淺色衣服的孩子腳下一滑,被水淹沒頭頂,旁邊穿黑衣服的孩子立刻伸手抱住同伴的頭。
岸邊女孩見狀,第一反應趕緊下水,往深處走。
可只幾步,水便沒了腰。
她害怕地轉身想往岸邊走去找人,可小伙伴們的一聲聲呼救讓她立在原地,沒法動彈。
猶豫幾秒后,女孩伸出手臂一步步挪到水中央,試圖去拉溺水的同伴。
然而,腳下不穩,三個人一個拖著一個在水中掙扎。
就七八秒的時間,只剩黑衣孩子撲騰著腳挨到了水里的石頭,艱難地爬回岸邊。
另外兩個沉入水下,沒了蹤影。
悲劇再一次發生,水里的兩個孩子無一生還。
,時長01:18
時間越往前推,這類慘案越多。
據國家衛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有5.7萬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占總數的56%。
溺水已經成為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殺手”。
不要等到悲劇降臨,才痛哭“一切已晚”,就趁現在,教會孩子“6不準”原則。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盲目下水施救。
尤其是暑假期間,雙職工父母沒辦法時刻看護孩子,一定要嚴厲叮囑孩子:
遠離水源,看到有人落水,絕不要自己下水施救,而是要趕緊找大人求救。
這不是自私,不是不善良,而是先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保護好別人。
03
不要指望別人比你更愛你的孩子
無數人痛惜萌萌的離去,也對范某的行為感到憤怒。
可這恰恰也說明了第二個真相,除你之外,沒人會在乎你的孩子。
尤其是當ta自己或自家小孩面臨同樣危險的時候。
大人都知道水深危險,范某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下到江水里,心思自然會放在自家孩子身上。
再加上,他可能覺得萌萌就算不會水,有游泳圈和跟屁蟲雙重保護,溺水的概率很小。
于是,便顧著自己孩子的安全,而忽略了萌萌。
可他沒料到水里會起漩渦。
萌萌出事,他想去救,自己卻也害怕被卷進漩渦,出于本能不敢再上前。
罵他自私,沒錯。
因為不在乎萌萌的安危,所以才不打一聲招呼直接帶走孩子,所以才在孩子下水后沒時刻保護她,所以才在她溺水后沒全力施救。
他可能沒有害人之心,只是危險面前,人永遠是先護住自己,先護住自己的孩子,才會考慮別人。
所以家長們,不要對人性抱有過高的期望。
舍己為人不可求,先己后人才是本能。
這一點,同樣能運用到熟人身上。
《危險的熟人》中有這么一組數據:女性被熟人強奸的風險是被陌生人強奸風險的四倍。
當然,我們不聊這個話題。
寫這個只是為了再次強調,大多數父母都會對熟人放松警惕,安心地把孩子交到他們手上。
可能是幾十分鐘暫時的照看,可能是在親戚家過個幾天假期,可能是跟著朋友家小孩一起游學旅行。
因為大家彼此有交往,有正常的社交關系,有基礎的信任,覺得孩子跟著ta沒問題。
但不要指望別人能像你一樣全方位無死角地保護孩子。
身邊有無數這樣的事。
把孩子托付給同事照應,同事只是低頭看了會手機,孩子就打翻燒水壺被燙傷。
讓同一棟樓的鄰居順道接孩子放學,結果孩子路上被電動車擦碰,手腳摔破了皮。對方及時拉開自己的孩子,躲過這場小災。
飯局中臨時要接電話,把孩子托付給同桌的人,轉個身的功夫,孩子就在起哄中被喂了白酒。
小事都不在意,真遇到危險,會把你的孩子放在第一位嗎?
所以,非必要別把孩子托付給熟人。
一定得是家里人,如果是長期看護小孩的長輩,更要向他們反復灌輸安全第一的理念。
意外不長眼,但你要有心。
04
行走人間,每個人都有可能左右別人的生死
萌萌這起案件中,范某無疑是最該譴責的人。
如果他沒有主動帶著萌萌一起下水,如果他能多留意水流的變化,如果萌萌一直在他的保護范圍內。
那么,這場悲劇,就能避免。
悲劇沒有如果,卻再而三地用“如果”提醒我們:
你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習慣,都會成為別人的因果。
別人一個再尋常不過的舉動,也會成為左右我們命運的無形之手。
所以,生而為人,事事務必三思而后行,時時秉持謹慎和善良。
別把他人牽扯進你沒有把握的事情里,別讓他人成為你漠視規則,漠視生命的代價。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哪個疏忽會釀成大禍,也不知道自己的哪個大意會給別人帶去不幸。
每次寫關于孩子的慘案,心里都堵得慌。
當爹媽的人,估計更是不敢細看。
因為怕,總是忍不住幻想同樣的悲劇,降落到自己孩子身上。
但當爹媽的人,又忍不住去關注這樣的新聞。
因為愛,多看多學一點,多教給孩子一些,能給他們最好的保護。
這是我們陪伴孩子行走人生的最后一道防線。
周四安好,感謝讀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