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滬指重返3500點,銀行和多元金融、保險發力,尤其銀行股,今年漲幅超20%,各大銀行股更是屢創新高,成為A股股民吹票也吹不崩的板塊,著實罕見。
銀行股漲了2年了,大家發現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我對銀行多少缺乏尊重,是誰常說要把銀行買崩?是誰認為銀行股已歷史大頂?是誰覺著銀行沒有上漲邏輯?是誰說打死也不會買銀行。
看到下面這張圖,想必你的心靈會遭受一次靈魂撞擊,銀行指數竟然跑贏了納斯達克指數,關鍵波動率更小,漲幅更高,24年以來漲幅近60%。
關于銀行股,去年八九月,金石也是一直看好,一會說梭哈干,一會說ALL in,可惜自己中途下車了。
彼時,金石雜談曾說過買銀行股的邏輯,買工行就是賣固收,買債,買紅利,買避險,買消費下行。
除了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高股息、低波紅利,還有一點:在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之下, 無論社保基金、中央匯金等國家隊還是被動指數基金,亦或是公募基金、保險大資金,未來對銀行股的配置或會進一步增加。
在此時此刻,不知多少股民喊出了那句最強音,“我們是斗不過工商銀行的”。
還有多少股民被勸降,實在忍不了了,買工商銀行,買銀行指數?
此時筆者又想到了私募小魔女李蓓的言論,今年5月11日發布的月報中,她明確表示,當前持有銀行股開始變得風險大于收益,要清倉銀行股。
她表示,過去一年多時間,半夏一直持有超過10%的銀行股,近期已經減倉大部分,后續擇機進一步減倉到0。更進一步,當幾個月后,銀行的壞賬風險開始真正的加速暴露。
金石認為,對于銀行股,除了大家給予起碼的尊重以外,就是短期不言頂,可能中間還有調整,有震倉,但銀行股依然是最為優質的類債資產。最后,記住一句話,逢低買入,不要高位蒙頭殺入。
風險提示,本文僅代表金石個人觀點,只做溝通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由此帶來的損失請自行承擔。銀行雖好,但不要貪杯哦,否則虧錢了不要找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