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作家萊蒙特說:“一切事物都是有順序的,如果沒有順序,那就會出錯。”
生活中,我們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生產順序,情感順序等。
很多事物的順序,看起來合情合理,但到了最后,結果很糟糕。
不得不說,順序是需要調整的,甚至反過來做。
01
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但是能讓你記住的,也就那么幾十個而已。
很多名噪一時的大人物,乃至皇帝,到了后來,卻沒有人記得他的名字。
反而是一些小人物,或者虛構的人物,走進了人們的記憶,成功占據歷史舞臺數千年。
著名詩人米沃什講述了一個觀點:“一切沒有被說出來的,注定要消失。”
不管多大的人物,只要沒有被后人寫出來,就會被遺忘。成為歷史的影子。
而那些被寫下來,還反復寫的人物,占據了人們的記憶,成為了歷史的名人。
比方說,中國美女無數,但能讓我們津津樂道的,是四大美女——貂蟬、西施、楊貴妃、趙飛燕。其中,貂蟬還是虛構人物,也被大家認可了。
為什么會這樣?四大美女長期在文學作品中出現,在電視劇里出現,在我們聊天的內容里。
我們總結出一個“古人成名”的法則——不是有了才寫,而是寫了才有。
人物不是有了名氣,大家才去寫;而是很多人都去寫,才有名氣。
換一個順序,人就成名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關于婆媳關系。
很多兒媳認為,婆婆對她好,她才愿意孝順婆婆。這是一報還一報的思維。
也就是說,因為婆婆愛她,她才去愛婆婆。
如果這樣的話,兒媳多半會很失望的。婆婆的愛,等不來。
換一個順序——不是婆婆愛自己,才去愛婆婆;而是自己愛婆婆,婆婆才愛自己。
不等婆婆如何愛兒媳,而是兒媳主動問候婆婆。人心都是肉長的,婆婆一緩過神來,立馬就認可了兒媳。這關系就處理好了。
關于旅游這件事。
很多人都是,“我”高興了,有錢有時間了,才去旅游。否則,旅游也是索然無味的。
但是聰明的人,是“我”去旅游了,才會高興,才有時間、有錢。比方說,旅游博主。
正因為我不高興,我才去旅游,把心態調整好。一路上,釋放了所有的不愉快。
關于教育孩子的問題。
見過太多的父母,在有幾個孩子的情況下,對那個天資聰穎的孩子,倍加珍惜。對愚鈍的孩子,使勁搖頭。
也就是說,孩子聰明了,父母才去教育。
有遠見的父母,教育的順序不一樣——不是孩子聰明了才教育,而是教育了才聰明。
關于賺錢的邏輯。
不要以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才會有錢。
也可以是有很多很多的錢,別人就拉你入伙,一邊工作一邊賺分紅。
不要以為有很多錢了,才去投資,很容易成功。
其實很多事情,投資三五百就行了。沒有錢的人,去投資,才會有更多的錢。
我們還可以例舉出很多因為“換順序”,就把道理理順的事例。
02
阻礙一個人成功的,往往是不好的心態。
心態上的順序不對,那人就整天悶悶不樂,躊躇滿志。
換個順序的法則,用在心態調整上,也是非常靠譜的。
我的一個上司,一旦下屬做錯了事情,第一時間就是訓斥一頓。讓大家都反思很久,甚至要寫下反思的內容。
上司的做法,讓大家苦不堪言。畢竟,時間不等人,工作的結果是有時效的。
另一個上司,一旦下屬做錯了事情,第一時間就是商議如何改正錯誤。等事情全部辦完了,再召開工作經驗總結會議。錯誤也是經驗的一部分。
多年后,第一個上司被老板辭退了,第二個上司進一步提拔。
第一個上司的失敗,就是——個人情緒在前,解決問題在后。
第二個上司,恰好反過來——先解決問題,個人情緒自然消失了。
正所謂,事緩則圓,靜能生慧。
同樣的一件事,同一種情況下,不同的心態,帶來的后果不一樣。
帶來好心態的,是習慣性“換順序”,總是把事情辦妥了,再來考慮心中的耿。你會發現,一旦事情辦妥了,心中的耿,已經不見了。
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父母看到通知書,生氣是沒有意義的。和孩子一起來,耗費幾個月時間,學起來。下一次看通知書,就樂了。這樣的家庭氛圍,最滋養孩子。
自己四五十歲,還一事無成。抱怨沒有用,也無法改變任何東西。你想,還年輕,還可以干點什么。選擇一個行業,做起來。要不了幾年,你會感激當初拼命的自己。
社交上,被人打壓了。反駁沒有用,翻臉也無效,你笑著和對方聊一聊,對方反而會敬佩你,也愿意真誠地指出你的缺點。關系頓時就融洽了一些。
在調整心態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有一件心靈的防護衣,內心會強大起來,什么都可以包容。
就像泰戈爾說過的:“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03
懂得換個順序的人,輕輕松松就抓住了“主動權”,因而他很容易成功。
記住《臥虎藏龍》中的一句臺詞:“當你握緊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一個什么都沒有的人,拼命去抓住東西,結果還是什么都沒有;換一個思路,打開手,張開臂膀,就擁有了全世界。思維和行動的順序,換一換,結果很神奇。
換順序也很簡單,就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從另一個方向開始行動。
凡事都有多角度,沒有必要在一個角度上死磕。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