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好腦子,不如有個好老子。”這句話在楊議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7月9日下午,相聲大家楊少華病逝,全網直接炸鍋,悼念聲鋪天蓋地。
可就在這節骨眼上,他兒子楊議卻突然被罵上熱搜!
有網友突然扒出德云社鄭好一年前的話,瞬間炸了:‘說得也太對了!’
鄭好到底說了啥?
楊議究竟做了什么,讓網友在老人剛離世時就怒不可遏?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最后一天
7月9日天津的氣溫,飆到了40度。
94歲的楊少華被家人推著輪椅,出現在一家餐廳的剪彩現場。
他瘦得只剩皮包骨,手臂上青筋暴起,嘴巴被熱得大張著喘氣,一點精氣神都沒有。
現場人聲鼎沸,但沒一人真正關心老人的狀態。
結束剪彩活動后,中午1點左右,“楊爺爺的快樂生活”賬號就更新了一條帶貨視頻。
畫面里,老爺子費力地嚼著淀粉腸,表情痛苦。
可他的兒子楊議呢?仿佛看不見父親的不適,對著鏡頭眉飛色舞地推銷著:
“這個腸特別好吃,我爸最愛吃了!”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竟成了老爺子留給世人的最后印像。
短短幾個小時后,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楊少華在家中去世了。
據相聲演員李金斗透露,老爺子是午休時走的,走得很安詳。
消息一出,網上出現了一堆批評楊議的言論:
“這是把老爺子榨干到最后一刻啊!”、“這還是親兒子嗎?”
面對如此洶涌的輿論,楊議顯然慌了神。
他火速刪掉了賬號里的大量視頻,1000多條的視頻刪到只剩72條,也關閉了所有評論功能。
但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民憤。
翻看“楊爺爺的快樂生活”這個賬號,你會發現老爺子的晚年生活,過得有多“忙碌”。
賬號幾乎保持著日更的節奏。今天是試吃新款零食,明天是品嘗網紅美食,后天又要為兒子的火鍋店站臺打廣告。
那些硬邦邦的牛肉干、各種辣味小食,哪樣是適合90多歲老人吃的?
更讓人心酸的是,2023年老爺子住院期間,即便躺在病床上,他依然沒能“休息”。
視頻里,躺在病床上的他,被要求對著鏡頭“報平安”,告訴粉絲自己很好。
那笑容,看得人心里發酸。
可2021年,于謙去看望他時,老爺子的精神還相當不錯。
思路清晰,談笑風生,時不時還抖兩句包袱逗大家。
僅僅過了兩年,怎么就成了這樣?
父愛無度啃老“巨嬰”
說起楊少華,那可是相聲界真正的泰山北斗。
1931年出生在天津的他,命運從一開始就充滿坎坷。
童年喪父,家境貧寒,13歲就不得不到茶社當學徒討生活。
但就這樣艱苦的環境,他抱著對相聲的熱愛。
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成長為一代相聲大師。
他獨創的“蔫哏”風格,在相聲界獨樹一幟。
不同于其他演員的張揚夸張,楊少華的幽默是不動聲色的,但像陳年的老酒,讓人回味無窮。
懂行的人都說,這才是相聲的最高境界。
讓他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的,是那部經典電視劇《楊光的快樂生活》。
劇中,他演的是“楊豐年”,那個憨厚善良的老父親,成了多少人心中的“國民老爸”。
每當看到他在熒幕上的笑容,就不由得讓人想起自己的父親。
而生活中,楊少華對他的親兒子楊議,也是格外地包容。
兒子喜歡收藏古玩?他二話不說賣掉房子,四處借錢,只為滿足兒子的愛好。
兒子要開美術館,他二話不說就掏錢。
楊議14歲第一次登臺說相聲,緊張得連詞都忘了。
可楊少華不但沒責怪,反而一個勁兒地安慰鼓勵。
而這種毫無底線的溺愛,最終養出了一個“巨嬰”。
如今的楊議,在相聲界是是出了名的“狂”。
他在直播間,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代表“中國相聲最高水平”。
不僅如此,還放話說“郭德綱見了我,都得主動迎接”。
甚至有一次,他還當眾拍了郭德綱的臉,把在場的人都看傻了。
面對種種“狂”事,德云社的鄭好站了出來,說楊議是“下三濫”。
但現在看來,鄭好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
靠著父親的名氣和人脈,楊議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開火鍋店、辦美術館,各種商業活動忙得不亦樂乎。
唯一拿得出手的相聲作品《肉爛在鍋里》,還是跟父親合說才勉強獲的獎。
但同樣是“星二代”,人家郭麒麟,低調謙遜、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華闖出一片天。
而楊議,快60歲的人了,依然活在父親的庇護下,理直氣壯的“啃老”。
讓人憤慨的是,楊議還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他弟弟楊倫負責運營“楊爺爺的快樂生活”賬號,哥倆配合默契。
把94歲的老父親當成了搖錢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流量時代的親情變質
楊少華的遭遇,絕非個例。
放眼整個娛樂圈,多少德高望重的老藝人,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依然在鏡頭前“營業”。
上綜藝、拍短視頻、搞直播,美其名曰“發揮余熱”。
觀眾圖的是情懷,家屬盯的是流量。
當親情遇上流量,很多東西都變味了。
“孝順”變成了“讓父母繼續賺錢”,“關愛”變成了“榨取最后的價值”。
老人的意愿?誰在乎呢。老人的健康?能撐一天是一天吧。
當然,把責任全推給家屬,未免過于簡單粗暴。
當下的中國,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可與此同時,養老金缺口逐年擴大,醫療費用節節攀升,專業的養老機構一床難求。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一場大病就可能掏空幾代人的積蓄。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啃老”有時候不是道德問題,而是變成了一個生存的問題。
如果老人的醫療有充分保障,養老金足夠支撐體面的生活。
社會能為老藝人提供更多,展示才華而非透支健康的舞臺,家屬還會這么拼命“變現”嗎?
但說一千道一萬,最該反思的還是我們每個人。
今天我們怎么對待老人,明天社會就會怎么對待我們。
當我們老了,是希望安安靜靜地頤養天年,還是被推到鏡頭前繼續“營業”?
真正的孝順,從來不是讓父母成為賺錢的工具,而是讓他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真正的關愛,不是精心的算計和利用,而是樸素的陪伴和發自內心的尊重。
結語
楊少華老爺子走了。這位給我們帶來無數歡笑的相聲大師,晚年卻沒能真正“笑口常開”。他的藝術成就永遠值得我們銘記,但他晚年的遭遇更值得我們警醒。希望老爺子能真正安息。也希望還活著的我們,能守住心里那點人性的光,別讓親情在流量面前低下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