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蓋的路牌。豫廣/攝
擺事實,求真相。這是我的原則。
我們可以不相信官方通報,也可以不相信官媒披露的后廚視頻,沒關系。如今,最具可信度的是,非利益相關方出具的血鉛檢測報告,我們不妨只分析血鉛檢測報告。
這件令人發指的事被曝光后,多家媒體通過獨立采訪,不同程度披露了多份血鉛檢測報告,而真相就藏在其中。
媒體披露的血鉛樣本覆蓋較全面,可進行綜合對比分析。
樣本源包括: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該幼兒園教師、從該校畢業的幼兒、超標幼兒家中的未入學幼兒、同一投資人投資的其他幼兒園幼兒。
對比不同樣本的血鉛結果和個體經歷,我得出的結論是:
血鉛異常的問題源頭在褐石培心幼兒園內,而非附近某鉛鋅廠天水轉運站;無論幼兒還是教師,在該幼兒園待的時間越久,尤其是在園內食堂就餐的,血鉛濃度越高,離開后漸漸降低,長期不在該幼兒園,血鉛濃度正常。
具體信源拆解如下
血鉛異常樣本
鉛中毒患兒在輸液,圖源封面新聞
信源1:7月4日-上游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6歲,血鉛444μg/L
該幼兒,2024年5月27日,西安市兒童醫院檢驗報告單顯示,血鉛含量為156.6μg/L(微克每升)。
該家長表示,起初,她以為是家中凈水器的問題,之后,還換了凈水器和餐具。此后放暑假再次檢查時,孩子的指標就正常了。“后來一上學又有問題了,我們當時就沒想到是幼兒園的問題。”
依據家長提供的6月29日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微量元素報告單顯示,血鉛含量為274.71μg/L。7月3日,她再次給孩子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職業病科進行檢測,血鉛檢測值為444μg/L。
信源2:7月4日-澎湃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6歲,大班,有癥狀
一位家長告訴澎湃新聞,她的孩子是今年六歲,在該幼兒園上大班,“一日三餐都在幼兒園吃”,現在孩子出現的癥狀是拉肚子、掉頭發、流鼻血,脾氣也變得比較暴躁。“我們孩子昨天抽血檢查了,也還沒有告知結果。”
信源3:7月7日-上觀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5歲,中班, 血鉛436μg/L
李超(化名)的家和幼兒園處于同一小區。他5歲的小兒子,在褐石培心幼兒園念中班。7月6日下午出了結果,顯示孩子的血鉛含量為436μg/L,是正常值的4倍多,也遠超當時在幼兒園內采樣送檢的數值32.65μg/L,孩子立即被安排到了住院部做排鉛治療。
上觀新聞·原點·披露的血鉛檢測報告單
信源4:7月7日-上觀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5歲,入學3個月, 血鉛441μg/L
劉明(化名)沒想到,為兒子精心挑選的幼兒園,入學僅三個月,竟將孩子送進了醫院病房。7月2日一早,劉明接到幼兒園緊急通知,要求帶孩子回園參加“健康體檢”。5日,劉明拿到了西安中心醫院的檢查結果,孩子的血鉛檢查報告數據顯示441μg/L。
看到這個調查結果,劉明依舊困惑,“不合格的就是三色紅棗發糕和玉米卷腸包,一周吃一次,我家娃上了三個月學,吃了12次,就能中毒這么多嗎?”
信源5:7月7日-封面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5歲,血鉛466μg/L
幼兒園通知家長參加集中體檢,羅寧后來接到電話,被告知她孩子的血鉛檢查結果異常,達219微克/升。他爸爸還在幼兒園開會,我直接帶著孩子來西安看了。”西安中心醫院給出的檢驗報告顯示,孩子的血鉛檢驗值是466微克/升。
信源6:7月7日-封面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5歲,血鉛342μg/L
安雨的孩子也是5歲,血鉛檢測值是342微克/升。“幼兒園集體體檢,給我報的數字是56點幾。”確診孩子是鉛中毒后,她才明白孩子此前半年的異常是什么原因。她發現女兒開始有口臭,起初還換了兒童專用的牙膏牙刷,但都沒有用。后來女兒總是說肚子痛不舒服,飯量明顯減少,“過去吃餃子能吃8-10顆,現在只能吃4顆。”
澎湃新聞披露的一位教師血鉛檢測報告單
信源7:7月8日-澎湃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教師家屬, 教師,血鉛395μg/ L、500ug/L
7月7日深夜,天水市褐石培心幼兒園一名老師的家屬告訴澎湃新聞,幼兒園多名老師的檢測報告陸續出爐,已知兩位老師檢測結果:一人為395ug/L,另一位則超500ug/L。
隨后,該幼兒園老師王麗發來她的檢驗報告單顯示,其血鉛數值為395μg/L(微克每升),而成人血鉛正常參考值應該是200μg/L(微克每升)。
王麗說,目前她還是有惡心的癥狀。大約在半個月前,她出現過頭暈、惡心的癥狀,身邊也有個別同事有類似反應,不過大家都沒有太在意,以為是生理期反應。據她了解,其他老師的檢測結果也比較高,但具體多少不清楚。
信源8:7月7日-上游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6歲,血鉛444μg/L
連日來,上游新聞記者通過對涉事部分幼兒家長進行逐一走訪。僅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至少有70名幼兒血鉛超標。他們均來自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
受訪者中血鉛數據最高的一例,高達528μg/L,超過正常參考值的5倍。
依據上游新聞記者采集的70份涉事幼兒檢測報告單數據顯示:4歲幼兒17人;5歲幼兒33人;6歲幼兒19人;(筆者注:該記者統計中人數共計69人,缺1人)
其中血鉛數值在206μg/L至250μg/L8人;251μg/L至300μg/L14人;301μg/L至350μg/L11人;351μg/L至399μg/L19人;400μg/L至450μg/L12人;451μg/L至500μg/L3人;501μg/L以上3人。
極目新聞披露的幼兒病例。
信源9:7月8日-大象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血鉛290ug/L
聲音來源幼兒家長,“我們班上總共29個娃娃嘛,就還有兩個沒有檢查,其他都已經住院了。”另一位幼兒家長,“200多的很少,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在以上。”另一位家長,“我們家上了一年,數值沒那么高,290μg/L,有些上三年的數值到400到500的。”
信源10:7月7日-封面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家長,幼兒,中班,血鉛191μg/L
多名家長向封面新聞記者證實,學校有幾名學生平時都是由家長送飯,不在學校就餐。其中一名中班的孩子也在西安中心醫院做了檢查,一同取檢查結果的家長看到了孩子的報告,“他們家小孩的結果是191,是我看到的最低的一個。當時問你們小孩的怎么這么低,家長說因為他們不在學校吃飯。”
信源10中的樣本,是唯一一個較為奇怪的樣本,平時由學生家長送飯,檢測結果相對較小,但仍舊異常。不排除該幼兒正餐之外的其他時間,在園內吃到食用含鉛物品的可能性。如果是否這樣,那么這個樣本,更能說明,鉛源在幼兒園內。
血鉛正常樣本
領到報告后的家長與孩子。圖源極目新聞
信源11:7月7日-極目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超標幼兒家中未上學的其他幼兒,血鉛正常
7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采集了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血檢的74名幼兒血鉛檢驗報告單,其中70名幼兒血鉛超標、4名幼兒血鉛正常。
血鉛未超標的4名幼兒中,其中2名女童是上述超標幼兒未上學的家屬,血鉛檢驗值為8.7微克/升和39微克/升。
信源12:7月7日-極目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超標幼兒家中未上學的其他幼兒,血鉛正常
2名兒童來自慧凡渭北幼兒園,血鉛檢驗值為8.1微克/升和12.4微克/升。記者了解到,慧凡渭北幼兒園距離褐石培心幼兒園不遠,實際控制人也是李某芳。
醫院領取化驗報告處。圖源極目新聞。
信源13:7月8日-澎湃新聞-曾于褐石培心幼兒園就讀的幼兒,小學一年級,血鉛正常
一位此前在褐石培心幼兒園,現已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幼兒家長稱,女兒的兩位同學血鉛檢測結果分別為114ug/L(血鉛的正常值在0-100ug/L之間)、110.54ug/L,她的女兒為83.13ug/L,這個結果讓她略感寬慰,當日帶著孩子回到了天水。
信源14:7月9日-中國新聞周刊-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正常
多位家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晚2024年8月起,這兩種食品就出現在幼兒園的菜單中。部分2024年7月畢業的孩子中,血鉛濃度也檢測出在50-100微克/升。
信源15:7月7日-封面新聞-渭北幼兒園幼兒,血鉛正常
一名幫忙取報告單的家長王先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兩名慧凡渭北幼兒園的兒童血鉛檢測數值都低于50。
鉛中毒幼兒所用藥品。圖源極目新聞
信源16:7月8日-澎湃新聞-渭北幼兒園幼兒,血鉛正常
渭北幼兒園幾位家長剛拿到在西安醫療機構給孩子檢測的結果,“幾個娃娃的都是7.0ug/L,和之前天水檢測一樣”。
信源17:7月9日-中國新聞周刊-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正常
多位家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晚2024年8月起,這兩種食品就出現在幼兒園的菜單中。目前,西安中心醫院已有近200名褐石培心幼兒園的幼兒住院治療。血鉛正常的幼兒中,一些剛入園幾天,一些只在園內吃早餐。
褐石培心幼兒園。圖源上觀新聞。
綜合上述7家媒體披露的血鉛檢測報告的情況來看:
血鉛正常的包括:剛入園幾天的幼兒、只在園內吃早餐的幼兒、部分2024年7月畢業的幼兒、已離園升入一年級的學生、未上學幼兒、渭北幼兒園幼兒。
輕度鉛中毒的包括:平時由家長送餐的幼兒
中度、重度鉛中毒的包括:該園內的大班幼兒、中班幼兒、入學3個月幼兒、園內教師。
其中,有幼兒2024年5月血鉛檢測指標異常,放暑假離開學校后恢復正常,入校后又異常,隨著在該校就讀時間的增加,血鉛檢測數值也在上升。
其實,從血鉛正常的檢測樣本來看,他們要么與該幼兒園的時空接觸很少,要么無接觸,要么已一年未接觸。而血鉛異常的樣本也說明,與該幼兒園的時空接觸,尤其是餐食接觸,一旦增多,血鉛檢測結果便會出現異常。
由此可見,血鉛異常的源頭在褐石培心幼兒園內,應該是餐飲出了問題。
褐石培心幼兒園內的餐食。
據新華社報道:7月7日晚10時,褐石幼兒園251名幼兒已全部檢測。經國家、甘肅省聯合醫療專家組根據血鉛標準認定,血鉛異常233人、正常18人。
其實,這18血鉛正常的樣本的基本情況若能公布,更有利于判斷本次血鉛異常事件的根源。知道什么是正常,才知道什么是異常。
經公安機關偵查,褐石培心幼兒園園長、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同意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將朱某、李某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
3日凌晨,公安部門將其藏匿的剩余顏料查獲。經檢驗,查獲顏料含鉛(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
麥積區聯合工作組發現,褐石培心幼兒園兩份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還有許多疑問待解,期待媒體與官方披露更多血鉛樣本信息,以及核心事實。
比如,如果用的真是彩繪顏料,這些顏料具體是什么?許多人猜測是工業染料,官方需公布為央視披露的視頻中的顏料,是何種顏料。
又是從何時開始使用,制作者使用“彩繪顏料”最直接的理由是什么?制作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官方公布的理由是為擴大生源、增加收益,很牽強,所以讓人生疑。
包括,除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外,后廚是否還會在其他食物制作過程中使用顏料,但因超過留樣時間被扔掉,并未出現在官方調查的樣本中?比如其他糕點、蛋撻等。
褐石培心幼兒園視頻號中的食物視頻截圖。
上文信息引自:上游新聞、澎湃新聞、極目新聞、上觀新聞、中國新聞周刊、封面新聞、大象新聞。向以上媒體記者致敬、致謝。
監管為何層層失守?
褐石培心幼兒園膳食委委員會進廚房。
251名幼兒接受檢測,其中233人血鉛異常。
有的牙齒變黑,有的脫發流鼻血,有幼兒血鉛濃度高達528微克/升,已達到重度鉛中毒,緊急轉院至陜西西安救治。
這不僅是一場駭人聽聞的食品安全事故,更是一記打在監管者臉上的響亮的耳光。
我翻閱了“褐石培心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的所有內容,看到一些沒被注意到的細節,也讓我看到一場表演式監督。
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褐石培心幼兒園后廚。
3個多月前,3名當地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曾穿戴整齊進入園所廚房檢查。檢查項目幾乎“全覆蓋”:水果區、蔬菜區、調料區,冰箱、和面機、留樣柜等也無一遺漏,后來還翻閱了幼兒園后廚臺賬。
3人執法人員為2男1女,其中一名執法人員的左肩頭掛著執法記錄儀,左胸前別著黨徽,黨徽下貼著執法編號——28050203115。
他的臂章上還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監管執法。
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褐石培心幼兒園翻閱資料。
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的圖片,被該幼兒園制作成視頻,于3月19日對外發布。這則視頻至今還保存在“褐石培心幼兒園”的視頻號上。
可就是這樣一次看似嚴肅、嚴格、透明的檢查,并未發現廚房所使用的“彩繪顏料”這種極其不合規、危險至極的食品“添加物”。
更諷刺的是,這些顏料包裝上明確標注“不可食用”,卻在監管“走過場”后,堂而皇之地攪進了面粉之中,送入孩子口中。
如今看來,這場執法檢查更像是一場形式主義的執法表演。所有的執法都有跡可查,但所有的檢查都如蜻蜓點水。
2023年麥積區食品抽檢結果。
我還留意到,每年,麥積區市場監管局都會進行“食品安全抽驗”,并公布抽檢結果。
在2023年麥積區區級食品監督抽驗中,褐石培心幼兒園被抽中,該幼兒園送檢的“菜籽油”,檢測結果為“合格”。送檢食品,僅此一項。同期送檢的514批次食品中,只有1家水果干果店因農殘問題被判定為“不合格”。
2024年,麥積區還在政府官網自豪地宣布,完成1444批次食品抽檢,覆蓋學校(包括幼兒園)食堂等餐飲服務單位,并核查處理了10批次不合格品。同時,抽樣檢驗情況會全部上傳至“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
今年4月,麥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招標,擬投入254.976萬元,進行2025年2656批次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服務。今年的第一期抽檢結果顯示:191批次樣品中,僅3批次樣品不合格。
然而,這些抽檢數字并未換來真正的風險預警。
每一年,當地的食品安全抽檢結果,都讓人看上去很放心,但帶毒的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卻成為監管上的漏網之魚。
這些監管機制,似乎形同虛設。
幼兒園公眾號披露的家委會、伙委會聘用合影、試餐。
我從“碣石培心幼兒園”微信公眾號還看到,3月13日,3月中旬,褐石培心幼兒園曾組織家委會、伙委會(即伙食委員會)到校參觀,幼兒園園長朱敬琳還為15位家長頒發了聘書,“‘委’以重任·‘味’愛同行”。
而后,幼兒園邀請伙委,品嘗了幼兒園的午餐,并了解家長意見。“幼兒園膳食工作是園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密切關乎幼兒的健康成長。”該推文中寫道。
然而,“委以重任”的背后,卻是一次形象工程——沒有制度保障、沒有專業知識培訓、沒有監督實效,更像是安慰劑。
從顏料購買者,到餐食制作者,從后廚到園方,從伙委會到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從日常監管到抽檢,所有本應該發現問題的環節,層層失守,都忽視了那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可我們無法忽視的,是這233個異常數字背后,是一個個正在長身體、發育器官的兒童個體。鉛中毒是不可逆的慢性傷害,影響智力、肝腎功能、骨骼系統。層層失守的監管,正在讓幼兒變成最脆弱、最沉默的受害者。
這是社會的災難。
資料來源:
《甘肅一幼兒園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數十患兒跨省診療 有孩子去年就查出異常》·上游新聞
《甘肅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至少有70名幼兒血鉛超標》·上游新聞
《幼兒園部分幼兒血鉛異常,多方回應》·澎湃新聞
《天水血鉛異常幼兒確診鉛中毒,疑似“毒源”浮出水面》·極目新聞
《記者采集涉天水鉛中毒事件74份血檢報告:70人血鉛超標,正常的4人均未就讀褐石培心幼兒園》·極目新聞
《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家長稱癥狀持續半年,專家懷疑系“慢性鉛中毒”》·封面新聞
《甘肅天水鉛中毒幼兒家長發聲:一個班29個娃27個住院》·大象新聞
《“毒發糕”致天水233名幼兒血鉛異常,家長帶孩子跨省涌向西安醫院“排鉛”》·上觀新聞
《天水褐石培心幼兒園鉛中毒事件追蹤:多名老師血鉛也嚴重超標》·澎湃新聞
《鉛中毒到底有多嚴重?》·中國新聞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