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通報未能填平的數據鴻溝,荒誕的作案動機與兩地檢測結果懸殊數十倍的謎團,讓甘肅天水幼兒園血鉛事件的真相追問遠未停止。
“為擴大生源,增加收益”——2025年7月8日,甘肅天水市聯合調查組為幼兒園血鉛事件定調。通報稱,培心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指使后廚網購“不可食用”的含鉛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食品染色,8名責任人被刑拘。
檢測數據觸目驚心:幼兒園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鉛含量達1052毫克/千克,玉米卷腸包為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國家標準2000余倍。
在251名接受檢測的幼兒中,233人被確認血鉛異常。然而這份看似清晰的通報,卻在輿論場激起了更大的波瀾。
這件事情官方已經定調。
案件脈絡在通報中清晰呈現:從7月1日家長報案,到7月3日立案偵查,公安機關迅速鎖定關鍵證據。在幼兒園操作間查獲含鉛彩繪顏料,并發現后廚人員牛某元、賀某霞的網購記錄。
醫療響應同步啟動。國家衛健委、疾控局調派專家趕赴天水,聯合陜甘兩省專家制定《診療方案》,按血鉛水平分級干預:輕度(100-199μg/L):營養干預;中度(200-449μg/L):口服排鉛藥物;重度(≥450μg/L):住院靜脈注射治療。
甘肅省衛健委確定三家定點醫院,儲備解毒藥物二巰丁二酸、依地酸鈣鈉等關鍵藥品,開辟救治綠色通道。表面看,處置機制環環相扣。
這個事情本身到這里就已經告一段落了,大部分網友卻不買賬,是群眾過分了?
當公眾細讀通報,“擴大生源”的作案動機引發集體困惑。投資人李某芳旗下擁有四所幼兒園,為何僅在培心幼兒園實施“投毒”?若為吸引生源,毒害幼兒的邏輯鏈完全斷裂。
價格對比更顯荒誕。電商平臺顯示,彩繪顏料與食用色素價格相差無幾,部分食用色素甚至更便宜。鋌而走險節省微薄成本卻冒重刑風險,這一行為經濟學上難以自洽。
更大的信任危機來自檢測數據。多名家長反映:
天水某部門干部電話通知血鉛值14.028μg/L(正常)。
西安檢測報告顯示同一兒童血鉛值290μg/L(超標4.5倍)。
另一幼兒在西安測出血鉛值528μg/L,而天水未提供書面報告。當媒體追問“為何兩地結果相差數十倍”時,通報對此保持沉默。這種回避,在2006年天水鉛礦污染導致300多名兒童血鉛超標事件中似曾相識——當時當地疾控中心同樣出具“未超標”結論,與外地檢測截然相反。
幼兒園后廚成為監管盲區。彩繪顏料網購、拆封、稀釋、和面的全流程,竟無一人阻攔或舉報。涉案8人中包括多名食堂員工,暴露出從業者對食品安全底線認知的集體缺失。
檢測能力與標準之爭折射深層矛盾。鄉鎮醫療機構血鉛檢測能力缺口達63%的現狀尚未改變,而本次事件中,檢測設備靈敏度、操作規范、甚至是否存在人為干預,均需權威解釋。
更值得警醒的是監管響應機制。當家長自發赴西安檢測并發現嚴重超標后,天水相關部門僅通過“口頭通知”宣稱結果正常,遲遲不出具書面報告。這種應對方式,與十九年前處理鉛礦污染事件的手法驚人相似。
當法律程序已刑拘8人,公眾的追問卻指向更深處:為何“捂蓋子”的劇本能在天水十九年間兩次上演?為何幼兒園后廚能成為違法者的自由之地?“鉛中毒的治療可能只需數月,但公信力的修復需要十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