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合照
7月8日至10日,“馬克思主義經典文學與中國文學批評的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范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經典重鑄與當代拓展”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組主辦。來自瑞典、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科研機構與院校的近九十名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桂子山,圍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學與中國文學批評的未來”的基本理論與前沿問題展開熱烈的學術研討與對話。
華中師范大學校長彭雙階說,學校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研究的引領作用,助力中文一流學科建設,并期待在與海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中,共同推動世界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創新發展。
湖北省社科院黨委書記徐艷國表示,文明互鑒、增進理解、文化交流至關重要,本次盛會是深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研究的寶貴平臺,希望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在深入交流中為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中國化、時代化貢獻真知灼見。
華中師范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胡亞敏介紹,本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擴大交流、增進感情,拓寬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研究的路徑,向世界學界傳播更多的中國聲音。
本次研討會分為大會發言、圓桌論壇、分組研討等環節。
在大會發言中,中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領域的重要專家學者圍繞大會主題展開深刻對話與思想碰撞,既厘清了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經典脈絡,又在人工智能、新大眾文藝、文學批評“物轉向”等前沿領域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場域,呈現出鮮明的理論縱深與國際視野。
圓桌論壇上,學者們圍繞“馬克思主義與人工智能”,對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與人工智能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分組討論中,近五十位學者組成五個分會場,分別圍繞“經典馬克思主義文本的批評闡釋與當代重讀”“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源流考辨與范式突破”“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本土化實踐與理路延展”“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當代文藝現象的多維審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未來走向與前沿建構”五個前沿議題展開學術探討與交流。(文/圖 王海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