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白宮高層因一紙突如其來的命令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命令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特朗普總統親自任命、卻以“獨斷”著稱的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
據五位知情人士向CNN透露,就在上周,赫格塞斯在未事先告知白宮、國務院,甚至總統本人的情況下,悄悄批準暫停向烏克蘭運送關鍵武器和彈藥。消息傳出后,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當場“否認知情”,這幕荒誕的內斗,瞬間暴露了特朗普政府決策鏈條的混亂。
特朗普“被蒙在鼓里”,內閣會上公開撇清
“我不知道,你為什么不告訴我?”
面對媒體追問是誰叫停了對烏軍援,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的這句話迅速登上,也令白宮新聞團隊陷入“救火模式”。據一位高級官員透露,特朗普在會前對暫停軍援毫不知情,且直到媒體報道爆出后,才在幕僚提醒下得知赫格塞斯已秘密批準了暫停計劃。
而在此之前,赫格塞斯本人甚至未在最核心的國家安全會議上提及此事,更未向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或美國駐烏克蘭特使基思·凱洛格通報。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年2月,赫格塞斯就曾暗中叫停對烏克蘭的部分彈藥運輸。盡管那次被特朗普火速叫停,但顯然,赫格塞斯的“單飛”操作并未就此收手。
五角大樓的解釋與白宮的尷尬
面對媒體的連環追問,五角大樓新聞秘書金斯利·威爾遜匆忙放出一份措辭模糊的聲明,稱赫格塞斯“只是為總統提供了一個評估框架,用以審視軍事援助物資和美國庫存”。
然而這份聲明未能平息質疑。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隨后也趕緊滅火,稱總統并未批準暫停軍援,且已指示國防部重啟向烏克蘭的關鍵武器供應,特別是愛國者防空系統攔截彈藥。
萊維特多次出場滅火
“總統對赫格塞斯充滿信心。”萊維特在聲明最后強調。但這句話在許多白宮幕僚聽來,儼然更像是外交辭令。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白宮私下已對赫格塞斯的“單干”深感不滿,一位接近總統的幕僚甚至形容赫格塞斯此舉“置總統于尷尬境地”。
愛國者導彈與總統的緊急電話
與赫格塞斯突如其來的暫停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朗普本人其實對向烏克蘭提供防御性武器一向持支持態度。尤其是在過去幾周,隨著烏克蘭在東部戰線損失慘重,基輔對愛國者攔截導彈的緊急需求更是擺在臺面上。
知情人士透露,就在赫格塞斯簽署暫停文件后,特朗普第一時間要求國防部盡快重啟部分發往烏克蘭的彈藥運輸,并親自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重申美國將繼續提供必要的防御支持。
這批最急需的攔截導彈早已運抵波蘭邊境,重新放行后,可在48小時內轉運至烏克蘭本土。一位白宮顧問說:“這些導彈對基輔的平民防空至關重要,暫停運輸可能意味著更多烏克蘭人死于無人機和導彈襲擊。”
五角大樓內部的“疑歐派”暗流
這場風波背后,并非簡單的溝通失誤,而是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內部對美烏軍事合作存在長期分歧。
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暫停計劃的幕后推手之一是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這位長期鼓吹“亞洲優先”的鷹派人物,多年來一直對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持懷疑態度。
對華鷹派科爾比
去年,科爾比在社交平臺X上公開寫道:“在這個極其危險的時期,‘歐洲優先’不是美國需要的。我們應該專注于中國和亞洲。”
這份立場影響了國防部另一位重量級人物——副部長史蒂夫·范伯格,他擔心美國軍工體系的生產能力不足以迅速補充庫存,特別是在中東和印太地區局勢不斷升溫的背景下。
多位消息人士稱,赫格塞斯在這種“疑歐派”建議下拍板暫停計劃,但并未意識到他繞過白宮的做法會在總統和國會那里引發怎樣的風暴。
國會的火藥桶:誰來為“先斬后奏”埋單?
若要暫停對烏軍援,國會不僅要知情,還需被說服。然而,這一次,赫格塞斯的單邊操作顯然讓國會議員們措手不及。
“如果真有庫存緊缺的確鑿證據,國會從來不會拒絕追加撥款。”一位熟悉國防預算流程的參議員助理告訴CNN。但截至目前,國防部尚未提交任何新的緊急采購計劃,甚至沒有向國會做閉門簡報解釋庫存壓力。
消息人士稱,這讓一些對烏克蘭援助本就持保留態度的議員感到憤怒,他們擔心白宮和五角大樓之間的“離心力”會動搖美國對盟友的承諾。
特朗普的算盤:繼續援烏,但要可控
有趣的是,雖然特朗普頻繁在集會上對美國巨額對外支出口誅筆伐,但他對烏克蘭局勢的態度一直微妙。多位歐洲外交官指出,在最近的北約峰會上,特朗普曾私下表示對普京的耐心“即將耗盡”,因為俄方拒絕在烏克蘭問題上展現實質性妥協。
特朗普在內閣會上談到普京時語氣冷淡:“真相總是好的,但結果毫無意義。”
與赫格塞斯的“拍腦袋”式暫停相比,特朗普更希望以庫存審查為抓手,對美烏軍援做“可控”管控,而非徹底斷流。這一點在他重啟愛國者攔截導彈發運的決策中可見一斑。
白宮“臨時救火”,但信任危機埋下伏筆
白宮知情人士透露,得知暫停決定后,部分幕僚一度試圖為赫格塞斯“打圓場”,暫時為他的決定“背書”,同時向國會和烏克蘭政府做危機公關。然而,幕僚也明白,這場風波終將把內部的協調機制暴露在公眾面前。
一位接近白宮的外交顧問說得直白:“這不是單一的‘烏龍’,而是長期以來決策鏈混亂和權力分散的必然結果。”
分歧還會繼續:赫格塞斯會是替罪羊嗎?
眼下,赫格塞斯還沒面臨立即被撤換的危險,畢竟特朗普需要他來維系“強硬國防”形象。但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若類似單飛操作再次發生,赫格塞斯恐怕會成為“美國優先”內部矛盾的替罪羊。
而這場風波背后,也隱含著更深層的地緣政治博弈——美國在如何平衡歐洲戰場、亞洲威懾和中東火藥桶之間的資源分配?誰來對國防工業鏈的產能不足買單?國會是否會用預算限制權重新奪回話語權?這些都遠未有答案。
一場看似小小的武器運輸風波,正在敲響高層協調失靈的警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