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終于大結局了,但比起之前觀眾的叫好,這些的結局卻是罵聲一片。
尤其是萬海在獄中被害死這一情節,隨便刷刷某書都是幾百條評論的討論,可見觀眾們的憤怒。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觀眾對萬海的死有那么大的反應,萬海的死究竟藏著多少BUG?
今天小清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讓人抓馬的BUG
在第一集里鄭雅萍批評洪亮辦案不講人情,多年老檢察官就因為一時的疏忽,就被處罰那么重。
說出了劇中第一句經典臺詞:“辦案講究天理、國法、人情,但是,你們講人情嗎?”
然而鄭雅萍要求洪亮做到講人情,她自己卻沒做到。
從接觸這個案件開始,鄭雅萍等人要的就是證據證人。
所以他們去探監,想要萬海主動翻供,要張文菁出來作證,但不出意外都被拒絕了。
第二次指導組變專案組,底氣有了,也查到了關鍵人員陳勝龍。
此時鄭雅萍底氣十足的去找萬海,還是被拒絕了。又去找張文菁還是拒絕。
鄭雅萍就想不通了,自己已經有了幫他們翻供的底氣,也給他們看了進展,為什么還是不答應呢?
只因她沒有摸到關鍵!
萬海現在一無所有,壞人能拿什么要挾他,不就只有萬潮嗎?
張文菁也說了,她害怕今天給他們作證,明天他們就走了,她還有一個女兒。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萬海他們愿意自己吃苦,不就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嗎?
在最后一次鄭雅萍帶著張文菁探監萬海,提出為他辯護時,萬海問了兩次:“你閨女現在誰帶著呢?”
這已經是明示鄭雅萍了,現在他就關心自己兒子的情況,什么時候將他兒子保護好,他才能心無旁騖的翻供上訴。
這里還特地給了鄭雅萍一個看監控的鏡頭,暗示她知道監獄內有內鬼。
這時候換懂人情世故的人來,要做的就是趕緊找到萬潮,將他保護起來,同時加大對監獄的防控,將關鍵證人萬海也保護起來。
可這點直到結局,專案組的人都沒悟透。沒有趕緊將萬潮保護起來,讓他在外面被壞人追殺。也沒保護好萬海,讓他在正義即將到來之前,被人害死在獄中。
這里給觀眾的感覺很差,仿佛專案組在意的只是他們的工作,查出司法內的保護傘,至于相關的人員人身安全無關緊要。
我相信現實里真正的辦案人員絕不可能有如此疏忽,萬海的死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編劇非要如此。
為了寫死而寫死,這就讓人很不爽。
故事立意被毀壞
這部劇全篇都圍繞著萬海案展開,觀眾想看的是萬海如何平反,真正的壞人如何被繩之以法。
觀眾前期能忍受那么多憋屈的情節,為得就是在大結局時,看到萬海沉冤得雪,出獄和萬潮緊緊相擁,一家人重振萬川礦業。
而就在黎明前夕,萬海被人害死了,死的不明不白,極其草率。
專案組不來萬海只是被判了10年,還有活著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專案組一來,他直接上天堂了。
那么專案組到底是來幫忙的,還是來添亂的?這樣仿佛是在告訴觀眾,普通人遇到事閉嘴認栽,起碼有命活。仿佛是在告訴觀眾,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是真相,因為受害者已經死了
整個故事的立意都毀了,哪怕寫萬海死于與黑社會英勇的斗爭中,或者死于保護兒子的路上,都好過死于被小人物隨意毒殺。
生活不是爽劇,萬海案取自于太子奶案,現實生活中的原型是全家都死了就剩個兒子了,編劇估計也是想還原現實。
但歷經36集的牢獄之災,卻在距離自由和真相一步之遙時倒下,這樣結局太讓人難以釋懷了。
被罵不算冤!
你怎么看待將萬海寫死,這一情節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