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手機,還瞅見相聲界大拿楊少華老爺子跟兒子拍視頻,肉啊菜啊來者不拒,海鮮、牛肉、豆腐輪著上。94歲高齡有這胃口,實在難得。沒成想,7月9日下午就傳來他離世的消息,讓人措手不及。
大伙涌去他的社交賬號悼念,卻發(fā)現(xiàn)離世前5小時剛更新視頻——三兒子楊倫端著炸淀粉腸,老爺子正吃得香。楊倫邊喂邊推銷:“十幾塊20多根,外焦里嫩”,明擺著帶貨。
網(wǎng)友納悶:94歲老人,就不能吃點健康的?
楊少華16歲登臺說相聲,和馬三立、侯耀文等大師搭檔過,捧哏功夫被稱 “金牌綠葉”。
2013年憑《楊光的快樂生活》里的“楊豐年”火遍全國,和五兒子楊議拍了 9部續(xù)集,事業(yè)一度風生水起。
但2018年后他露面漸少,2023年大病一場后身體大不如前,行動遲緩、精神頭不足。雖有高血壓,卻依舊愛吃肉、喝酒、抽煙,家人勸他保養(yǎng),他卻秉持 “盡情享福” 的理念。
視頻里,老爺子吃淀粉腸挺配合,楊倫問味道,他連連說 “好吃”。
但翻看其賬號,飲食實在“硬核”:大魚大肉是常態(tài),連羊蝎子都照吃不誤;水果、零食不間斷,江米條咬得嘎嘣響——這玩意不少中年人都啃不動。網(wǎng)友質(zhì)疑:明知老人消化弱,咋就不攔著?
更離譜的是,離世當天上午,楊少華還被楊倫帶去參加飯館開業(yè)典禮。
當時全國高溫,年輕人都躲著不出門,94歲的他穿長袖長褲,在烈日下站臺。現(xiàn)場照片里,他骨瘦如柴、眼袋浮腫,笑里透著疲憊,下臺階都得人扶,明顯狀態(tài)不對。
網(wǎng)友翻出視頻細節(jié):1分17秒時老爺子抬手似要說話,鏡頭卻突然切換。這操作讓人生疑:是老人不舒服想叫停?還是怕說漏嘴打斷帶貨節(jié)奏?
評論區(qū)徹底炸了。有人怒懟其子:“這么大歲數(shù)該頤養(yǎng)天年,非拉著拍視頻、跑活動,是親兒子嗎?”
有人心疼老人:“淀粉腸添加劑那么多,就敢給高齡老人吃?”更有人感慨:“愿天堂沒有帶貨。”
其實楊少華的 “硬核” 飲食早有爭議。家人總說他 “自愿”,可94歲老人的判斷力難免受限。視頻里的“配合”,到底是真樂意,還是被晚輩半哄半勸?
他曾說“享福就是隨心所欲”,可真正的享福,該是順應身體需求,而非被流量綁架。高溫天站臺、吃加工食品,這哪是享福,更像被當成“流量工具”。
楊倫或許覺得“幫父親圓夢”,但網(wǎng)友看得明白:飯館開業(yè)要熱度,淀粉腸要銷量,老人的體面卻成了犧牲品。
連姜昆、馮鞏都發(fā)文悼念的前輩,最后卻成了兒子帶貨的“道具”,實在唏噓。
如今老爺子走了,94歲算高壽。爭議歸爭議,逝者為大。只是這事該給所有人提個醒:孝順不是把老人當 “搖錢樹”,流量再香,也別透支親情。
網(wǎng)友說得在理:“若真心疼父親,該讓他在家歇著,而不是大夏天往外拽。”
畢竟,比起直播間的銷量,老人安詳度過晚年,才是最該被珍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