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LCX
94歲的相聲大師楊少華,在生命的最后幾小時。
被親兒子硬生生推在高溫天底下賺錢。
瘦得只剩一把骨頭,幾個小時后就直接咽了氣。
當時年過七旬的他,很不易才“追”來了“老來紅”。
默默為相聲界奉獻了大半輩子,誰都不曾想。
最后的謝幕卻是在烈日暴曬下。
“榨干”最后一口氣
就在昨天,天津街頭熱得像蒸籠,氣溫飆到38度。
楊少華被兒子楊倫用輪椅推出來,參加一家飯店的開業(yè)剪彩。
要知道,老爺子已經(jīng)94歲高齡。
能冒著天津高溫天氣,出席飯店開業(yè)剪彩儀式。
可以看出老板給了楊議哥倆多少“好處”!才能將相聲界泰斗請出來“站場子”。
現(xiàn)場的人很多都是想看楊少華老師的。
楊少華兒子一邊和老板交流把父親放在哪里方便拍攝,一邊推著父親。
有網(wǎng)友曬出了一段。
中楊少華坐在輪椅上骨瘦如柴,頭腦也不太清醒。
拍攝老爺子的網(wǎng)友不在少數(shù),大家也都見證了老爺子的狀態(tài)。
明眼人都能瞅見老爺子目光呆滯,連說話的力氣似乎都沒有。
這段發(fā)到網(wǎng)上,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議。
有人調(diào)侃飯店老板,開業(yè)日子沒選對,還請來暮年老人,實在不講究。
不過更多的是調(diào)侃楊議和楊倫兩個好大兒。
大家都紛紛調(diào)侃說這兩個哥倆不要太“孝順”,真是做到了“物盡其用”!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竟然是楊少華老爺子最后一次公開露面。
剪彩活動結(jié)束沒過幾個小時,下午時分,演員苗阜突然發(fā)布了一條消息:
楊少華先生在天津去世了。
配圖是楊少華先生的一張黑白圖片。
消息一經(jīng)發(fā)布,相聲界眾多人都發(fā)文悼念。
網(wǎng)友紛紛跑到楊老下面留言:
“楊老爺子一路走好,感謝您的相聲帶給我們曾經(jīng)的快樂”。
可就在大家還沉浸在悲傷之中,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的地方。
楊少華的官方賬號在當天中午還更新了一條推廣淀粉腸的。
中的老人說話都十分吃力了,有些口齒不清。
還要配合楊倫演出淀粉腸好吃的樣子。
老人本來消化功能就減弱了很多,完全不考慮老人能不能消化嗎?
再看看賬號的主頁,越看越叫人氣憤!
眼尖的網(wǎng)友都能注意到,在最近的幾條,老人穿的都是同一套衣服。
有人說了,這種拍攝方式比資本家還會薅羊毛。
上午還在“站場子”,下午就不行了,不得不叫人深思。
據(jù)相關(guān)人士說,老爺子是在中午午休期間離世的,走得很安詳。
飯店老板也回應稱:上午狀態(tài)還是好的。
即使這樣,我們也會想到:
如果沒有去剪彩,沒有被推到太陽下去曬,沒有來回折騰。
老爺子也不至于這么快就去世。
全家的“賺錢工具”
據(jù)了解,楊少華老爺子一共生有四個兒子。
分別是大兒子楊威、二兒子楊建、三兒子楊倫、四兒子楊議。
眾所周知,楊議自小跟著父親學相聲。
最開始,參加《馬三立相聲大賽》獲得二等獎進入大眾視野。
后來參加《侯寶林相聲大賽》時,楊少華生著病都要給兒子構(gòu)思笑點。
最終楊議獲得“金像獎”。
然而即使他是楊少華的兒子,觀眾仍然不買楊議的賬,于是楊議將事業(yè)重心轉(zhuǎn)為了電視劇。
20年前,楊議和楊少華在一部電視劇中飾演一對父子,播出后反響熱烈。
于是父子倆一共拍攝了九部。
后來,楊議創(chuàng)辦的影視公司將電視劇影視化,決心將吃”老子飯”進行到底。
再到短時代,楊家人看到了商機。
普通人想獲得流量挺難的,但有了楊少華這塊金字招牌,那將完全不一樣了。
三兒子楊倫看到了其中的商業(yè)價值,于是請楊老爺子“出山”。
楊倫創(chuàng)建了“楊爺爺?shù)目鞓飞睢薄皸顮敔數(shù)男腋I睢眱蓚€賬號。
拍攝一些“伺候父親”“給父親分享好物”為主題的生活。
共計2000余條!但是在昨天老爺子去世之后,批量刪除了數(shù)條。
是出于良心不安嗎?我們不得而知。
自楊少華坐上輪椅就淪為了兒子的賺錢工具。
有一個賬號就是楊倫為了直播帶貨專門給老爺子開的。
發(fā)的幾乎都是在打廣告,大多數(shù)是吃的。
每次都讓楊少華吃幾口,然后在旁邊一直夸好吃。
楊倫也不管老爺子能不能吃,為了賺錢什么廣告都接。
前幾天他竟然讓楊少華給江米條打廣告。
他牙都掉光了,還讓他吃這么硬的東西,還一直說他能嚼得動!
還有一條,楊倫問老爺子拍累不累。
老爺子先是說不累,然后又說“有點”。
結(jié)果他兒子非但不讓他休息,還說讓他勤鍛煉。
這是親生的嗎?真把他爸當賺錢工具了?
藝術(shù)生涯
1931年,楊少華出生在北京,家中清貧。
12歲就拜郭榮啟為師,在啟明茶社學相聲。
16歲登臺,19歲流轉(zhuǎn)天津。
不是名門之后,不是天賦異稟,更不是一路順遂。
那個時候他,靠著一口“蔫哏”,把觀眾逗得前仰后合。
靠著一身骨氣,撐起了相聲世家的招牌。
1951年,他成為工廠文藝骨干,后來調(diào)入南開區(qū)曲藝團,正式成為專業(yè)相聲演員。
他躋身天津曲藝團,一度成為馬三立身邊最得力的捧哏。
兩人合作了3年即散伙。
失去搭檔的楊少華生活再次陷入困頓,為謀生北上投靠了侯寶林。
至此,相聲界三大家族楊少華“合作”了個遍。
楊少華帶著兒子“寄生”侯寶林家,幾乎算是侯家的傭人。
時不時接一些侯家不要的演出邀約賺點生活費。
90年代后期楊少華遇到了趙偉洲,終于迎來事業(yè)上的大爆發(fā)。
趙偉洲為其量身打造的《枯木逢春》讓他一炮而紅。
此時楊少華年近50,人生過了大半。
“老來紅”一部分是運氣,還有一部分靠實力。
結(jié)語
作為一家人“搖錢樹”的相聲界泰斗。
到晚年,都還在被兒子們消費。
這副啃老模樣實在令人唏噓。
最后,我們祝楊老先生一路走好!
信息來源:人民網(wǎng)——相聲演員的父子情
中國新聞網(wǎng)——楊少華:如果說相聲不景氣 那也只能賴我們自己
澎湃新聞——追昔撫今話發(fā)展,聽聽天津相聲名家楊少華的藝術(shù)感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