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以為只是一起普通的車輛維權事件,可當涉事雙方輪番曝出“證據”之后,事情的走向便又變得復雜起來,而真相也愈發撲朔迷離......
反轉再反轉,劇情堪比懸疑劇
事件回顧: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雙方先后發布視頻,網友各抒己見,觀點不一。
7月2日,一位某音700多萬粉絲的大V博主“張教官的有趣人生”(下簡稱:張教官)發布了一條“高山8高速突然失速事件”的視頻,視頻顯示,張教官于今年5月15日付錢,次日拿到了一臺魏牌高山8,隨后在車輛行駛了147公里后的高速公路上出現了車輛疑似失速的問題。
此后在與魏牌售后人員溝通過程中,張教官方未能達到其“與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見面溝通”之訴求,且在給魏建軍賬號私信無果后,發出了此視頻。
兩天后,一名用戶名為“一名委屈的售后店長”(下簡稱:魏牌店長)在同平臺上發布了魏牌售后方處理事宜的視頻。視頻顯示,該魏牌售后人員與張教官團隊雙方進行了多次溝通,并于6月3日為其更換了新車。同時,針對張教官團隊提出的需要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于“問題車輛”進行檢測事宜,魏牌售后人員也進行了積極配合推進。但因張教官團隊兩次更改時間,而導致專家上門檢測無果。
網友主要意見:有人認為長城汽車需就此事積極配合推進消費者維權處理事宜,希望給到公眾一個合理的解釋,已經想要了解車輛是否真的有問題;也有人認為張教官團隊要求有些過分,面見魏建軍之訴求并不合理。更有甚者懷疑張教官團隊是在借此機會,與長城汽車商討商務合作事宜。
第二階段:魏牌店長發布錄音,輿論呈現一面倒,基本都在聲討張教官。
該維權事件在7月7日出現了首次大反轉。當日,魏牌店長放出了一段其與張教官團隊工作人員之間的勁爆錄音,內容直指張教官團隊尋求商務合作未果,且存在威脅魏牌發布負面內容的對話。
該錄音內容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錄音當中疑似張教官團隊工作人員說道:“你剛剛給我們說的一些處理的方式,就是完全正常消費者遇到了一些事情,7天無理由退車退款,完全就這種情況。我們感受不到誠意。”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強調:“你們之前出的所謂的方案,其實就是正常消費者遇到了車輛質量問題,應該有的處置方案,就是沒有出到一個有誠意的處置方案,這個事情其實是沒做的事情。”
而對于該事件后續要怎么處理,該團隊人員表示:“因為這件事確實是因為一個壞事聯系到一起,但是我們希望把壞事變成一個好事。”“并不是說想把這個事情一直僵持下去。”“但是目前這個情況,我說實話你們也沒得選。”
隨后魏牌工作人員向張教官團隊人員進行確認:“一個誠意的方案,是得通過一些商務上的形式,我能說得這么直接嗎?”對此,一位張教官團隊人員進行了肯定回復:“對,我們就直接一點吧。”
而對于之前在外界爭議比較大的張教官要見長城汽車魏建軍一事,張教官團隊人員也疑似做出了回應:“所以我們想要見魏總,像剛剛說到的,是兩個企業、兩個品牌提升的,并不是說我們過去鬧事,或者過去和魏總吐槽,我們不干這種事兒。”
視頻最后,魏牌店長還放出了幾張信息量巨大的聊天截圖。其內容直指張教官團隊早在5月份(購車前)就已經開始向魏牌方面尋求商務合作,并在此后追問過合作匯報進度。
網友主要意見:基本一面倒,指責張教官團隊主要訴求是想要談商務合作,同時對于張教官團隊工作人員所說的“誠意”,普遍理解為網紅大V的“特權”,是必須高于普通消費者的權益。
第三階段:張教官再次發布視頻,直指魏牌店長所發錄音是經過剪輯特殊處理,掐頭去尾,旨在誤導輿論。
就在魏牌店長發布錄音后,張教官團隊迅速做出了回應,凌晨5點拍視頻曬證據,直指魏牌店長所發布錄音,是經過了特殊處理剪輯,并非原錄音直出。
在張教官發布的視頻中,其團隊工作人員直接曬出了已方錄音文件,在和魏牌店長錄音文件對比后發現,后者錄音當中存在多處剪輯痕跡。包括“處理方式”、“誠意”、“面見魏建軍”等等多段語句,其出現的語境和對話時間上均與張教官團隊“錄音文件”不符合。
例如“你們之前出的所謂的方案,其實就是正常消費者遇到了車輛質量問題,應該有的處置方案,就是沒有出到一個有誠意的處置方案,這個事情其實是沒做的事情。”該段話語,實則是在張教官團隊與魏牌店長溝通魏建軍董事長是否知曉這件事時所提出,而非魏牌店長錄音當中的語境和語序。
此外,在張教官該段視頻末尾,其表示正在搜集證據,將會對此事進行“反擊”和“自證清白”。
網友主要意見:不少人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最初的判斷,有人開始相信張教官團隊此次維權并非以獲取商單為最終目的,而是需要面見魏建軍董事長直接溝通事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探尋“車輛到底有沒有問題”之真相;當然也有人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這是張教官團隊在未達目的后的“狡辯”和“轉移視線”。
從7月2日張教官發布視頻,截止筆者出稿,這件事兒在短短幾天之內已經迎來了兩次較大轉折,甚至還包含了疑似錄音剪輯等操作。一件看似簡單的車輛維權案例,劇情發展堪比一部跌宕起伏的懸疑劇。而截至目前,似乎子彈還在繼續飛,雙方各執一詞,誰都覺得自己委屈。
馬曰:
消費者維權不易,網紅“特權”該休矣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不少看官都已覺得有些疲憊和無趣。除了等待雙方繼續實錘證據,自證清白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即后續會因為某一方的妥協而“不了了之”。
而在此事件上,筆者卻產生了兩大思考。其一,作為普通汽車消費者,其維權難度是極大的;其二,近年來滋生出來的“網紅特權”這一現象,是不是應該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
先看消費者維權不易。
雖然國家相關部門早已建立和在不斷完善相關的監管機制,但以目前情況來看,一位普通的汽車消費者,當前遇到類似產品質量問題之時,他們的維權難度太大,維權成本也不低。
首先,假如維權車主不是一位粉絲量較大的博主,他的維權聲音是否能被車企聽到,更別提能否得到該品牌售后的快速回應和妥善處理?
其次,如果是普通消費者,他們要想找第三檢測機構來對車輛進行檢測其成本和難度,到底有多大,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第三,如果是普通消費者,他們不一定具備足夠的車輛故障判斷知識和了解具體的處理方式和機制,最終導致有苦自己吃,甚至有的還會付出更多的成本,包括金錢和時間成本等。
更有甚者,一旦提出維權事宜,等來的不僅僅是車企的售后,還需要面臨“XX法務部”。
其次,此事件折射出來的“網紅特權”問題,也到了需要各方重新審視和判斷的地步。
我們并不否認類似張教官團隊維權是站在普通消費者的一方,來替大家發聲的可能性。但也同樣無法理解,出了產品質量問題就得面見董事長的做法,這是不是有點太高看自己,錯估了流量所帶來的能量。
同時,正如許多網友所說,網紅也好大V也罷,其本質上還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維權應該合理合法,且在規定范圍內獲得利益主張,而不應該借著自己的粉絲數量和流量,來獲取超出普通消費者的權利。假如存在這種“特權”思維,那么可能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