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白宮官網消息,前總統特朗普近日官宣對14國啟動新貿易限制措施,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團隊公布,自8月1日起,將對14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區間為25%至40%。涉及國家包括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等主要經濟體,不同國家對應不同稅率。此次新關稅政策獨立于現有行業關稅體系,且明確表示若相關國家采取報復措施,將進一步追加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記者會上表示,對美方這一決定“非常遺憾”,日本政府不會輕易妥協,將繼續與美方進行磋商以維護自身利益。韓國總統辦公室則回應,將加快與美方的談判進程,力求達成雙方互惠的貿易成果。
南非貿易部長公開質疑美方依據的貿易數據準確性,認為其存在明顯偏差。泰國商務部表示對如此高的稅率感到困惑,談判團隊已做好準備,將堅持為國家利益而“戰斗”。其他被涉及國家也紛紛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不滿,均表示將通過持續談判解決分歧。
特朗普此舉旨在縮小美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逆差。通過提高進口商品成本,減少外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增加本土產品的銷量,促進本土產業發展,推動制造業回流美國。
從政治層面看,特朗普試圖通過這種強硬的貿易政策鞏固自身政治基本盤。藍領選民是其重要支持群體,強硬政策能展現其維護美國利益的姿態,以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特朗普(資料圖)
消息公布后,美國股市應聲下跌,標普500指數當日收跌約0.8%,為近三周最大單日跌幅。日本多家汽車制造商股價大幅下挫,美元兌日元、韓元等貨幣匯率出現大幅上漲。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正擾亂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轉。企業進口成本增加,不得不調整生產計劃,部分跨國企業已開始重新評估全球布局。這一狀況對經濟全球化進程形成阻礙,也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壓力。
回顧2018-2020年中美貿易戰,其結果顯示,貿易戰中沒有真正的贏家。美國本土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面臨物價上漲壓力,中國相關產業也受到一定影響,全球經濟增速因此放緩。
被涉及國家可能會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美國的貿易施壓。部分國家或采取針對性反制措施,對美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世界貿易組織可能會介入,對美方措施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全球企業或加速調整供應鏈,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國際社會或呼吁通過多邊協商機制解決貿易爭端,維護全球貿易秩序。
特朗普(資料圖)
若貿易戰持續升級,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格局發生變化,部分國家間的貿易合作可能加強,而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裂痕或進一步擴大。若局勢得到緩和,通過談判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則可能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