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最新發布的報告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答案:到2030年,全球超過10億青年將面臨健康惡化危機!這可不是什么危言聳聽,而是44位專家花了兩年時間,翻遍了550篇研究文獻得出的結論。
10億人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整個中國的人口總數。這些10到24歲的年輕人,正面臨著肥胖、心理健康問題、氣候變化和數字技術沖擊的四重夾擊。更可怕的是,這還只是個開始,情況可能會越來越糟。
年輕人成了"實驗小白鼠"
說起氣候變化,很多人覺得這是個遙遠的話題,但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就是他們要面對一輩子的現實。報告指出,這一代青少年將成為首批"全程體驗"氣候失衡的倒霉蛋。想想看,到2100年,全球約18億青少年將要在比工業化前高出2.8攝氏度的環境中生活。
這聽起來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熱一點嗎?但實際情況遠比你想象的復雜。溫度升高會帶來極端天氣、糧食危機、生物多樣性減少,還有各種因為高溫引發的疾病。更要命的是,年輕人的"使用壽命"更長,他們要在這種惡劣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而做決策的往往是那些"用不了幾年"的老年人。
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歐洲的熱浪、亞洲的洪水,這些"天災"對年輕人來說已經不是新聞,而是日常。他們從小就要學會如何在極端天氣中生存,這種經歷是前幾代人完全無法想象的。
被手機"綁架"的一代
現在的年輕人被稱為"數字原住民",聽起來很酷,但實際上可能更像是"數字難民"。全球79%的15-24歲青少年都能上網,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更是高達95%。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們是第一代從出生就被數字設備包圍的人類。
這種"全天候在線"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問題。以前的青少年最多就是被電視"毒害"幾個小時,現在的年輕人卻要24小時面對各種屏幕的轟炸。微博、抖音、朋友圈,無窮無盡的信息流讓他們的大腦從來沒有真正休息過。
更可怕的是網絡暴力和信息繭房。以前被霸凌的孩子回到家就安全了,現在網絡霸凌可以跟著你到任何地方。而算法推薦機制讓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泡泡"里,看到的都是符合自己偏好的內容,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判斷真假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發展更是給這個問題火上澆油。現在的AI可以生成以假亂真的圖片、視頻和文字,年輕人要在這種環境中分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難度堪比在暴風雨中找北極星。
全球年輕人在"長胖"競賽
如果說氣候變化和數字技術還比較抽象,那肥胖問題就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自1990年以來,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青少年肥胖率增長了8倍!到2030年,全球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人數將達到4.64億,比2015年增加了1.43億。
這個數字有多恐怖?相當于整個歐盟的人口都變胖了。而且這還只是開始,肥胖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關節問題,這些原本應該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富貴病",現在卻開始在青少年群體中蔓延。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不健康的食物比健康食物更便宜、更容易獲得。一杯奶茶的價格可能比一份沙拉還便宜,一包薯片比一個蘋果更有"性價比"。對于收入有限的年輕人來說,選擇似乎是顯而易見的。
含糖飲料的消費增長更是驚人。除了少數發達地區,全球其他地區青少年的含糖飲料消費量增長了24%-33%,超過半數的青少年每天至少要喝一次含糖飲料。這就像是在身體里埋了一顆定時炸彈,只是爆炸的時間被推遲到了幾年甚至幾十年后。
看不見的"大流行病"
如果說肥胖問題還能通過體重秤量出來,那心理健康問題就是一個看不見的"大流行病"。報告顯示,到2030年,精神疾病和自殺將導致全球青少年損失4200萬年健康生命,比2015年增加了200萬年。這意味著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青少年疾病負擔的首要原因。
4200萬年是什么概念?這相當于100萬個年輕人失去了42年的健康生活。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個破碎的家庭和被摧毀的夢想。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現代生活的壓力。以前的年輕人最多就是擔心考試成績和工作問題,現在的年輕人要面對房價高漲、就業困難、環境惡化、社會不平等等一系列問題。他們被告知要為氣候變化負責,要為經濟危機買單,要為社會問題找解決方案,但同時又被告知他們"太年輕,不懂事"。
問題互相"抱團取暖"
這些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加強的。比如,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會增加心理壓力;長時間使用數字設備會影響睡眠質量,進而影響體重控制;肥胖會降低自信心,加重心理負擔;心理問題又會影響生活習慣,導致更多不健康行為。
這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漩渦,一旦被卷入就很難脫身。而且這個漩渦還在不斷擴大,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舉個例子,一個年輕人因為氣候焦慮而感到壓抑,于是花更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尋求安慰,結果接觸到更多負面信息,心情更加糟糕,于是開始暴飲暴食來緩解壓力,體重增加后又因為外貌問題而更加自卑,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年輕人的韌性超出想象
盡管形勢嚴峻,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報告也提到了一些積極的變化,比如青少年吸煙率和飲酒率在下降,教育普及率在提高,特別是女性教育的改善讓人看到了希望。
更重要的是,年輕人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往往超出想象。他們可能是第一代面臨這些問題的人,但也是最有可能找到解決方案的人。從環保運動到心理健康倡導,從科技創新到社會改革,年輕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
而且,現在社會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度也在提高。《柳葉刀》這樣的權威機構發聲,政府和國際組織也開始重視青少年健康問題。雖然行動可能還不夠快,但至少方向是對的。關鍵在于如何將這種關注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需要更好的政策、更多的資源投入、更有效的干預措施。但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聽取年輕人自己的聲音,讓他們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畢竟,他們不僅是問題的受害者,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力量。給他們發聲的機會,給他們參與決策的權利,或許就是扭轉這場健康危機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