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曾是春晚舞臺上光芒萬丈的相聲大師,可誰能想到,這會兒卻瘦得像紙片人一樣癱在輪椅上,被兒子推著四處賺錢。
7月9日那天,94歲的楊少華老爺子參加完開業(yè)典禮就撒手而去了,從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到被榨干的賺錢工具,這個轉變真讓人心寒。
曾經逗樂千萬觀眾的老人,咋就在生命最后時刻成了最悲傷的段子?養(yǎng)兒防老,啥時候變成了養(yǎng)老防兒?
作者-彤
臨終前的最后"表演"
話得從7月9日那天說起,天津那天熱得要命,氣溫躥到35℃。老爺子被兒子楊倫推著輪椅,顫顫巍巍地出現(xiàn)在一家海鮮飯店的開業(yè)現(xiàn)場。
看著視頻里的畫面,真讓人心疼得發(fā)抖。楊少華瘦得就剩皮包骨,手臂細得像竹竿,青筋都爆出來了。嘴巴張著合不上,眼神渙散,對周圍的熱鬧毫無反應。
更讓人看不下去的是,老人明顯坐不穩(wěn),幾次差點從輪椅上滑下來。可兒子楊倫忙著應酬,完全沒注意到父親的難受。
網友看到這些畫面都炸鍋了。有人直接罵:"這哪里是兒子,分明是吸血鬼!"也有人心疼地說:"老爺子都瘦成這樣了,還要被逼著吃淀粉腸?這是人干的事?"
更氣人的是,當天下午1點38分,楊少華的賬號還更新了帶貨視頻。畫面里老人茫然地吞咽著淀粉腸,兒子在一旁賣力推銷。幾個小時后,老人就去世了。
這條視頻成了楊少華生前的最后影像,看著讓人心酸。一個94歲的老人,臨終前幾小時還在為兒子賺錢,這樣的"孝子"真讓人無語。
事情傳開后,相關視頻被火速刪除,可網友的憤怒早就按不住了。罵聲一片,都說這是把老人當成了移動的ATM機。
想想真諷刺,一個用一生逗樂觀眾的老藝術家,最后活成了最心酸的段子。這一推一拉之間,不知道榨干了老人多少精氣神。
從孝子到"吸血鬼"的蛻變
說起來真讓人心疼,楊少華這輩子為了幾個兒子,那是掏心掏肺。年輕時拼命演出賺錢,58歲就病退了,硬是咬牙去北漂掙錢。
老爺子省吃儉用好多年,愣是給四個兒子都買了房,讓他們結婚成家。按說這樣的父親,兒子們應該好好孝順才對。
可誰知道,兒子們把老父親當成了會下蛋的老母雞。三兒子楊倫打著照顧父親的旗號,把94歲的楊少華接回家,轉頭就讓他當起了吃播網紅。
每天,楊少華都得拍攝4到5條帶貨視頻,忙的時候甚至一天拍8條。老人連坐都坐不穩(wěn)了,楊倫還往他嘴里塞食物,逼著他說廣告詞。
最讓人看不下去的是那些淀粉腸的吃播。老爺子牙口不好,嚼東西都費勁,可兒子還要求他表演"好吃"。看著老人黑臉含淚的樣子,真讓人心都碎了。
小兒子楊議的做法更過分。老爺子隨手寫的書法,被他標出10萬元一幅的天價。連簽名折扇都敢賣500塊。
更夸張的是,楊議那棟3000平米的豪華別墅,裝修錢都是靠老父親拖著病體跑商演掙來的。老爺子的血汗錢,全被兒子拿去享受了。
據說,楊少華2025年因為高血壓、營養(yǎng)不良已經三次住院,進食都得靠鼻飼。身體都這樣了,兒子們還拉著他直播、剪彩、賣貨。
有網友翻出老爺子之前拍的帶貨視頻,清一色是零食和飲料。他牙不好,還硬被塞東西吃。看著老人難受的表情,真讓人憤怒。
這樣的兒子,哪里是孝順?分明就是榨干父親最后一滴汁水的吸血鬼。老爺子拼了命給兒子們鋪路,換來的卻是無休止的壓榨。
老藝術家群體的集體困境
楊少華的遭遇不是個例, 天津曲協(xié)的。他透露,近十年來有30%的老藝術家因為家庭糾紛放棄了藝術傳承。 這個數(shù)字聽著就讓人心寒。老藝術家們年輕時為了藝術奉獻一生,老了卻得為了生存被家人當成賺錢工具。 心理學研究指出,67%的多子女家庭老人容易成為經濟犧牲品。特別是那些有一定名氣和經濟價值的老藝術家,更容易被子女"消費"。 看看現(xiàn)在的短視頻平臺,多少老藝術家被兒女推出來直播帶貨?表面上說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實際上就是拿父親的臉當招牌賺錢。 90歲的秦怡還被拉去劇組熬夜拍戲,80歲的謝芳去商演結果摔成重傷。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老藝術家們晚年的尊嚴在哪里? 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現(xiàn)象正在蔓延。一些年輕的藝術工作者看到老前輩的遭遇,都開始為自己的晚年擔憂。藝術傳承的鏈條會不會因此斷裂? 業(yè)內人士分析,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復雜。一方面是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老藝術家缺乏穩(wěn)定的晚年保障;另一方面是傳統(tǒng)孝道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異化。 當親情變成生意,當孝順變成利用,老藝術家們的晚年還有什么尊嚴可言?他們用一生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精神財富,難道不應該得到更好的回報嗎? 楊少華的悲劇,是整個老藝術家群體困境的縮影。如果我們不重視這個問題,類似的悲劇還會繼續(xù)上演。 重建孝道文化與保護機制 這事兒讓人反思,咱們的孝道文化到底出了啥問題?傳統(tǒng)的"養(yǎng)兒防老"理念在現(xiàn)代社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壓力大,房貸、車貸、育兒成本,哪一樣都不輕松。可這不能成為榨取老人的理由。孝順的本質是讓老人感受到尊嚴和溫暖,而不是把他們當成賺錢工具。 法律專家指出,根據《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子女有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但絕不包括讓老人超負荷工作。強迫老人參與商業(yè)活動,已經涉嫌違法。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努力。政府層面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老藝術家有穩(wěn)定的晚年收入。不能讓這些為文化事業(yè)奉獻一生的人,老了還要為生存發(fā)愁。 文化部門應該建立老藝術家專項保護基金,為他們提供醫(yī)療、生活等方面的保障。同時設立舉報機制,嚴厲打擊惡意消費老藝術家的行為。 社會各界也要行動起來。媒體要加強監(jiān)督,曝光那些不當利用老人的行為。觀眾要理性消費,不要為了獵奇去關注那些明顯在消費老人的內容。 平臺方也有責任。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應該建立老年用戶保護機制,對明顯存在強迫老人參與的賬號進行限制。不能讓流量成為壓榨老人的幫兇。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重新定義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孝順不是讓老人為子女創(chuàng)造價值,而是讓老人在晚年感受到子女的關愛和社會的尊重。 國外有一些值得借鑒的經驗。日本建立了完善的老年人權益保護體系,韓國設立了藝術家終身保障制度。咱們也應該結合國情,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老藝術家保護機制。 楊少華走了,但他的悲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不能讓更多的老藝術家重蹈覆轍。保護老藝術家,就是保護我們的文化傳承。 每個人都會老去,今天我們如何對待老人,明天就會如何被對待。讓我們用實際行動重新定義孝道,給老藝術家們一個有尊嚴的晚年。 結語 楊少華的離世,不僅是相聲界的損失,更是對我們每個人的警醒。真正的孝道,應該是讓老人在晚年感受到尊嚴和溫暖。 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建立老藝術家保護機制,讓這些為文化事業(yè)奉獻一生的人,能夠安享晚年,不再被商業(yè)利益所困擾。 你覺得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老藝術家的權益?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看法,讓我們一起為重建孝道文化貢獻力量。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