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楊少華走了,40度被推去商演,下午還啃淀粉腸帶貨,這晚年太讓人心疼
天津那40度的天,地表燙得能煎雞蛋。94歲的楊少華被兒子楊倫推坐在輪椅上,襯衫后背濕得能擰出水,雙目半閉著,像尊被搬來搬去的老擺件。
臺下有人喊“楊老師保重”,他沒應聲,被人扶著勉強抬了抬手,這是他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眼前。
當天中午,楊倫的賬號還發了帶貨視頻:鏡頭里,楊少華瘦得只剩一把骨頭,黑著臉嚼著淀粉腸,醫生早說過老人得少吃油膩,可他還是被催著含糊吐出“好吃”倆字。下午6點,訃告就來了。
誰能想到,這老爺子曾是相聲圈的“蔫哏泰斗”。
12歲進天津茶樓當學徒,端茶倒水偷學本事,師承郭啟榮卻連個正式名分都沒有,在講究門戶的相聲圈,他只能當“綠葉”,把風頭讓給別人,自己在角落里攢經驗。
60歲那年,他和趙偉洲演《枯木逢春》,沒咋咋呼呼,就靠一句“我是藝術家”的蔫壞,嘬牙花子的小動作,把小人物的機靈演活了。
后來和小兒子楊議拍《楊光的快樂生活》,他演的“楊豐年”,愛較真、嘴硬心軟,活脫脫一個天津老街坊,“肉爛在鍋里”成了金句,那時他總說“兒子們好,比啥都強”。
可晚年的日子,咋就變了味?
他立遺囑把房子平分給4個兒子,想著“給他們遮風擋雨”,自己卻成了二兒子楊倫的“流量密碼”。
楊倫的視頻里,老爺子要么被推去商演撐場面,要么對著鏡頭試吃各種不適合老人的東西。有回直播,楊倫把餅干往他嘴邊湊,“爸,嘗嘗”,他眼神都散了,還得配合點頭。
網友看著心疼:“這哪是孝順?分明是榨干最后一點名氣!”有人翻出他早年的采訪,那時他說“相聲得接地氣”,可誰能想到,晚年的他,成了兒子接地氣賺錢的“道具”。
他一輩子演“蔫哏”,講究把情緒藏在小動作里,年輕時被擠兌不吭聲,出了名也不張揚。可晚年這點體面,愣是被一點點扯沒了:40度高溫下的輪椅,淀粉腸在嘴里沒嚼動的樣子,被鏡頭懟著臉的無奈……
楊少華走了,楊倫刪了那些帶貨視頻,發了條“父親安詳離去”的悼文。可大伙記著的,是那濕透的襯衫,是嚼不動的淀粉腸。
他演了一輩子小人物的悲歡,卻沒躲過晚年的難。這事兒擱你身上,你能接受家里老人被這么折騰嗎?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