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書畫藝術繁盛的北京,有這樣一位低調而又熠熠生輝的裝裱師——魏福良。自少年起,他便將滿腔熱情投入到這門古老而深邃的技藝之中,用雙手與心靈,連接著紙墨之間的靈魂,成就了無數佳作背后不為人知的藝術光輝。時至今日,魏福良不僅是裝裱領域公認的大匠,更以獨特視角和創新精神,為書畫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他用一生踐行著那句“書畫三分畫,七分裱”的古訓,讓無數名作在他的巧手下煥發新生。
裝裱之道:在傳統與創新間求極致
“裱褙乃書畫裝潢之技,俗云:‘三分畫,七分裱’,實有其理?!蔽焊A汲R源俗悦?。走進他的工作室,宣紙、絹布、各式工具整齊安放,空氣中彌漫著糯米漿的清香。每一幅待裝裱的作品,無論出自名家還是新秀之手,他都以同樣的敬意對待——仔細清潔、修復、甄選材料、裁紙拼接、晾曬定型,每一道工序皆一絲不茍,恰如醫者為珍貴生命療愈。“裝裱不是簡單的技術活,而是與藝術本身的對話,是對畫家筆墨的再創造與升華?!蔽焊A既缡钦f。
他深知,裝裱絕不僅僅是將一幅字畫“貼”到絹布上那么簡單。尤其中國畫,常用極為脆弱的宣紙或絹素為載體,若裝裱不精,輕則影響視覺美感,重則致作品色彩失真,壽命縮短。正如清代陸時化所言:“書畫不遇名手裝池,雖破爛不堪,寧包藏匣中,不可急付拙工,是滅其跡也?!痹谖焊A伎磥?,裝裱師的職責,是為藝術作品“制嫁衣”,用工藝與美學雙重修養,幫助畫作煥然一新,走向更長遠的流傳之路。
他鉆研古法,精通各式裝裱工藝:立軸、橫卷、冊頁、扇面、鏡片,無一不通。在材質選擇上,他尤為講究,總是親自甄選上等宣紙、天然絹布、特制漿糊等材料,并結合作品的風格、年代、作者習慣靈活施藝,既保持原作氣息,又增強整體觀感與保護性能。魏福良的裱褙,經他巧手,斷紋復生,殘破重光。許多古畫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技藝之高超讓同行嘆服。
匠心守護:讓藝術煥發恒久光彩
在魏福良心中,裝裱師是藝術品的“守護者”。他習慣于每幅作品裝裱前靜靜凝視,感受其中筆墨的韻律與情感。他強調:“裝裱不僅要美化作品,更要保護作品,使其可以更長久地保存和欣賞?!币虼?,在裝裱過程中,他會根據作品的具體狀況進行精細修復和防護處理,最大限度延續藝術生命。
魏福良尤其擅長裝裱各種風格的中國書畫。無論是狂放的潑墨山水,還是精致的工筆花鳥,他都能根據畫作的氣韻和表現力,量身定制裝裱方案。有時,他會采用復古工藝,讓作品盡顯古雅風華;有時則結合現代材料與技法,為畫作增添一份清新與現代感。譬如,著名書畫家李嘉存赴土耳其交流展覽的作品,正是由魏福良親手裝裱。其工藝之精美,不僅得到藝術家本人高度認可,也贏得了國際觀眾的贊嘆。正因為魏福良對“畫與裱”的深刻理解,他裝裱的每一幅作品,都如同藝術與工藝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長期以來,他堅持親自把關每一道環節,從畫心修整、材料挑選、接縫處理,到最后的裝池晾曬,無不精益求精。哪怕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他也絕不放松。正因如此,經他手裱褙的書畫,不但視覺效果極佳,而且更耐保存,經久如新。這種對完美的執著追求,源于他對藝術的敬畏與熱愛,更來自他對“工匠精神”的堅守。
學以致用:裝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魏福良深知,裝裱技藝作為中華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守正創新,也要代代相傳。中國的裱畫藝術,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歷史,歷經隋唐、宋元、明清的發展,每一代都有新的突破與演變。他自小虛心向前輩學習,后又遍訪京城各大裝裱世家,潛心研習古籍,反復鉆研傳統工藝的真髓。與此同時,他又不拘泥于成法,勇于嘗試新材料、新工藝,敢于在實踐中推陳出新,讓裝裱藝術既傳承古韻,又煥發時代氣息。
在裝裱材料的選用上,魏福良極為考究,堅信優質的宣紙、絹素、漿糊是作品長久保存的基礎。他積極探尋各地優質原料,針對不同年代、不同畫種、不同用途的作品,設計差異化的裝裱方案。例如對于現代水墨作品,他會采用無酸環保材料,最大限度保持畫作色澤不變;而對于古舊書畫,則傾向于沿用明清時期的傳統工藝,使其更加貼合原作歷史氣息。在他心中,裝裱工藝不應一成不變,而應與時俱進、因地制宜。
他還善于結合現代美學理念,將裝裱與空間美學、展覽展示相融合。每逢大型展覽,魏福良總能根據展覽主題和空間特點,為作品設計出最佳的裝裱與陳列方式,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體驗到書畫藝術的多重美感。在2019年第二十二屆北京藝術博覽會上,魏福良攜范傳福、禹中斌等多位名家書法作品參展。經他裝裱的書畫,不僅受到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也大大提升了展品的藝術高度與市場價值。眾多藏家評價:魏福良裝裱的作品,真正做到了“畫中有裱,裱中見畫”,讓藝術品本身的神韻更加出眾。
從裝裱師到書畫界推動者
魏福良的成就,不僅體現在裝裱工藝上的爐火純青,更在于他對書畫藝術行業的推動與貢獻。多年來,他不僅是裝裱師,更成為眾多藝術家的經紀人和策展人。他擁有敏銳的藝術眼光,能夠發掘和推廣優秀藝術家,讓更多作品走進大眾視野。作為北京時代京輝文化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魏福良以裝裱為基石,將公司業務拓展至書畫展覽、藝術交流、企業形象策劃等領域,成為行業內備受尊敬的多面手。
他積極參與并主導各類藝術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為藝術家搭建廣闊的展示平臺。無論是“宣和?至臻——當代名家書畫聯展”,還是國際藝術交流盛會,他都親自參與展品遴選、展覽策劃與現場布展。他強調裝裱與展覽、裝裱與空間的有機結合,使每一件展品在展覽現場都能發揮最佳的視覺與藝術效果。他認為:“展覽現場的裝裱不只是保護作品,更是與觀眾的一次美學交流?!?/p>
憑借在裝裱與藝術推廣上的卓越成就,魏福良獲得了眾多業內外人士的認可和尊敬。無數名家、藏家慕名而來,與他合作,將自己的作品交予他精心裝裱、推介。李嘉存、米南陽、王鐵牛、禹中斌、容鐵等名師大家,都對他的手藝和為人贊賞有加,稱其為“書畫之友,裝裱之匠”。在與這些名家藝術的交流合作中,魏福良的藝術視野日益開闊,裝裱技藝更趨成熟,他對書畫美學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多元。
匠心傳承:以身作則啟后人
“裝裱師是一門慢工出細活的手藝活,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積淀和打磨?!蔽焊A汲3=虒Ш筝?。他十分重視裝裱技藝的傳承,常年帶徒授藝,悉心指導年輕人學習傳統技法與創新理念。他強調,不要只學表面功夫,要從心靈深處去理解書畫與裝裱的關系,學會用手和心與藝術對話。
在時代京輝文化有限公司,他打造了良好的學習與交流氛圍,鼓勵員工不斷鉆研、互相切磋。他帶領團隊多次參與裝裱技藝比賽和行業培訓,將自己的所學所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后人。他認為,裝裱師要有一顆“安靜的心”,既要能沉下心來鉆研技藝,也要能與畫家、藏家溝通交流,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情感。
裝裱作為一種傳統工藝,不僅是物理的技藝,更是心靈的修煉。魏福良常說:“裝裱是為書畫藝術搭建舞臺,讓每一幅作品都能在最佳的狀態下被欣賞、被收藏、被銘記?!痹谒磥?,每一次成功的裝裱,都是一場關于時間、藝術與匠心的對話。而他,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份古老技藝的現代傳承。
以匠心致敬藝術 讓世界看到中國裝裱之美
魏福良以一顆赤誠之心,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裝裱的藝術天地。他用手藝承載歷史,以匠心連接古今,在紙墨之間筑起藝術的長城。在他精湛的裱褙技藝下,三分畫七分裱的哲學被賦予了嶄新生命——畫因裱而生輝,裱因畫而不朽。他讓無數書畫佳作在當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藝術魅力,也讓中國傳統裝裱藝術走進更廣闊的時代舞臺。
未來,魏福良仍將以不斷創新和傳承的精神,守護和發展這門古老技藝,帶領更多藝術同仁一起,為中國書畫藝術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言:“只要用心裝裱,任何一幅畫都能煥發出它應有的光彩?!痹谒膸ьI下,中國的裝裱藝術,必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