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對話楊曉陽 | 四十年絲路求索與藝術之道

0
分享至

路,是人類走向世界,回到家園的方法。中國哲學更是把道路從現實途徑,指向了心靈和思想,這就是所謂的“道”。《絲綢之路--楊曉陽絲路四十年美術創作暨文獻展(上海)》7月3日—31日在上海海派美術館舉辦。日前,楊曉陽暢談歷經40年由人生求索之路,深入到藝術創造之“道”的歷程。

1985年夏,楊曉陽多年苦讀從西安美術學院畢業,立刻從“讀萬卷書”轉入“行萬里路”。他說:“一行7人騎自行車從西安出發,朝著絲綢之路新疆就走了。走的時候認為1個月就回來了,結果一氣兒走了4個月。從此就跟絲綢之路結下了不解之緣,到今年剛好是40年。傳統“絲綢之路”的30多個國家基本上都去了。現在中央定的全面“一帶一路”大概有60多個國家,包含了海上絲路、草原絲路、歐亞大陸橋。原來絲綢之路實際上是阿拉伯國家、伊斯蘭國家,現在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日本、俄羅斯全都包含了。”

40年厚積

記者:從1985年至今,正好舉辦40年回顧展覽。

楊曉陽:這是個從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始舉辦的系列回顧展。以前的展覽一直叫“絲綢之路”,展覽小標題有不斷的變化,但主要創作內容都是沿著絲綢之路國家進行采風考察、研究寫生、創作。

我出生在古都西安。在西安,2000年來絲綢之路東西交流的人證物證、歷史故事、歷史文學、藝術等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遺跡比比皆是。在西安人心目中“絲綢之路”是個謎,40年來我沒有離開過“絲綢之路”這個主題。偶然也有對其他題材的一些涉及,如長城、黃河、長江以及一些其他國家的涉及,但最后我還是聚焦到“絲綢之路”。由于有對“絲綢之路”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考古、傳說等長達四十年的關注研究,從實踐過程到創作成果,再到理論,再到下一步設想,我想應該有40年的回顧這樣的一個節點。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從學術上來講,對于絲綢之路,我讀歷史,沿途考證文物,體驗人和事,對文物遺存進行研究。在體驗過程中把歷史、哲學與現實結合在一起,這樣的體驗就較深入,更豐富,收獲也更大。40年寫生,早年多是盲目的基本訓練式,重在加強造型能力、搜集體驗素材、記錄所經歷的生活。隨著對“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了解,透過現實追溯其背后的淵源,探究美學哲學深層,逐漸地畫風就由寫生慢慢地走向寫意。

我們早年的速寫寫生和創作是以現實主義表現方法對歷史題材的再現。很多歷史看不見,具體資料不多,我們結合沿途考察、體驗想象當時的現實,利用一切考古歷史資料來恢復曾經有過的現實。我慢慢發現,“絲綢之路”不僅是一個歷史概念,不能只用考古來追溯它的原本,它還是一個文化概念。

在我40年研究中,初始認為“絲綢之路”是歷史的,寫生考察研究使我對它的認識從現實主義發展到浪漫主義,認識到它是個文化概念。這就更加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也增加了藝術發揮的可能性。這種發揮比純粹以現實來表現、提煉概括要空間大得多。因為絲綢之路是連接東西文化的一個橋梁。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商業、戰爭和平等這些題材和主題,始終貫穿其間。

日益純化深化的創作觀念

楊曉陽:2000年的跨度,有很多歷史事實是無法考證的,有一些壓根兒就沒有發生過,是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歷朝歷代的想象或傳說。因此它作為藝術表現的一個對象、題材和主題,我認為是非常的合適。我越來越集中在“絲綢之路”這個大母題上,它既能提供創作的題材和“說法”,又有不斷地盡可能發揮的想象空間。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在原始文化狀態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畫開始跟西方是沒有什么區別的。科學推動了西方繪畫的發展,在五六百年之間,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為科學的藝術。而中國一直沿著表情達意、寫意的形式在不斷地豐富,始終沒有離開這個類型。但是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繪畫是中西結合的,既有科學的支撐又不能喪失中國傳統的寫意精神。在表現“絲綢之路”的過程中,我就是兩種方法齊頭并進,一方面對有根據的盡可能地收集關注。用各種現代的手段,圖片的、臨摹的、寫生的,還有搜集各地的文字歷史、地方志、文物考證。“絲綢之路”作為文化概念,我在畫的過程中,沿著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辦法,追求寫意,力求“物我相融”才出意境。眼中的形逐漸成了心中的形,最后又成了畫中的形,又有畫外的形。畫外之形為之“象”,象外之象。眼中之形,心中之情,畫中之形,象外之形。我們從學院教育練就了比較全面的寫實繪畫的基礎能力,加上對中國傳統寫意精神的理解。在“絲綢之路”中,我覺得既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既可以現實也可以浪漫,還可以寫意。所以這40年基本上是走了從寫實到寫意的路子。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在近30年的過程中,隨著眼界的開闊,國際視野的開放,我始終沒有放棄對于抽象藝術的探索,雖然我很少拿出來展示,但是實際上,近30年來我每年都要用一定的時間畫一定量的抽象水墨,我把它叫作水墨太極。水墨就是黑白兩色,它在毛筆、宣紙的繪畫書寫中就有很多矛盾需要解決,比如說黑白關系、干濕關系、曲直關系、快慢關系、清楚與模糊關系、具體與抽象關系等等。以水墨工具表現抽象,探索水墨在抽象繪畫創作中的各種可能性,我有大量作品,這次會展示。

“神、形、道、教、無”與理論自覺

楊曉陽:在40年過程中,開始是寫實的,逐漸綜合了寫意,進而純粹的寫意,部分具體的變為抽象的,拋開了題材和主題,純粹是水墨技法,水墨形式感的抽象。在這過程中,在寫意和抽象之間還有象征性寫意和純粹寫意的區別。我盡可能地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深刻理解“陰陽論”。人們對于時間和空間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時間和空間是永遠沒有底線,永遠無法解釋的,永遠無法回答時間和空間的長短大小深淺的問題。近幾年,無論是以具象、意象的形式出現,還是抽象形式出現,我都盡可能打破時空,使得純粹繪畫元素凸顯,在繪畫技法和元素的豐富化方面進行大量嘗試。雖然畫的是“絲綢之路”,但表現的是天地萬物、人性,以及人和自然的關系,在這些錯綜復雜的天地人的關系中體現時間的無限和空間的無限。

從寫實到寫意,再到抽象。從對具體事物的觀察描寫、描繪能力的加強到拋開技法自由發揮,表現世界事物和人的表象背后的深層矛盾規律,這是跟當下美術普及任務是相悖的,但我從來沒有猶豫過。普及美術的很多人都畫得很好,何必大家千軍萬馬都去走這個獨木橋?對于表象背后事物規律和本質的追尋,就是中國人所謂的“道”。

請橫屏欣賞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用“形、神、道、教、無”5個字來概括我的理論思考。“形”是繪畫造型藝術,以畫形為基礎,從無到有,從不會畫逐漸能夠描摹對象外形,以“形”來表現事物的外表。我們為什么要作畫?那是為了以形寫神,表現題材的精神與內容。以形寫神是第一步,以神寫形是第二步,重在精神內涵,忽視他的外表次要細節,叫作以神寫形。形神兼備,形神背后是道,是事物本質和規律,反映事物本質的本源。在天地萬物形成之前,這個“道”是存在的,事物的規律是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出現充滿了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就是事物對立統一的發展規律。

表面和背后的關系就叫作“道”。“道”作為一個名詞是路,就是道路。研究事物,要通過路徑,一個門徑叫作“道”。“道”作為動詞是要把它娓娓道來,把它說出來,把它總結出來。作為深層的中國人表述哲學的概念,在形神背后要有“道”的支撐。“道可道,非常道”,它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在理解和追尋探索道的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觀點、學說。比如說同樣一個蘋果,有人說蘋果好吃,有人說蘋果好看,有人說蘋果是紅的,有人說蘋果是綠的,有人說蘋果是白的,有人說蘋果是黑的,都有道理。那就是說“道”是不同的,每個人理解“道”,它形式是不同的,不同的“道”形成不同的學說,叫作“教”。宗教是一種“教”,說法也是一種“教”。“教”是名詞,代表求道過程中的說法和結果。“教”也是動詞,就是要施教育世人、后輩。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形、神、道、教”的學習、研究過程,成為新的起點,要不斷超越。像畢加索一生有無數個超越,像齊白石至少有3個超越,他早年是個木匠,后給人畫像,終成大師。齊白石衰年變法,畢加索不停變化。這在藝術史上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現象。這個現象,在我的總結里就是“形、神、道、教、無”不斷循環。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有無相生才能生生不息。我在畫“絲綢之路”的過程中,經歷了“形、神、道、教、無”五個過程,不斷反復。

“五化”銜接人工智能時代

楊曉陽:我的中西結合,是中國當代藝術教育對傳統中國藝術精神的探索,結合了全世界當代藝術,落實到我自己的創作就是“五化”——題材模糊化、主題多義化、章法多維化、造型意象化、用筆書畫化。題材模糊化,是針對我們這幾十年來學習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總是有一個固定的、清晰地表現題材和對象。現在不是這樣,現在畫面含量很大。把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發生的人和事都綜合在一起,于是畫面不再單純,不單純題材就模糊化了,感覺就豐富多彩。無限情節疊加在一起,誰看了都有他自己熟悉的想象和擴展,于是它是個多樣的,所以叫題材模糊化。題材模糊化了,每個人理解的主題就多義化,章法就多維化,不是一個透視點、一個畫面、一個高低遠近,而是根據畫面、題材和主題的需要,畫面有無限多視角,遠景、近景、俯視、仰視,運動中、固定點看,章法就需多維化。要達到這樣形式感的統一,需要從客觀景物提煉為人為元素,想象的空間非常大,每個具體物象造型是根據我們眼中之相形成的心中之相和象外之象,叫作造型的意象化。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在全世界所有的繪畫形式中,最難掌握瞬息萬變甚至人力無可控制的,只有水墨。水墨的工具材料完全跟書法一樣,因此我說“用筆書法化”,大量的即興、不可預料、不可控制、無法設計的元素在其中,大自然與人同時發揮作用。比如說天氣陰的時候,我們畫的水墨半天不干,動作結束,畫面繼續在變化,水分在畫面上充分滲化。在大太陽底下,可能在15分鐘就干透了,這就是人和大自然天地融合天人合一。在這些多方面元素互相交錯在一起過程的進行中間,還有很多人力所沒有考慮到的,看著是偶然的,實際上是必然的。幾十年的思考、功夫、材料的運用,在短時間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變化。我力圖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發現偶然性,使得它變成必然。它一旦變成必然,我還要不斷地破壞這種穩定性,使得它再繼續變化。

這次展覽是從寫實到寫意到抽象到象征,方法從現實主義社會主義、中國傳統的寫意精神,到西方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相結合。材料方面突破了傳統的中國畫或者西畫的材料,中西結合,還有非繪畫手段、綜合材料、設計和偶然成分。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五大板塊展陳言猶未盡

楊曉陽:展品中還有我自己的收藏,散落布置在展廳空間和公共空間陳列。這些作品都將用現代手段,在文獻展中呈現。因為展場的原因,在編排過程中不特別規整,基本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寫生”,第二部分“主題化”,第三部分“重彩”,第四部分“水墨”,第五部分“綜合材料”。展覽跨度有40年,每一個階段都力圖有展示,但都只是我整體創作的冰山一角。在畫展背后,每個時期,每個類型可能都有很多失敗,呈現在這兒的也不代表成功,就是過程而已,是一個階段的一種效果的呈現。好與壞、成與敗,還來不及評判。我不愿重復,我就朝前走了。每一個階段都有所遞進,有所變化,像波浪形向前走,時好時壞,或許全部都是在不成熟探索中。我很欣慰的是我沒有停步,我一直在推進,在波浪形發展。只要發展就鮮活,鮮活得可能不成熟,鮮活狀態留下來的痕跡就是有意義的,總比一潭死水、因循守舊要強。

創新是藝術的推動力,追求象外之象是更高的追求,我都有所考慮,是不是有所表現,我自己無法評判。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通過這個展覽,研究問題,給我更大啟發有利于下一步探索,思考更多的問題,增加一些動力。

請橫屏欣賞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第一部分“生活寫生”大致上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從學校畢業后早年的作品。自從1985年,我就對于純粹的那種固定的課堂寫生就比較回避,盡可能畫鮮活生活。從西安出發,“絲綢之路”沿途畫了大量的速寫,有一些是三筆兩筆,有一些也有很多個小時的描繪。西洋的素描加上中國的線描,或者叫作線面結合技術。在熟練的基礎上,從單一對象畫到豐富對象。寫生里近15年作品,跟我整體藝術思維是完全一致的,隨著眼界開闊、手段熟練,逐漸從眼目所及,畫到心中所想,從眼中之象、心中之象、畫中之象,到畫外之象四步。

由原來的沒有對象就很難作畫,到現在隨時隨地心中之象浮現出來的時候就可以作畫。作畫的時候不像過去有嚴格程序,復雜過程,現在都是一揮而就。現在的畫都是速度快、表達自由,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死板效果,呈現出似有似無、點到為止,制造一種豐富的效果,使得畫面感覺到豐富、綜合,在表現上盡量駕輕就熟。在表現的過程中有直接觀察、有想到的、有運動中觀察把握的,也有調動以往記憶和經驗。尼瑪澤仁說我的這種創作方法叫“寫意寫生”,這是從描摹對象走向速寫方式的創作。有人說這樣的寫生就是創作,起碼是創作構圖。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第二部分的“主題創作”。過去,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直接下鄉寫生,觀察生活記錄素材,形成構思推敲構圖,不斷地補充素材,使得畫面豐滿具體,到編輯到定稿,到使用國畫的材料和手段進行制作。現在,逐漸走向方法多樣,有長期、短期、即興等,不斷變換、反復地制作的。利用現代手段,如用錄像、照片、寫生、綜合材料反復制作。過去中國畫只能加不能減,現在也可以減也能加,能挖補、能修改,各種材料并用,越來越走向自由。在我的主題性創作中間,就是由寫實、寫意到抽象、象征,到綜合材料的使用,到莫名其妙偶然效果的捕捉。這五個部分我都是獨立進行,不是一個部分進行完了,永遠不再去了。

第三部分是叫“丹青意韻”,實際上就是重彩畫。重彩畫在我主題性繪畫部分已有所涉及,有些作品就是用重彩畫。但是有一個階段,或者在每一個階段的某一部分,純粹做色彩的練習,就用重彩來表現我們當時的所思所想。重彩畫,基本上我有幾種類型,一、事物固有色,二、事物光學色彩,有光才有色,那就是西洋的科學的色彩。三、民間藝術色彩。四、現代主義的隨心所欲的色彩。我四個系統的色彩同時并進,有的畫畫得比較平面,像民間藝術。有的畫顏色比較沖突,或者顏色比較協調,像現代藝術就是從心里流出來的大自然,從眼目所接受、所不存在的。有一些又是恢復到它的固有色,還有一些是在某一種光線照射下,各種顏色呈現的不同的程度的變化,但是更多的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是不論體系,缺乏理性,憑感覺在畫,但不外乎這四個色彩系統。四個色彩在運用過程中,跟練武術一樣,練了很多路拳腳,但是在搏斗過程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武器,在表現的過程中是隨心所欲的、即興的、偶然的。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水墨更是豐富多彩了。我們的水墨就是從小寫小楷字、畫精細白描開始的,從楷書到行草。從工筆到小寫意到大寫意。從勾勒法到勾皴法、潑墨法、積墨法,到綜合材料的反復的疊加和替換使用,還有各種材料顏料和筆法互相的破壞,使得它產生偶然效果。水墨進行過程中,也根據題材、構圖采用的辦法不一樣。主題性繪畫也有水墨,水墨試驗也有水墨,抽象水墨也有水墨抽象和具象。同時在一個畫面里多種組合的也有。

水墨作品用傳統的水墨不斷地變換材料,如水墨可用生宣、熟宣、絹的、木板、一般的用紙,還有金屬材料與新型的材料。有一些反復破壞以后新制作的材料都有可能在我畫的過程中實驗了。展覽只是冰山一角,有所體現。水墨量比較大,從寫生到創作,從寫生到寫意,從具象到抽象,再到一些自由發揮,無所謂什么形式,偶然效果。

AI時代藝術思考與創作應對

楊曉陽:在超高速算力的支撐下,人工智能快速檢索到我們能想得到的所有的資料,并快速分析整理,還可以提出我們想不到的問題。在本次展覽繪畫前期構思體驗生活過程中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人工智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DeepSeek在2024年臘月二十七轟動了世界,大年初二我就有兩篇短文《狼來了》,提出我們要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并要超越它。在隨后表現過程中,我也要盡量用綜合材料,所有看得見、摸得著我們知道的材料觀念和方法都可以使用,都不妨一試。像畢加索、齊白石那樣不斷探索,不斷超越,這就是“形、神、道、教、無”的無限輪回。人工智能會推進加速這個過程,出現偶然效果,出現我們意想不到的突破的可能性。從高原到高峰,總是需要一部分人來做的。我的創作在目前這個情況下,短時間不考慮大家理解不理解,我要在我創新思想比較集中的這一段時間抓緊創作,盡量的排除各種干擾。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如果跟我同道,我跟他盡量盡快溝通我思考這個方向的問題,如果是其他的路子,暫時我就不考慮了。在這個路子上利用人類以往的知識,站在人類以往知識寶庫之外,向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在我們體力腦力、行動力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創新突破,不計成本,不計得失,不計社會輿論,不怕有人反對,不怕有人不理解。這個展覽我最近還在補充一些作品,但也可能趕不上這次展覽,那就很遺憾了。

以后每一個階段,如果有新效果、新想法、新探索,要拿出來被社會檢驗,最終被社會認可。后人的認可是決定性的,但是不由我們的,人類文化遺產的壽命總是跟它的價值是成正比的。后人長久地認可,那就說明他的信息量大,它的創新程度對后人有指導作用。如果是陳舊的、模仿的、重復的,重復別人、重復自己、重復洋人、重復傳統,那是沒有前途的。站在DeepSeek的肩膀上,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流行的肩膀上,站在我們老師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要堅定創新,不惜犧牲,創新理念、繼續探索。這個展覽雖然是40年絲綢之路的一個小結一個回顧,但是也是一個新的啟蒙。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南北交流就是陰陽互補

記者:您剛才講到古今中外的傳承,在您身上不僅有中外或者古今,實際上還是當代的南方和北方。因為北方的這種雄強和你跟南方水墨的歷史淵源。無論是劉文西老師的傳統,還是你跟著方增先、吳山明老師的接觸,這種文脈淵源在當代藝術家里面,您還可能是獨一份兒,很少有藝術家能夠跟南方和北方如此深入的接觸。您怎么來看待自身的傳承和個性,個性語言中有這兩種東西的傳承。

楊曉陽:我們所處這個時代,從受教育的時候是中西結合的。我南北方的老師都有,我父親是學西畫的,他的老師本身就是南北的一個結合。我老師劉文西是浙江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早已把南北方融為一體。劉老師有意地帶著我不斷地大江南北走訪寫生訪談。上海的畫家老一輩我都比較熟悉,像朱屺瞻、唐云這些老先生,在我這個年齡的人,很少有人見過。北方像李可染、李苦禪、吳作人這一批老先生我都是見過的。

我后來做了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我也是敞開胸懷,拆掉圍墻,走出去請進來,中國境內的各個畫種,我都力圖向他們學習,請他們來幫助我辦學,豐富我自己的藝術。在長達40年的對外開放,我抓住機會,要打破西安的封閉。到了中國國家畫院以后,更是集中了一批中國最好的藝術家跟全世界進行交往,跟全世界進行對話,所以這個南北之爭、中外之爭、古今之爭,對我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它都是能夠融為一體形成合力。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我總是覺得時間不夠,體力不夠。要有更多的時間用在這個繪畫藝術上,它可能會產生更多的作品。作品的水平高低,跟一個人的本質上的才華是有關系的。在當代,我是被不理解的少數,畫家里比較突出的就是批判我的人很多,但是贊揚我的人也有一部分很堅定。這個比例好像不理解的還偏多,但是有一個現象就是我早年畫的不被理解的,后來逐漸地被理解了。早年畫出來他們覺得非常不理解的,現在好像慢慢也沒有說理解,也沒有說不理解,就是不再提不理解了。一部分人認為有一定的特色,很特別,有理論支撐,有一定的說服力,可能在眾多的畫家的畫作里還獨樹一幟,在社會眾多大面積展覽中還比較引人注目。我的展覽和作品提出了新問題,也在逐漸解決這些自己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了,普及了,大家也就理解了。這還要有一個過程,需要我的創作有“量”“質”,把“想法”做成“精品”。

有想法,有實踐,有作品,作品有質量,有很深含量。作品可能影響的時間就比較長、耐看,發現問題多,給人的啟示多,這樣的作品才能留得下來。當然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天賦和你后天功夫結合才能產生好作品。我目前盡力排除雜七雜八的行政工作。有人說我的行政工作浪費的時間很長。我說功夫在畫外。我一方面抓緊時間進行更多的藝術實踐,另外一方面大量的行政工作,跟人打交道,跟社會打交道,跟國外打交道,跟歷史打交道,凝聚下來的這些舍利子都是有質量的。這些東西和藝術結合,經歷過豐富多彩生活的、有各種思考的人再來創作作品,會有幫助的。希望打破所有的界限,完成人的塑造,人的塑造對于作品是很重要的,是什么樣的人就能畫出什么樣的畫。我現在還在過程中。



《人來人往》(組畫)紙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周秦漢唐西安相遇現代化上海

記者:剛才講到,您曾經跟著劉文西老師去上海,請講一下您跟上海的淵源和對上海的理解。

楊曉陽:以前我對上海不是很理解。周秦漢唐的西安文化,我身在其中。中華民族在上升階段雄強博大的周秦漢唐藝術,在我們自己心目中認為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精神狀態。但是秦嶺以北,地球南方、中國南方,這個南北是有差距的。雄強博大和溫婉滋潤這兩個美學追求的概念和內涵不一樣。

劉文西老師是個南北結合的人,一個南方才子在北方受到了北方山河壯麗的精神氣質感染。劉文西作品總的來講是以雄強、飽滿而優美見長,但作品不乏南方人的細膩。

上海是獨樹一幟的,具有經濟發達、文化政治比較雄強的精神氣質。在哲學層面,上海剛柔并濟,陰陽互補,不走極端。因此對南方如嶺南藝術、上海藝術我是接受的,劉文西老師帶著我們去拜訪這個城市朱屺瞻、唐云等老藝術家的過程中,是自然而然、很熟悉的無隔閡感覺。

另外,中國美術和中國醫學在道理上是相通的,我父親對于古代畫論、古代文史也是行家里手。父親在古都長安長大,出生書香世家,他的精神氣質和知識結構影響了我,我對南北方都不排斥,到了南方我也覺得很好,就包括現在。我對江南氣候、餐飲都很接受。我也看到南方和北方的不同,可能互相認為是缺點,但相對地講就是一種補充。南方的溫婉,對北方雄強來說,互為表里,陰陽平衡。我的創作和工作中,對南北方概念基本上都是從正面樹立起來的,沒有矛盾,只有互為表里,互為陰陽平衡。上海是中國的上海是世界的上海。

在學習、工作所涉及的范圍之內,上海的藝術家往往給我帶來一些不同于北方畫家的知識和感受,對我幫助都是很大的。這次在上海,我希望能夠跟上海的畫界,和普通的觀眾進行近距離溝通。這次展覽時間還相對較長,我相信,上海觀眾的感受、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我都會是一種滋養,也是我前進的一個動力。希望給上海的7月增加一個去處,增加一份思考,或者是在百姓生活中增加一個豐富的元素。

文/錢曉鳴、彭雪杏,來源:藝術頭條)

藝術家簡介



楊曉陽,1958年出生于陜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1983年畢業,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畢業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至2018年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協第六、七、八、九屆副主席。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現任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中國文聯全委,國家三五人才一級,四個一批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博士后導師,教育部高教名師。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楊曉陽在美術創作、理論研究、美術教育、美術學院和畫院建設以及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和多項重大活動的策劃組織,為中國美術走向世界,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貢獻,是中國美術界重要的領導者和推動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突傳消息!上海黃浦江上唯一的島,將打造成“冒險島”

突傳消息!上海黃浦江上唯一的島,將打造成“冒險島”

上觀新聞
2025-07-10 14:38:48
越來越覺得詭異了

越來越覺得詭異了

言立方
2025-07-09 08:24:32
郭德綱悼念楊少華,“寶字輩”僅剩三人!一人與曹云金關系匪淺

郭德綱悼念楊少華,“寶字輩”僅剩三人!一人與曹云金關系匪淺

史行途
2025-07-10 08:26:46
吳倩現狀曝光,張雨劍離婚三年后心生懊悔。

吳倩現狀曝光,張雨劍離婚三年后心生懊悔。

奧字侃娛
2025-07-10 15:41:18
臨死都不放過!楊少華被四個兒子吸血,皮包骨也被推在烈日下賺錢

臨死都不放過!楊少華被四個兒子吸血,皮包骨也被推在烈日下賺錢

阿纂看事
2025-07-10 11:38:58
什么叫裁員裁到大動脈?網友:裁錯人直接攪黃了公司的上市大計

什么叫裁員裁到大動脈?網友:裁錯人直接攪黃了公司的上市大計

解讀熱點事件
2025-05-16 00:15:03
三伏天醫生再次提醒:過了60歲,寧可在家看電視也要少干這5件事

三伏天醫生再次提醒:過了60歲,寧可在家看電視也要少干這5件事

今日養生之道
2025-07-10 13:51:03
14時27分,002104股價突變!

14時27分,002104股價突變!

數據寶
2025-07-10 15:07:15
WTT大滿貫!世界冠軍0-3慘敗,王曼昱又剃光頭,伊藤美誠大獲全勝

WTT大滿貫!世界冠軍0-3慘敗,王曼昱又剃光頭,伊藤美誠大獲全勝

知軒體育
2025-07-10 12:33:10
航母也“下餃子”,要迎來5航母時代了?為何會“不停的”造航母

航母也“下餃子”,要迎來5航母時代了?為何會“不停的”造航母

通文知史
2025-07-09 18:35:08
明天開始天氣又來“大變臉”,“牛舔天”即將回歸

明天開始天氣又來“大變臉”,“牛舔天”即將回歸

BRTV新聞
2025-07-10 16:27:31
原來我吃的都是荔枝“尸體”?兩廣人,跟你們拼了!

原來我吃的都是荔枝“尸體”?兩廣人,跟你們拼了!

躺倒鴨
2025-07-10 13:45:04
正式退出?全紅嬋官宣意外決定,中國跳水隊無奈批準,陳芋汐祝福

正式退出?全紅嬋官宣意外決定,中國跳水隊無奈批準,陳芋汐祝福

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2025-07-09 22:40:42
聯美抗中的苦果來了,越南670億高鐵項目擱淺,中方拒絕接盤

聯美抗中的苦果來了,越南670億高鐵項目擱淺,中方拒絕接盤

小笛科技
2025-07-09 13:05:55
八路軍最古怪的旅:兩大元帥都怕鎮不住,偉人派去一人完美解決!

八路軍最古怪的旅:兩大元帥都怕鎮不住,偉人派去一人完美解決!

瀚霖學史
2025-07-09 10:42:33
94歲楊少華去世前被兒子喂淀粉腸,一臉痛苦捂著肚子咽不下去

94歲楊少華去世前被兒子喂淀粉腸,一臉痛苦捂著肚子咽不下去

鑫鑫說說
2025-07-10 08:58:05
亞洲最大賭場開建,日本賭的不只是錢。這次真要搶澳門飯碗了!

亞洲最大賭場開建,日本賭的不只是錢。這次真要搶澳門飯碗了!

小新沒有蠟筆吖
2025-06-18 22:04:39
今年擴招最猛的4個專業,預計畢業生嚴重過剩,學生就業成問題!

今年擴招最猛的4個專業,預計畢業生嚴重過剩,學生就業成問題!

教育導向分享
2025-07-09 20:35:06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劇本二十年前就已經演過一遍了!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劇本二十年前就已經演過一遍了!

閑侃閑侃
2025-07-08 07:39:58
妻子在家“偷情”58次,丈夫錄下視頻暗自“欣賞”,當成大片看!

妻子在家“偷情”58次,丈夫錄下視頻暗自“欣賞”,當成大片看!

就一點
2025-07-10 13:52:32
2025-07-10 18:52:49
文化視界網 incentive-icons
文化視界網
影響有影響力的文化人,做新時代文化的傳播者。
2155文章數 3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杭州一景區內村民撈手機索酬未果扔回水中 被行拘7日

頭條要聞

杭州一景區內村民撈手機索酬未果扔回水中 被行拘7日

體育要聞

北美四大職業聯盟 又多了一位中國球員

娛樂要聞

宋佳,真的好叛逆!

財經要聞

潮玩規模破千億的幕后故事

科技要聞

Grok4最貴訂閱月費2千,會不會三觀不正?

汽車要聞

靠譜奶爸的底氣 樂道L90靜態體驗

態度原創

房產
健康
家居
手機
軍事航空

房產要聞

重磅!招商+平安出手,拿下海南440畝灣區大盤!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家居要聞

美式簡約 奢華不失優雅

手機要聞

曝蘋果折疊屏iPhone面板已開始生產:首批貨源由三星提供

軍事要聞

內塔尼亞胡贈特朗普美軍B-2轟炸機造型“特別禮物”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霍林郭勒市| 鹤岗市| 西城区| 越西县| 聂荣县| 马尔康县| 吐鲁番市| 白银市| 朝阳县| 云南省| 正安县| 维西| 凤凰县| 航空| 黎川县| 宜黄县| 修文县| 高台县| 钟山县| 丁青县| 中江县| 黄平县| 清镇市| 宁津县| 临朐县| 田东县| 泸溪县| 公主岭市| 扎兰屯市| 杭锦后旗| 米林县| 尼木县| 伊吾县| 楚雄市| 志丹县| 大足县| 许昌市| 东港市| 额济纳旗|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