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了!第一批來中國旅游免簽證的外國人回國后感慨:根本不想離開中國!
最近網上不少結束中國之旅回歸的外國友人回到自己國家后,總忍不住念叨在中國的方便、熱鬧和溫暖,甚至有點不習慣家鄉的生活了。
這背后,其實是中國免簽政策帶來的連鎖反應,不僅讓世界更直接地看到中國,也讓中國的魅力被更多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
【漸入佳境的開放之路】
中國單方面免簽政策的一個重要起點是2018年,海南對59個國家實施入境免簽政策。這一政策讓國際游客不用提前辦簽證,拿著護照就能直奔海南的陽光沙灘。
2023年,政策迎來了大升級: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對多個國家實施入境免簽。
2024年初,中國就宣布對等24國實施單方面免簽政策,到下半年,免簽國家名單又一口氣擴到了54個,涵蓋五大洲。
這一步步的變化,就像給中外交流打開了一扇扇大門。以前外國朋友可能得提前一兩個月準備簽證材料,現在買張機票,帶上護照,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行。
有個美國博主在視頻里說:“我早上刷到中國擴免簽的新聞,下午就訂了去成都的機票,這種‘說走就走’的感覺,太酷了!”
不過,免簽政策剛推出的時候,國外不少媒體和網友都帶著懷疑的眼光,覺得這可能只是“面子工程”,實際體驗未必好,甚至有人拋出各種質疑。
最常見的話題是“安全問題”。有些不了解中國的外國人,受西方媒體片面報道影響,總覺得中國“人多雜亂”,擔心入境后安全沒保障。
英國《每日郵報》當時就在報道里陰陽怪氣:“中國免簽了,但你敢說走就走嗎?”“聽說在中國晚上出門要小心?”
還有人懷疑入境真的有這么順利?他們覺得,就算免了簽證,中國的入境流程可能很繁瑣,比如海關檢查嚴格、語言不通、支付不方便等等。
一些外媒稱,中國的旅游資源雖然豐富,但和歐洲的古堡、東南亞的海島比起來,對國際游客的“獨特魅力”不夠,覺得就算免簽,也未必能吸引多少人來。
【中國受益,世界滿意的好政策】
現在回頭看這些質疑,其實都源于不了解。就像當年有人說“中國高鐵跑不快”,結果體驗過的人都被速度和舒適圈粉了。
中國免簽政策也是如此,真要來了才懂這種“來了就不想走,回去了還想來”的感覺。第一批享受免簽政策來華的外國游客,用自己的真實經歷打了所有質疑者的臉。他們在采訪和社交平臺里的發言,比任何宣傳都有說服力。
一位來自法國的攝影愛好者,聽說中國對法國免簽后,立刻買了去云南的機票。在大理古城,他被街頭的扎染手藝吸引,蹲在攤子前看了一下午,還跟著攤主學了幾招。
皮埃爾在采訪里笑著說,“這種安全感和親切感,在歐洲很少能感受到。”回去后,他把在云南拍的照片做成了相冊,逢人就炫耀。
新加坡的林小姐的第一站選擇了廣州。她感嘆道:海關蓋章只用了3分鐘,這也太快了!更讓她意外的是移動支付,“用手機掃一下就行,比新加坡還方便!”
還有美國的邁克,他是個美食博主,專門來中國拍“街頭小吃”。在成都錦里,他一口氣吃了三碗擔擔面,辣得直冒汗還停不下來。
“光是一個省的美食就能讓我拍三個月。”邁克在視頻里對著鏡頭說。
這些事例不是個例。根據文旅部的數據,2024年享受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游客中,滿意度高達96%,超過八成的人表示“一定會再來”。
還有不少人直接把行程從15天延長到了一個月,甚至有人申請了工作簽證,想在中國多待一段時間。
免簽政策帶來的一系列積極影響,不僅讓中國收獲滿滿,也給世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2024年,入境游收入同比增長了近兩倍,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都火了起來。
云南麗江的一家民宿老板說:“以前一年接待不了幾個外國客人,現在免簽后,外國游客占了快一半,旺季的時候得提前一個月訂房。”
更重要的是,這些外國游客把在中國的經歷分享到社交媒體,成了“民間外交官”。就像那個美國博主邁克,他的“中國美食系列”視頻在YouTube上有幾百萬播放量。
以前外國朋友了解中國,可能靠的是電影、新聞,現在他們能親眼看到故宮的紅墻黃瓦,親耳聽到京劇的唱腔,親手摸到景德鎮的瓷器。
法國的皮埃爾把在大理學扎染的視頻發出去后,不少法國網友對這種傳統手藝產生了興趣,還有人專門聯系中國的非遺傳承人,想合作開工作室。
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比任何宣傳都能消除誤解,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立體、生動的中國。
中國免簽政策還方便了跨國商務合作,很多外國商人借著免簽的機會,來中國考察市場、談合作。德國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老板,就是通過免簽來上海參加進博會,當場和中國車企簽了幾千萬的訂單。
而且旅游是雙向的,中國開放的姿態也鼓勵了更多中國人走出國門,促進了中外人員往來的平衡。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的旅游市場就像一個“發動機”,帶動了航空、酒店等行業的發展,給世界經濟注入了活力。
其實這些外國友人有 “戒斷反應”一點都不奇怪。當一個國家用開放的胸懷歡迎世界,用便利的政策擁抱交流,用真實的魅力打動人心,自然會得到世界的認可。
未來,隨著免簽政策不斷完善,相信會有更多外國朋友帶著好奇走進中國,也會有更多中國故事被帶到世界各地。到那時候,“戒斷反應”可能會變成一種常態——因為中國的魅力,本就值得讓人念念不忘。
信息來源:中國單方面免簽“朋友圈”增至47國
人民日報2025年06月10日
免簽效應持續顯現 “中國游”更加火熱
人民網 2025年01月16日05:51
即買即退秒到賬!免簽+退稅 “中國游”帶火“中國購”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5-07-07 11: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