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關稅戰來襲,特朗普更換新打法,布局“關稅包圍圈”。特朗普重新設定談判期限,延長到8月1日,并在7月7日更新14國新稅率,不得不說,來到這個地步,美國的關稅戰打法已經完全更新,開始采取“包圍圈”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增加新稅率的國家名單,同時將部分國家排除在外,分別進行針對處理,兒對于已經達成協議的國家,例如英國、越南等等,則是又分出一個圈子。
通過這幾個不同的圈子劃分,美國就能采取相應的措施,然后展開談判獲取成果,從現狀來說,特朗普也意識到這么下去關稅戰的影響力會越發薄弱,甚至很快失去效用。
畢竟4月2日宣布關稅戰開始后,美國一直秉持施壓談判的態度,結果多次延長期限,明顯是害怕經濟市場出現過多的波動,這讓不少的國家內心產生別的想法。
他們認為美國現在的處境稱不上好,部分達成協議的國家對比沒有達成協議的大部分群體,屬實顯得體量不足,因此,只要國際社會能夠攜手行動,那美國帶來的關稅威脅將難以起效。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能被迫更換打法,采取分而化之的戰略,首先,美國將亞洲視為重點地區,首批公布的新關稅名單當中大部分為東盟成員國,日本跟韓國也包含在內。
這樣的結果一方面體現出亞太戰略依舊受到美國看重,大的戰略方向沒有改變,未來他們仍舊打算圍繞這點展開行動,另一方面則是單獨針對,降低反制風險。
我們可以看到,首批針對名單當中沒有中國和歐盟的名字,這表明美國不希望同時應對所有突發狀況,而是打算各個擊破,分開談判進程,同時又能處理盟友關系。
所有說,美國的戰略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完成了升級,對國際社會的威脅程度增加,畢竟歐盟現在對美國抱有幻想,第一批關稅名單沒有歐盟可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如果歐盟內部認定美歐會談會因此出現更大的機會,很可能不會選擇激進的回應,而是采取觀望狀態,而一旦亞洲地區出現大規模妥協,歐盟的心態還會出現相當程度的動搖。
目前,在美國看來談判情況是不能再拖延的狀態,如果這個談判周期還不能解決問題,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不滿就會來到更高水準,有極大可能為了平穩市場選擇聯手抵制。
像歐盟、印度等勢力都會重新思考雙方關系,進而在戰略方向上產生搖擺,到時候美國想要解決問題就會變得非常困難,為此,美國需要趁著這段時間展開行動
,獲得盡可能多的收益。
問題在于特朗普的新手段立足的基礎就是錯誤的,美國已經延長了兩次關稅談判,可截至目前簽署協議的國家只有一個,其他還是框架階段,就算單獨針對,也不會改變大局。
參考資料:
特朗普關稅戰“大限”再推,反手對14國祭出新一輪加稅重拳丨財經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