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殲10痛揍后,普京決定給莫迪撐腰?上百架戰(zhàn)機預計送到印度,中方最擔心的事,或要發(fā)生。
普京和莫迪
日前,消息人士指出,俄方軍工企業(yè)向印度推銷戰(zhàn)機,并表示能夠實現(xiàn)快速供應,短時間內幫助印度空軍彌補戰(zhàn)斗機短缺問題。此次推銷的是蘇-35M以及蘇-57戰(zhàn)斗機。俄方強調,飛機產量將會翻倍,印度如果下單,那么最多3年內,就能組建兩個新中隊。必須強調的是,目前這一消息并未得到證實。
目前,印度戰(zhàn)斗機確實存在斷代危機,米格-27和米格-21戰(zhàn)機大批退役,因此,俄方的推銷確實有一定的誘惑力。此外,早在3月份,俄羅斯國營聯(lián)合飛機制造公司總經理瓦迪姆·巴德卡就曾透露過,正在擴大蘇-35的生產規(guī)模。而最關鍵的是,如果印度國防部確認下單,那么截止2030年底,印度將會擁有將近100架蘇-35戰(zhàn)機。
蘇-35
俄印的戰(zhàn)機訂單不僅蘇-35,今年2月印方就傳出消息,想要采購,并且“授權生產”俄蘇-57戰(zhàn)機,俄方在5月份給出回應,稱允許其訪問戰(zhàn)機源代碼。這就意味著,此次俄羅斯不僅出售戰(zhàn)機,還在出售技術,印度一直缺乏產業(yè)自主性,這一點對印方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但是,目前來看,俄印這樁生意暫時還不能確定,一方面兩國都沒有確定這一消息,另一方面,印度對戰(zhàn)機的選擇還處在搖擺之中,并未傳出準確信息。更關鍵的是,俄烏沖突延宕日久,西方制裁與供應鏈斷裂的“長尾效應”正深刻沖擊俄羅斯國防工業(yè)。戰(zhàn)機制造業(yè)作為俄軍現(xiàn)代化核心支柱,生產效率大幅下滑。
俄烏
在制裁下,戰(zhàn)機所需的航空電子設備、高精度軸承及復合材料進口渠道幾近中斷,交付周期延長了3-5倍。就以蘇-57為例,其新型雷達原依賴法國半導體,但如今,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是反俄最激烈的一員,蘇57的訂單因此多次延遲交付。
即便如此,中方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此次雙方達成合作,那么印度空軍的實力就會大幅增強。雖然蘇-57與中方五代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依舊能讓印軍上一個臺階。而印度始終對中印邊境地區(qū)虎視眈眈,未來很有可能因此加大對中方的挑釁力度。
中印邊境
俄制戰(zhàn)機一旦引入,可能進一步刺激印度的軍事自信,甚至促使其采取更具挑釁性的行動,例如增加邊境空中巡邏、試探中國防空體系等。而中國在西藏和新疆地區(qū)部署的殲-20、S-400防空系統(tǒng)等裝備,也可能被迫加強應對,形成新一輪軍事對峙。
這是中國最不愿看見的局面,中方始終不愿意挑起地緣政治對立,但是事關國家安全,中方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